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德育 读后感》,(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5 20:56

手把手教你写《德育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德育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德育。围绕德育这一主题,思考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感悟和体会。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德育读物的作者、内容以及自己的阅读背景,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作文的背景。 - 正文:详细阐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德育观念:分析德育读物中传达的德育观念,如诚信、友善、责任感等,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 b. 德育实践:探讨德育读物中的德育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德育。 c. 德育意义:阐述德育读物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德育。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 -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注意文章的节奏和韵律,使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
4. 结合实际:在阐述感悟和体会时,尽量结合自己的

读《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有感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发展为今天的 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且这种回应或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立德树人,数学有责——读《数学学科德育——新视角·新案例》有感

本文为“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参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图片查看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

立德树人,数学有责

——读《数学学科德育——新视角·新案例》有感

作者:吴光安

作品编号:032

投稿时间:2020.7.30

书籍封面

《数学学科德育——新视角·新案例》一书是张奠宙等老师编著的,于2007年出版,至今已经有13年,但对于现在仍具有很多的价值。

张先生有着深厚的数学功底及文学功底,他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数学学科德育的内涵,即一个基点,三个维度,六个层次。一个基点是指热爱数学。三个维度是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道德品质。六个层次是指:第一层次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以优秀的数学文化感染学生。第二层次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以特有的数学美陶冶学生。第三层次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以丰富的数学发展史激励学生;第四层次数学体系的辩证因素,以科学的数学观指导学生;第五层次数学周围的社会现实,以昂扬的精神鼓舞学生;第六层次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以优良的课堂文化塑造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只要在这六个层次上做好功课,就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学学科德育。数学文化、数学美、数学历史、数学哲学、数学应用、数学课堂就是我们数学教师进行德育的立足点。

数学教师要提高思想境界。每天上班出门,有的人会想我今天去上班上课,养家糊口;有的人会想我今天去上班,培养学生考上大学;有的人会想我今天去上班,为国家培养人才。三种人的认识不同,他的行为可能就不同,第一种人或许会认为自己上班不迟到,把知识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第二种人或许会认为为了学生能考个好分数,得向他们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解题的技巧;第三种人或许会认为我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那就要用崇高的理想指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心,爱国情感等。做人是要有点追求的,身为教师,要向第三种人靠拢,民族复兴,人人有责。

数学教师要提高数学德育的意识与能力。疫情期间,不少孩子做出了极端的行为,令人惋惜。这些孩子估计是承受不了压力,或者是看不到希望而做出了极端的行为。数学学科相伴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说数学学科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压力,因为它是抽象的严谨的。数学教师的眼中不能只有分数,分数固然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正如解题时的一题多解,人生也是有很多出路的,不是只有考试考高分这条路,数学教师在抓成绩的同时,也要跟学生讲清楚这个道理。数学教师要适时地用数学家的励志故事鼓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少数学定理是经过了几百年才被证明的,很多数学家都是生活的强者,比如华罗庚、欧拉等,虽然身体有缺陷,却坚持研究!我们只是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怎么可以随便就被击垮呢?数学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外在美”,比如天安门的对称,广州塔的曲中带直,维纳斯的黄金分割,等等,也要向学生揭示数学的“内在美”,比如不论什么三角形,它的的“三线”各自交于一点,这是多么的奇妙,变中有不变,它的哲学意蕴就是看问题要辩证,变化中有不变,好的地方蕴含着不好,危险中带着机会,学生如果有这样的思维,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将更冷静。有的学生可能会偏科,数学老师可以借助有些问题把数学和语文融合在一起,例如对于方程解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这个方程有没有解,这时的感觉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不见使人愁”,后来学习了零点定理,知道这个方程是有解的,但不知道具体的解是什么,这个时候的感觉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后来学习了二分法,能够求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了,此时的感觉是“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数学教师能经常把数学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估计学生会更热爱学习数学了。为了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数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展示数学的应用,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二维码的原理可以理解为二进制0和1的组合;5G的诞生数学功不可没,……,在这些事实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数学呢?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数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可以做深沉思考苦干实干的老师,也可以做潇洒豁达亲切幽默的老师,很多年后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教师的言行可能会被记住,因此数学教师任重道远。

数学教学在立德树人的伟大工程中有它特有的魅力与责任,我们也要清楚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也是有限的,不能指望数学教学能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因此要提醒学生要学好各个科目。我们也要清楚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企图通过一次教育便立竿见影,往往是做不到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方向正确,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