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罪与罚》 观后感》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3 05:26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罪与罚》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罪与罚》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罪与罚》这部小说的主题,包括其探讨的道德、罪恶、惩罚、救赎等哲学问题。了解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2. 明确观点: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评价和思考。观点应具有独立性和深度,避免过于肤浅或片面。
3.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背景和主题;主体部分对作品进行详细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感悟。
4. 分析人物: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命运转折等。通过人物分析,揭示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内涵。
5. 情节分析:对作品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象征。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主题的体现。
6. 语言表达:作文应使用准确、流畅、生动的语言,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 引用原文:在分析作品时,适当引用原文中的经典语句,以增强说服力。引用时要注意出处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少年派|冯芷汀:在地心引力下,一切空想终将尘埃落定——再读《罪与罚》有感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2016级6班 冯芷汀

“歪斜的烛台上那个蜡烛头早就快燃完了,它那昏惨的光线照着这间几近家徒四壁的屋子里的一个杀人犯和一个卖淫女,他们竟奇异地聚在一块儿,一起读着这本永恒的书。过了五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杀人犯为自己的拿破仑哲学而杀人,卖淫女为家庭而奉献自己的身体,在那个烂房子隔壁还有一个偷听的淫棍在那一晚后的几个月后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造成这一切充满戏剧性的场景的开端,正是从那位杀人犯开始建造他的空中楼阁开始的。

杀人犯叫罗季昂,是拿破仑的崇拜者。遵循着他自己的空想理论,或者说是他的拿破仑哲学:世上分为超凡的人与平凡的人,超凡的人掌握着对平凡的人的生杀大权。他认为自己就是个超凡的人,并为了践行自己的这一理论,以“超凡的人”的身份去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但他的理论并未带领他走向拿破仑那样成功的道路,而是把他推下了深渊——他因为杀人的罪行而饱受心灵的折磨,痛苦不堪。这也是罗季昂坚信毫无依据的空想理论带来的苦果。

有趣的是书中人物的行为多多少少都在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空想展开。作者托夫妥耶夫斯基曾经也是空想理论的追随者,但后来逐渐发现了空想主义的弊端:没有可行性,与社会脱节。

于是,陀翁借此书向当时的俄罗斯青年发出呼告,警示他们空想理论有极大的弊端;也同时发出诘问:我们该怎么从空想理论的弊端中走出?

他把男主人公罗季昂的身份设定为一名前大学生,在退学后一人独居不参加社交活动,与社会严重脱节,只在斗室里进行自我的思想浪潮。而这样闭门造车出来的不合实际的想法,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理论。

陀翁也在书中反思了这类思想的结果:如果实施,则必定走向失败。同时也发出诘问:怎么办?怎样从沉迷空想理论这一困境中走出?

他安排了几位有趣的人物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是扮演着救赎者的3人:男主人公的妹妹杜尼娅、他的朋友拉祖米欣和那位卖淫女索菲娅。这3人很明显继承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塑造的特点,也算是陀翁对经典的一种致敬:极度的真善美。

积极向上,勤劳聪慧的拉祖米欣与杜尼娅,虽有时性格冲动但大体上接近于完美。索菲娅更毋需多言,她的继母曾形容她:“如果你们需要的话,她为了济人之难会脱下自己身上的最后一件衣服,光着脚去把它卖掉,再把钱送给你们。”可见她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女性,并且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拉祖米欣与杜尼娅象征着群体与家庭,而索菲娅则象征着爱情与信仰。这3人对男主人公的影响间接给出了陀翁对怎么办的答案:要走出困境,就应当回归到群体,家庭,爱情与信仰。

二是书中扮演先知的波尔菲里,他在看透男主人公的犯罪行径后,直接对男主人公的案件给出了评价:“这是一个荒谬、悲惨的案子,一个现代的案子,一个只有在我们的时代才会发生的事件,因为现在人心都变得糊里糊涂了……这些都是书本上的幻想。这是一颗被理论搔得发痒的心……”同时劝诫男主人公回归社会。

波尔菲里这个人物在书中极大地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他作为陀翁自身思想在文中的载体,也对这一系列闹剧做出了评价,也为他自己曾沉迷于空想理论的时期做出了总结。可以说他是陀翁思想的直接体现,也对他自己发出的诘问进行了。

三是我最爱的一个人物,那位偷听的富有的淫棍——斯维德里盖洛夫。如果说他也有所谓的拿破仑哲学,那么他的哲学便是“爱”。他曾经坦白过他对女人只有欲望,没有爱。因此他玩弄女人,并以此为乐。

但他游戏人生的态度却在杜尼娅那里轰然倒塌——在他准备强奸杜尼娅时,他看见了杜尼娅的痛苦,也感到了他对杜尼娅的爱。这对提出“人生只有欲望,没有爱”的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他践行50多年的信条,最终在爱的重锤敲击下彻底粉碎。他提出的游戏人生的空中楼阁也顷刻间崩塌,甚至没有一点缓冲的时间留给他。他发现了自己的爱,完成了自我转变。他也尝试去得到爱,却被杜尼娅拒绝。他被爱击中,也为爱丧命。

陀翁一开始把他设置为一个罪有余辜的人,仿佛是一个恶臭集合体。但随着情节的推进,陀翁逐渐剥去他的外壳,露出了他的真我:一个有良知的、渴望爱的人。但他也因为最终找到爱后,发现曾经的信念与行为罪不可赦,又得不到所爱之人的垂青,绝望的他选择了开枪自杀。

换句话说,他就是男主人公的悲剧面,在追逐他的空中楼阁时掉进阴沟的那个人,也是受空想理论弊端摧残的那个可怜人。

《罪与罚》作为陀翁的一部长篇小说,成功地表达了陀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雨果的致敬,对空想主义的反思与诘问,对当时俄罗斯青年出路的探讨,对穷人命运的反思……都让这本书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文学价值。

陀翁写下这本书的意图不言自明:地球上的引力太重了,没有一个空中楼阁可以在现实之外永远漂浮,没有一个拿破仑哲学可以避免地心引力飞起来。若要接住那些沉迷于空中楼阁而不幸坠落的人,只有让他们回归群体,找到信仰。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人不在空中楼阁坍塌所引起的震颤中死去。

毕竟,地心引力实在是太重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检察官”读名著,《罪与罚》的观后感

2020年|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作为刑事检察工作的检察官,我向大家推荐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罪与罚》,这部作品是以刑事犯罪为题材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的小说。鲁迅称他是“人类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这本书是一部举世公认的、震撼灵魂的世界文学名著。

这部作品真的值得细细品味,读完这本书使我的心灵也深受触动。故事通过主人公在第一章作案,最后一章自首,来体现人性的善良与罪恶的挣扎。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曲折幽深,堪称惊心动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如果社会组织是正常的,那么一切犯罪行为一下子就会消灭,因为失去了抗议的对象,一切人立刻都会变成正直的。”这本书“罪”是全书的开头,仅占一章,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和尾声,作家写的全是“罚”。通过对不同的罪人的描述,展现出生活在一个有罪的世界里,人心背负着巨大的痛苦、折磨、纠结,在行善与作恶之间交锋,不断发生着冲突,挣扎。陀思妥耶夫斯基道出了“罪与罚”的意义,能使有良知的罪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本身得到改造,重新做人,同时也表述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我们的良知,也是一种惩罚。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