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红树林的新生”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在雅加达举办

更新日期:2025-05-21 23:00

“红树林的新生”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在雅加达举办"/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红树林的新生”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在雅加达举办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和立意: - 明确作文的主题为“红树林的新生”,围绕中国与印尼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对话展开。 - 确定作文的立意,如强调环保意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关注生态保护等。
2. 结构安排: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红树林的重要性,引出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的背景。 -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会议的举办情况,包括会议主题、参会人员、交流内容等。 - 结尾部分:总结会议成果,强调红树林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3. 内容要点: -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介绍红树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海岸线稳定、净化水质等方面的作用。 - 会议背景:阐述中国与印尼在红树林保护方面的合作现状,以及举办此次对话会的目的。 - 会议内容:具体介绍会议的议题、交流成果,如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联合研究等。 - 成果与展望:总结会议成果,强调红树林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4.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

“红树林的新生”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在雅加达举办

当地时间5月19日,“红树林的新生”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在雅加达举办。

中国外文局总编辑高岸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王思平、印尼环境部高级环境教育专家琳达—克里斯纳瓦蒂、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公司总经理赵世斌、柬埔寨环境部海岸线与海洋保护司副司长米斯·里特、印尼红树林协会会长索尼·里亚托、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机构、智库、高校、企业等百余位嘉宾参加活动,共同探讨红树林保护的国际合作。

高岸明致辞。

高岸明表示,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其生态价值关乎人类共同福祉。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高岸明指出,对话会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之举。中国企业以实际行动贡献了红树林修复经验,中国外文局也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搭建友好交流平台,促进双方技术共享、经验互鉴,共同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之道,向世界呈现中印尼合作的“绿色答卷”。

王思平致辞。

王思平表示,印尼红树林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一直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两国在红树林及生态多样性保护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代表的众多中国企业在印尼开发项目的同时,均参与到地区的红树林保护工作中,不仅实现绿色增长,还有效带动了民生改善并增强社会认同感。

琳达—克里斯纳瓦蒂致辞。

琳达—克里斯纳瓦蒂表示,印尼红树林面积广大,但也存在退化的威胁,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目前印尼在通过制度完善、技术研究等方式,改善红树林的生存状况,保护水质、保护生态。红树林不是负担,是未来的投资,希望两国能够通过保护红树林合作帮助人民获得更多益处。

赵世斌致辞。

赵世斌表示,守护生态不是选择题,而是文明存续的必答题。爪哇7号项目的红树林从5公顷增长为19公顷,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树林面积的增加,让周边居民多了就业机会、渔业资源得到增殖。这既是对民生责任的共同履行,更是拉紧共同家园的友好纽带。

与会专家作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围绕红树林保护的国际合作发表演讲。中国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滨海生态(生物多样性)研究室主任陈清华提到,2018年,全球红树林联盟设定了到 2030年恢复全球20%红树林的目标,而中国已于2020年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未来,提高公众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印尼红树林协会秘书长亨德里克·赫尔马万分享了印尼红树林协会开展森林与土地修复、推进植树活动等案例。他认为,不仅要守护现有的生态资源,更要通过教育、保护、倡导等方式,扩展森林覆盖面,恢复绿色生态。

柬埔寨环境部海岸线与海洋保护司副司长米斯·里特表示,红树林的成长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也是繁荣发展、地球健康的缩影,加速红树林恢复与保护,不仅限于中印尼两国,更将惠及全球南方。他认为,要充分重视沿海地区的效能,以妇女与青年力量守护海岸环境。

印尼大学民生与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巴斯克罗·洛卡希塔认为,中国的深圳湾设置了风暴防护和绿色公共空间缓冲带,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共存的正面案例。红树林保护需设定红树林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优化红树林成长环境。

研究成果发布现场。

活动现场,中国的ESG研究智库商道咨询合伙人张洪福,与印尼苏门答腊大象基金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班邦·苏普雷奥吉,共同发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印尼红树林保护:基于企业的实践案例与洞察研究》,认为应该建立中印尼红树林专项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金融财税支持,推动建立联合技术标准与能力建设,深化国际蓝色经济合作。该报告将于6月正式发布。

案例展示现场。

国能印尼爪哇发电公司董事多迪·纳夫丁通过全媒体形式,展示了爪哇7号电厂在建设运营中同步修复大面积红树林的“中国方案”,向外界展现了中印尼两国企业携手合作,推动红树林新生、促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的实践经验。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印尼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保护红树林,守护蓝色家园”主题展开热议。

中印尼青年代表共同发布倡议。

活动尾声,中印尼青年代表共同发布《“涵养地球之肺,守护海上长城”红树林保护雅加达倡议》,倡议呼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绿色转型革命,重塑海洋经济范式;创新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模式;加强红树林保护人才交流,构建国际志愿者网络。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国家能源集团、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主办,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印尼红树林协会、印尼大学支持,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努山塔拉公司、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努山塔拉可再生能源公司、国能印尼爪哇发电公司协办。

- END -

供稿、供图: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