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09 17: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自私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自私的。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引言中简要介绍自私的概念,正文部分展开论述自私的表现、影响及解决方法,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3. 论证充分:在论述自私时,要充分运用事实、例子、名言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自私这一话题,可以持批判态度,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5.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运用书面语。
6. 举例说明:在论述自私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阐述。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7. 避免偏激:在论述自私时,要避免过于偏激的观点。要客观、公正地分析自私这一现象。
8. 引用名言: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一些与自私相关的名言,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深度。
9. 避免重复:在论述自私时,要注意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可以运用同义词
人生有一种痛苦,来源于自私。
世间有一个道理叫因果不虚,所有事情都必须是根源存在之后,才能形成的一种结果,而自私的人总是在追求那个结果,却忽略了过程。
就好像很多自私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自己,总在希望着别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但是却忽略了,在他所期待的事情出现之前,需要有一个“因”,也就是自己主动施于这个世界的过程,如果缺少了这个过程,一味去乞求那些本不该属于你自己的东西,结果一定不会出现。
而对于自私的人来说,他们缺乏这种爱人的能力,所以对任何事件都缺少一个前期积累的因缘,那么后来的结果自然不会出现。
当结果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个人的痛苦便就产生了。
墨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爱别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它更是一种智慧。
因为想要被别人所爱,首先就要做到去爱别人,可是遗憾的是,世间的大多数人都“近视”,他们只看到自己有没有被别人所爱,一旦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爱时,就会以更加吝啬和狭隘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就是自私的典型心态。
所有施与于人的爱都应该在积累果报的前期基础之上,而被别人所爱,只是在果报的基础上所得到的“后来收获”。
如果没有前期施于与人的过程,怎么会有后来收获果报的结果呢。
所以说摒弃自私,能够去爱别人,不仅仅是存在于简单层面的处事态度,它更是一种深入骨子之中的和善智慧。
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所有生活安详且内心平和者,一定没有自私的诟病,而内心自私者,则常会沉浸于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因为他缺乏了爱人的能力。
从前有一个人,长途跋涉地去远行,走在路上的时候非常疲惫而且饥渴。
很巧的是,刚好一个山脚下有一个竹筒连成的水道,流出清澈的溪水,他赶忙跑过去满足的喝个痛快,他喝完之后就对水道说:“我已经喝饱了,你不要再流了。”
但是竹筒怎么能听懂他说的话呢,依然在流着水,这个人就大怒着说:“我说我都喝完了,让你不要再流水了,你为什么还要流?”
这时旁边有一个人走过来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自己离开,反而让水不要流呢。”
这个故事主人翁的心态代表的就是世间大多数人的自私心态,在他们的思想中,整个世界都要围绕自己去转,身边所有人的举动,都应该满足他对于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设想。
自私心每个人都有,但是一定要适度,更要有正确的认知,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考虑自身是否付出与他人爱的同时,却总祈求无缘由的爱出现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给别人带来纠葛的同时,给自己也增加了无尽的烦恼。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爱出者才能爱返,福往者才能福来。
对于自私的人来说,一定要以这两点纠正自己:
第一:收敛自己的欲望。
人生欲无止境,只有收敛自己欲望的同时,才能避免让自私不断吞噬自己的整个人生,正如《道德经》之中说:“知足不辱,知足不殆”,一个人知道满足的时候,才不会出现耻辱。
第二:对于因果要有正确的认知。
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由根源而生成的结果,而不是无缘无故地施于爱,即便有亲情、友情、爱情,或者是利益关系等因素从中牵线搭桥,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足以支撑一个自私的人无休止地索取爱,所有的爱,也都应该出现在你懂得施舍之后才能建立。
就像春秋时期的秦穆公,秦穆公有一次与晋惠公交战被困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群骑马的士兵协助秦穆公作战,才让秦穆公得以脱离险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帮人呢,原来有一次秦穆公的马跑到一个村子里面,被这个村子的村民杀掉了,管理牧场的牧官一怒之下,就把村子里的三百个农民全部判以死刑,并且交给秦穆公。
秦穆公知道了之后并没有生气,还免除了这三百个人的死刑,而这三百人之所以出现在秦穆公的战场之上帮助秦穆公解围,就是来报恩的。
这不就是“爱出者爱返”的最好例证吗?
所以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个智慧。因为人生漫长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为明天埋下伏笔,善恶皆是如此,一个人只有敬畏天道,对因果有正确的认知,且懂得收敛自己的欲望,才能在摒弃自私心理的基础上,塑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生命不是为你一个人而存在的,人生也不能用自私来填充自己的生命,要懂得先去爱别人,明白则善而从之的道理,这样的生命才更有厚重感。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我战胜了自私
弘德小学 五年级四班 黄朵唯
自私是一种不良的品德,我小学六年来一直拥有的缺点,但在那一刻我竟战胜了自私。
那天,我去文具店买东西,买了好多本子和笔。准备结账时,我发现前面的那位顾客落下了一支笔,等我结账后,收银员顺手就将那支笔,放在我的袋子里,我先是愣了愣,然后欢喜一下,又害怕收银员看出来,就拿着袋子赶紧一溜烟跑了。
回家的路上,我拿起那支笔,欣赏着笔上的花纹,哇,这刻的可真精致!我仔细地打量着,这么好的笔一定很贵吧!突然我脑海中呈现出一个画面:丢了笔的小朋友,发现笔丢了会到处找,也可能会急得大哭;收银员阿姨那边会被老板骂,甚至开除。我到底是悄悄留下笔,还是把笔还给小朋友呢?我开始左右为难。忽然想起宋老师说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能像小人这样只贪图自己的利益,自私,要像君子一样有义气,凡事讲道德。
于是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笔还回去!
我一路狂奔来到文具店门口,鼓足勇气,走了进去。“小朋友,你还有什么事情吗?”阿姨诧异地看着我。我羞红了脸,过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小声说:“阿、阿姨,前面的同学落了一支笔,您装在我的袋子里了,额,对不起,我错了。”我小心地把笔放在台子上,收银员微笑地看着我:“你知道还回来,阿姨就相信你不自私,是个善良的好孩子,这支笔就当我买下送给你吧!”我连忙挥手,一溜烟跑出了文具店。
我骄傲极了,非常庆幸我做了这个“选项”,那一刻,我成长了,我战胜了自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