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00:49
写作核心提示: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新学期伊始,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学期。作为初中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一篇关于新学期演讲稿时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明确主题,突出重点
1. 确定演讲主题:新学期演讲稿的主题要紧扣“新学期”这一关键词,可以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入手,如“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征程”等。
2. 突出重点:在演讲稿中,要明确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让听众能抓住重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二、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1. 内容丰富:演讲稿内容要充实,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身边事例、时事热点等,使演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2. 层次分明:按照引言、正文、结尾的结构,合理安排内容,使演讲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三、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1. 运用修辞手法:在演讲稿中,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四、注意演讲稿的结构和格式
1. 结构完整:演讲稿要
今天,杭二中开学典礼上,校长尚可做了《赓续初心,百廿再出发》为题的开学演讲。
每一种遇见,都是铭心相约;每一种相约,都是深情守望。相约一九,我们心怀期许;守望百廿,我们赓续初心。
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也将迎来杭州二中百廿校庆。我们由衷地热爱美好的二中,我们真切地歌颂伟大的祖国。就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里唱的那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当我们心怀家国、情系二中时,所有的眷恋和皈依、欣赏和赞美,都源自对祖国、对学校深深的挚爱。
学校与祖国共庆生日,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更是一种神圣的契合。二中从何而来?站在120年这个节点回望,百廿二中,横跨三个世纪,始终与民族的命运、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从蕙兰葛烈腾校长在日军侵略杭州时与师生们一道救护灾难深处的上万名妇女儿童,到竺可桢校长率浙大“文军西征”后在贵州湄潭皂荚树下艰难创办国立浙大附中;从蕙兰学堂的“大爱无疆”,到国立浙附的“坚忍不拔”;从竺可桢的“”情系家国”,到二中人的“追求卓越”,再到当下的“高、正、实”和“三高”,无不闪烁着理性高贵的精神光芒,这是二中宝贵的文化传统。从蕙兰学堂“诚、勤、爱”的个人品德内修,到国立浙附中“立志、努力,为公”的责任担当,尤其是传承至今的“立志、努力、为公”的二中校训,把每一位二中人的努力学习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一个人的奋斗成长融入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中,立意高远,胸襟宏大,催人奋进。
二中是一所老学校,东河老校的惠德楼诉说着岁月光阴的温存,贵州湄潭的七孔桥记录着先辈先贤的故事。二中是一所大学校,以人为本的大情怀,海纳百川的大胸襟,兼容并包的大气度,与时俱进的大文化,宽松自主的大氛围都使百廿二中目标高远、大气开放、气象万千。
百廿以还,二中人与时俱进,弦歌不辍。五四惊雷声中,二中学子奔走城乡,唤醒民众;波澜壮阔的年代里,郁达夫、陆蠡等一大批爱国学士走在时代前列;九一八后,中国远征奥运第一人宋君复校友和其学生刘长春在奥运会后的世界青年大会上慷慨陈词,揭露真相;抗战期间,艾青师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不朽诗篇,激励了无数人;抗联名将冯仲云在弃笔从戎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38岁的董希文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技艺创作了“开国大典”的不朽画作……当下,越来越多的二中人圆梦国内外著名高校,越来越多的二中人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的舞台上斩金夺银,越来越多的二中人在哈佛峰会、全国模拟政协等中运筹帷幄,越来越多的二中人在学校的多样活动和校园舞台上展示风采,越来越多的毕业校友在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展露锋芒。最近,不胫而走广为传颂的是91届校友胡海岚获得了神经科学研究的凯默理国际大奖,这是该奖自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她已成为这一领域尖端前沿技术的开拓者……一代代二中人,立志、努力、为公,用责任和奋斗勇立潮头,托举起了伟大的中国梦。
悠悠百廿岁月,不改的是二中人的赤子初心、如一的是二中人的奋斗求索,不变的是二中人的责任担当。“立志、努力、为公”是二中人的核心品质,更是二中人的精神图腾。
过往未往,我们为之热泪盈眶;未来已来,我们为之心潮澎湃。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未来已扑面而来,未来地球会消失很多工作,也会诞生新的工作,然而,未来不可知,未来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因此,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一定需要变革,学校一定需要进化!未来也许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人一定不能越来越像机器。有两位知名创新学者、未来学家的作品《爆裂—未来社会的九大生存原则》,梳理了当前的新时代、新理念、新规则,告诫我们过去默认的规则将被重新定义,忽略它后果堪忧甚至将落后于时代。这九大原则是: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系统优于个体。无论如何,这九个原则对于未来社会范式的理解,对于未来人才标准的理解,对未来学生素养结构的理解,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教师的把握富有启迪。二中需要勇敢地走向前去,迎接这个骤变的时代。二中需要更关注传承和更新与创造人类文化,以及扩大人的生命内涵,为未来奠基这一教育的终极意义。相对于教育的现实性、继承性和经验性,更关注教育的理想性、批判性和实验性。需要把握平衡,努力超越传统激进、维持与变革、本土与全球这种二元对立,让基础性、发展性、创新性相得益彰,在理想的指引下以更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面向未来探索前行。
当下,二中要自觉地把为学生的卓越发展而奠基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把创新人才的培育作为责无旁贷的崇高责任。以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以高境界、高水平、高品质的二中高标准来引领。趁学生心底还柔软,播下一颗精神的种子,使其得以征服星辰和大海,抵达抵达心中的远方。
二中以创建高水平的学术性研究型高中为愿景,着力创建和完善重选择、高素养、强潜能的课程体系,重体验、高立意、强能力的教学体系,筹划人文学院的创立,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学院和未来科创学院体制机制,提升其内涵品质,并营造二中浓郁的学术氛围,从而支持和促进学生的高水平学习,支持和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卓越发展。
二中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还应该是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的地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在高品质的校园生活和活动中以及志同道合同学的共同促进中,增强动力,培养能力,并认识自我,培养兴趣,找寻方向,因此,宽松灵动的校园氛围的营造,浓郁独特的学术环境的形成,学生社团的扶持壮大,校园文化节和社团活动的五彩缤纷都应成为二中学生高水平成长的路径和保障。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雾里,看不见任何方向,没有人可以判别前面是否断崖或绝路。生命只能持续走下去,直到雾散了,答案才终得明白。
一是期待二中人心中要有梦。
有声有色有天下,不放不狂不少年。每个卓越的二中人都应有大大的梦想。因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身处一个梦想多元乃至泛滥的时代,二中人应思考,我应该追逐一个怎样的梦?是选择独善其身实现小我,还是选择兼济天下成就大我?是以名利权情为要务,还是以修齐治平为使命?是以追赶时代、适应世界为目的还是以引领时代、改变世界为目标?答案显然都是后者。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获得了什么。生命的意义在于影响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立志、努力、为公的二中人理应把二中梦、青春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自觉成为实现伟大祖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追梦者和完成民族复兴大任的圆梦人。行于梦想之大道,居于品格之高地,立于时代之高点,怀有“功德天下”之情怀,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会让我们把人生之路走得更有高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
二是期待二中人脚下要有路。
每个人都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但是,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抵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一种成功可以不依赖勤勉努力,没有一种卓越可以不付诸脚踏实地。“在路上”是一种唯美的生命姿态,这是一种跋涉,也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守望;是一种远行,也是一种归来;是一种出发,也是一种抵达;“在路上”是保持初心、不惧未来的勇气和气魄,也是久久为功、历久弥新的韧劲和动力。路上也许会有凄风苦雨,疲惫劳顿,但是,如能拥有一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一切都将成为沿途最美的风景。脚下有路,让我们心怀远方;脚下有路,让我们知行合一;脚下有路,让梦想得以照进现实,也正是因为脚下有路,哪怕是在荒芜中,我们也能走出一片繁华。永远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一种不辍奋进的姿态,是一种享受过程的心态,也是一种不忘初心的状态。
三是期待二中人眼中要有光。
眼中有光的人,成熟而不世故,持重而不古板,勇敢而不鲁莽,坚定而不固执。眼中有光的人,一定是个有爱的人。心中若有爱,眼中定有光。他爱自然,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爱身边的一切。他会一心向阳,让爱的阳光注满双眸,洒满大地。眼中有光的人,还一定是个有趣的人。他拥有生命的大热爱和大深情,会时刻以赤子之心打量和关照世界上的一切,对生活充满好奇、欣喜与感动,他还懂得“生活可以简陋,但是不能粗糙”的道理,能把每一天都过得像一首诗,如一幅画,似一首歌。眼中有光的人,还一定是个拥有强大内心的人。他知道,我们没法决定生活,但是可以决定对生活的态度,他会以强大的内心、积极的姿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人生途中的一切挑战和压力,敢于挑战,不惮前行,勇立潮头,无所畏惧。
老师们、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寻。赓续初心,百廿再出发,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心怀期待。老师们、同学们,请记住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我们的二中,你是什么,二中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二中就绝不会黑暗!所有的动力都源自心灵的沸腾,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百廿校庆传递给我们的心灵沸腾,抖擞精神,扬帆再启程!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和拼搏。”
“每天扎实的努力,比别人更大的付出,才有我们应有的成功和收获。”
“不负韶华,勤于学习,打好人生的基础和底色。”
“让我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格!”
“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爱祖国,肯担当!”
……
9月1日,佛山市高明区8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如期开学,8万多名中小学生和幼儿翻开人生新篇章。
走过史上最短暑假,不论师生还是家长,都感慨良多。不少学校的校长都在开学当天以饱含深情与嘱托的讲话,向师生们寄予新学年的希望。
献给在校师生的这些开学致辞,哪句最触动到你?
高明区第一中学法人代表、区教育局副局长 宁积余:
请给青春一个承担责任的理由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和拼搏。高中三年转瞬即逝的日日夜夜,紧紧张张的分分秒秒,都是构建自己人生大厦的基础。高考,决胜在高三,决战在高二,先决在高一。初高中阶段的每一年都如此重要,每一个阶段都要过得踏实。因此,希望全体同学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做好学期的规划,落实每天的安排,向40分钟要质量,向晚自习要效率,以拼搏精神改变命运,创造奇迹,以智慧和汗水去浇灌成功的花朵!
有一种青春叫做闻令而动、责任担当。我们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效就是无数国人责任担当的结果,这种责任担当显示了我们的中国力量。何为担当?担,是肩挑;当,是承受。担当组合在一起,指的是接受并承担某种责任。担当与成功如影相随,担当指引人生路径,担当照亮人生前程。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同学们,请给青春一个承担责任的理由:用你的优秀成绩来证明你为自己担责;用你爱国、爱校、爱家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为家国担责;用你的志存高远、执着追求、永不言弃来证明你为时代担责!
因为有梦想,我们勇往直前;因为有目标,我们只争朝夕;因为有竞争,我们激情澎湃。学习有激情就是惜时如金,学好每一堂课,做准每一道题,抓紧每一天,向每一天要收获;学习有激情就是勇于追求、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学习有激情就是调适心态、全力以赴、永不言弃。有激情就有动力,有目标就要坚持,有坚持就能出彩。我希望你们用信心作桨,用坚持作帆,驾驭知识的帆船,在老师的引领下,迸发奋进激情,为梦想而搏,为前途而战!
高明区纪念中学校长 肖万春:
无惧风雨,迎接阳光
团结合作精神是纪中赢得尊严的立足之本。团结就是力量,纪中人始终信奉和谐融洽的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相信欣赏和宽容是团队的基本价值核心。为让学校变得更好,人与人要关系融洽,各部门要配合默契,形成奋发向上、互相激励、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失败的团队没有赢家,优秀的团队绝无输家。
顽强拼搏精神是纪中持续发展的兴校之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为让学校变得更好,我们就要保持敢为人先的志气、迎难而上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有付出必有收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拼搏可以创造奇迹。
永不服输精神是纪中逆势突围的生存之道。拿破仑曾说:“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够屡败屡战。” 建校20年来,纪中历尽坎坷,但纪中人凭着永不服输的血气、不甘落后的心气,危中思变,克难奋进,卧薪尝胆,驰而不息,逐步摆脱困境并强势逆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成绩连创辉煌,成长为舞动高明教育发展的腾飞之翼!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无惧风雨迎接阳光是纪中师生永恒的姿态。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是定局;永不服输,成功就是胜局。
追求卓越精神是纪中超越梦想的发展之光。岁月不仅只求静好,人生还有诗意和远方。人生有梦想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激情。“高远目标、勇担责任、不断超越、快乐成才”是纪中学子的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是纪中老师的不懈追求;让学校变得更好,是我们全体纪中人追寻的诗意和远方。
荷城中学校长 张祖亲:
幸福是干出来的,成功是拼搏出来的
荷中在奋进、人人要超越。有明确的目标,才有持久奋斗的动力。同学们,来荷中就是来发展的,荷中就是不一样,荷中就是不平常。学会做人,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奋力成才,明确总分学习目标、各科奋斗目标,天天进步,人人巨大进步。
幸福是干出来的,成功是拼搏出来的。一份辛苦一份收获。艰苦的努力,每天扎实的努力,比别人更大的付出,才有我们应有的成功和收获。顽强坚持,全力拼搏,荷中人一定功到自然成。
优秀的团队,才会有最大的成功,和谐的集体才有幸福的未来。互相尊重,文明有礼;互相帮助,宽怀天下;互相谅解,香飘万家。师生合作,老师合作,集体合作,学生合作,智慧最多,力量最大,我们的欢声笑语也更美丽。
行为全面规范,发展才有稳定基础。全面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生活、校内校外、白天晚上、全体遵守、全过程遵守、高标准严要求毫不含糊地遵守。稳定规范成为优秀习惯,人人为荷中争光,处处是荷中形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校长 欧阳杰:
不是有机会我们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机会
先做人后成才。在一个人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道德。同学们要学会自律,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味。好习惯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一生偿还不清的债务。对于新生来说,抓住了初一高一就抓住了初中高中。初一高一的关键词是“习惯”,每一位新同学要尽快适应初高中的生活,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谁适应得快,谁就占得了先机。初二高二的关键词是“拼搏”,没有不可能,爱拼才会赢,撑过去便是明天。初三高三的关键词是“坚持”,不是有机会我们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机会。你们有责任,有实力,书写历史,创造奇迹。
明确目标,学会学习。同学们要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立志为学,做学习的主人。要勇于行动,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制定学期目标、中考目标、高考目标、人生目标;要勤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要善于学习,让学习成为乐趣,拥有快乐学会生活。
希望大家撒下真情,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坚定的信心、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不负韶华,勤于学习,打好人生的基础和底色,把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做有家国情怀的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江为彬:
文明托举希望,教育实现梦想
播种文明习惯,践行文明行为。在沧小这片沃土,我们都是文明的缔造者。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友好,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说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的行为,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一个有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
每个班级都是学校的缩影,每个学生都代表学校的形象,每寸校园都代表学校的面貌。同学们,我们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校园内不乱丢垃圾,不欺负同学;在校外遵守公共秩序,尊敬父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懂得感恩;在社会做个爱国爱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优秀小公民。同学们,亲近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让我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格!创和谐校园,有你,有我,有他。
满载我们的希望沧小大船正扬帆起航,老师们、同学们,推动船前进的是什么?推动船前行的不是帆,而是看不见的风。如果说沧小师生是看得见的“帆”,那沧小精神就是看不见的“风”!让我们携手用“精神之风”推动沧小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坚定前行。
西江新城第一小学校长 冯洁莲:
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做好人
一是“读好书”。疫情期间有一张很有正能量的照片。从4月份开始,恩雅家的卤菜摊复工了。因为家里面没人照顾,孩子年纪小,无法自己照顾自己,学习也要监督,母亲就把恩雅带到了市场,恩雅就在案板下学习。案板上的是生活,案板下的是未来;一边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一边是认真学习的恩雅。恩雅热爱读书——这种向上的力量直指人心,值得我们全校师生学习。
二是“写好字”。希望大家在每天的十五分钟练字时和做作业时一笔一划认真写好字,不忘汉字国粹,人人能写一手好字。
三是“说好话”。本学期继续把我们的校本特色“五微”课堂的“朗诵与演讲”做实做细,今年的训练点是演讲和创编故事,学校此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今年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希望我们老师之间、同学之间能多说关心的话,暖心的话,问候的话,鼓励、加油的话,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包容,让我们的办公室和教室,让我们的润泽大家庭充满爱与温情。
四是“做好人”。疫情期间,三(8)班谭子琳爸爸谭医生和二(7)班谢承希爸爸谢医生,在武汉的方舱医院为抢救新冠肺炎的病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大家,舍小家”。我们要向像两位优秀医生和钟南山爷爷一样具有家国情怀。从小就认真学习,学好本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爱祖国,肯担当!
以上高明学校的开学致辞,谁的话最能触动你?(可多选) ①高明区第一中学法人代表、区教育局副局长 宁积余 ②高明区纪念中学校长 肖万春 ③荷城中学校长 张祖亲 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校长 欧阳杰 ⑤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江为彬 ⑥西江新城第一小学校长 冯洁莲 提交
【南方日报记者】盛正挺
学校供图
【作者】 盛正挺
佛山大课堂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