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19: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己亥杂诗》思想感情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诗歌背景: 首先,要了解《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诗歌结构: 熟悉《己亥杂诗》的结构特点,如诗篇的数量、题材分类等。这有助于在作文中更好地组织论述。
3. 提炼思想感情: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手法,提炼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区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4. 结合历史背景: 将诗歌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结合,阐述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境和态度。
5. 引用权威观点: 在作文中,可以引用一些学者、评论家对《己亥杂诗》的研究成果,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6. 比较分析: 可以选取《己亥杂诗》中的不同篇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变化。
7. 避免过度解读: 在分析诗歌思想感情时,要避免过度解读,力求准确把握作者的原意。
8. 注重逻辑性: 在论述过程中,注意保持逻辑性,使文章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9. 语言表达: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既要准确传达诗歌的思想感情,又要使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初中《语文》第2册 人教2001年版
作者介绍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塑像)
今天来赏析一首诗歌~
九州风气峙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清末龚自珍的诗歌。现在来分析这首诗歌,九州指中国,大率的时候分九州,中国的风气~指政治风气,是依靠风雷的。风雷可能指的是用于上奏评论时事的人。
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是都不说话了。都没有人敢于评论时事了,那多么吓人,变成指目而不可语了,那是很吓人的状态,都不敢说话了,就是万马齐喑的意思。
后面两句很有激励性,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奉劝天公~指天帝,重新振作,让中华大地多多的出现人才吧。这里的天公又指当朝的统治阶级,希望他们能够开门纳建议,能够包容给他们建议的人,所以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运用人才应该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格式,有才则用,有才能就得到任用与发挥。
这首诗歌,作者以风雷为喻,指出了当时的官场政治的黑暗,也希望清朝统治者能够改过自新,重新振作,不拘一格的运用人才,然后达到富国强兵的状态。
作者龚自珍,清朝晚期爱国主义诗人。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的一辈子也颇坎坷,上书请求改变时弊,也不得准许,只好罢官。晚年在其父主持的书院任教。梁启超的评论:“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盦全集》,若受电然。”(《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①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辈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
②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今文学派之开拓,实自龚氏。
(图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