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搞定《国旗下讲话礼仪》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15 10:14

写作核心提示:
国旗下讲话是学校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在国旗下讲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礼仪事项:
一、着装得体
1. 穿着整洁、大方,尽量选择正式的校服或正装,以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服装干净整洁,不佩戴饰品,不染发、烫发。
3. 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
二、仪态端庄
1. 进入场地时,保持肃静,不喧哗、不追逐打闹。
2. 面对国旗,保持肃立,行注目礼,双手放在身前,身体挺直。
3. 讲话时,表情自然、大方,目光与听众交流,声音洪亮、清晰。
三、语言规范
1. 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口头禅、粗话、脏话。
2. 讲话内容要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3. 语速适中,吐字清晰,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四、时间控制
1. 讲话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5分钟,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提前准备好讲话稿,熟悉内容,避免在讲话过程中出现卡壳、重复等情况。
五、场地
关于国旗的这些礼仪你知道吗?
升国旗应注意哪些礼仪
1.升旗时所有在场人员都要肃立、端正。
当主持人宣布奏国歌、升国旗仪式开始后,场内全体人员都要起立,要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军人要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员要行注目礼。场外观众、主席台上的贵宾、场内的工作人员,除了身穿制服外,一律应当脱帽,并摘下太阳镜,这个时候,还在场内走来走去,或者还在旁若无人地继续做自己的事都是不当的行为。坐在主席台上的贵宾也要和观众一样起立,而在场内各处忙碌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无视即将开始的升旗仪式,应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原地站立,身体转向旗杆方向,等待升旗,凡经过现场的人员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升国旗完毕后,方可自由活动。
2.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时神态要庄严。
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隆重的仪式,在场人员要行注目礼,仰视国旗冉冉升起。行注目礼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眼神,眼睛要始终望着国旗,目光随着国旗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个过程要持续到升旗仪式完毕。
3.升旗仪式时要保持安静。
升旗仪式进行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在原地肃立不动。场内不应有人来回走动,也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嬉闹谈笑,接打电话和吃东西等,这些都是对国旗的一种极大的不恭敬。
4.升国旗时应唱国歌,并注意仪态。
国旗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人对国旗的尊重,不但要体现在内心深处,还应体现在仪态仪容上。升旗时应用统一的仪态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崇敬。而且统一、规范的升旗礼仪,更容易强化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升旗时仪态是:身体直立,挺胸昂首,双手下垂靠拢身体两侧,保持立正姿式,眼睛始终随国旗移动并跟唱国歌。
国旗悬挂礼仪
悬挂国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在涉外工作中,悬挂我国国旗、来宾国国旗都要注意遵循一定的礼仪。
为哪些贵宾挂国旗
贵宾来访,升挂国旗,是表示以国家名义欢迎,是最高礼遇。享受这种待遇的有:外国国家元首和副元首、政府首脑和副首脑、国会议长和副议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军队总司令及总参谋长、率领政府代表团的正部长,另外,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所派遣的特使来华进行正式访问时,也可享受此种礼遇。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宾访问时,在欢迎仪式、欢迎宴会、正式会谈、签字仪式等重大礼仪活动场所,以及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上、下榻的宾馆等处,一般需要悬挂宾主两国或仅宾方国旗。政府副首脑以下贵宾访问时,一般只在正式会谈、签字仪式、宾馆、汽车上挂旗。
国旗并挂
在两国交往的礼仪场合,需要两国国旗并挂时,根据国际上通行的以右为上的礼仪惯例,我国一般是将客方旗挂在上首,即右边,主方(我国)国旗则挂在下首,即左边。所谓主、客,不是以活动举办所在地为依据,而是以举办活动的主人为依据。而美国等一些国家习惯将客方国旗挂在左边,而将本国国旗挂在右边。
中国国旗与外国国旗并挂时,各国国旗应该按照各国规定的比例制作,尽量做到旗的面积大体相等。
在中国境内凡同时升挂多国国旗时,必须先升中国国旗,降落时最后降中国国旗。
多国国旗
我国规定,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文体活动、展览会、博览会等,以及国际条约和重要协定的签字仪式,可以升挂中国国旗和有关国家的国旗。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国旗与多国国旗并列升挂,中国国旗应该置于荣誉地位。具体办法是:
(一)一列并排时,以旗面面向观众为准,中国国旗在最右方;
(二)单行排列时,中国国旗在最前面;
(三)弧形或从中间往两旁排列时,中国国旗在中心;
(四)圆形排列时,中国国旗在主席台(或主入口)对面的中心位置。
如无主客之分,国际会议与会国国旗悬挂次序,常常按照与会国国名之某种文字(如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参加国国旗也多半是这样排列的,但是在入场仪式上,持有本国国旗的主办国运动员,一般是最后一个入场。
出国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文体活动、展览会、博览会等,可以按东道国或有关主办组织的规定和习惯做法悬挂中国国旗。
外国驻华机构挂旗
驻华外交代表机关之外的外国非官方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等,在华挂旗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这些机构不可像大使馆那样,单独升挂国籍国国旗。要想升挂国籍国国旗,必须同时升挂中国国旗。
在我国,外国政府经援项目以及大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的奠基、开业、落成典礼以及重大庆祝活动,可以同时升挂中国国旗和有关国国旗;民间团体在双边和多边交往中,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可以同时升挂中国国旗和有关国国旗。
外国常驻中国的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凡平日在室外或公共场所升挂本国国旗者,必须同时升挂中国国旗;外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平日不得在室外和公共场所升挂国籍国国旗,遇其国籍国国庆日,可以在室外或公共场所悬挂其国籍国国旗,但必须同时悬挂中国国旗。
外国驻中国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民,在同时升挂中国和外国国旗时,必须将中国国旗置于上首或中心位置。外商投资企业同时升挂中国国旗和企业旗时,必须把中国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中国在外国的投资企业和旅居外国的中国公民,根据所在国的规定和习惯做法升挂国旗。
文明礼仪的国旗下讲话稿
以文明礼仪为笔,绘就校园华彩篇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庄严的国旗下,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重要的话题——文明礼仪。当我们迎着朝阳,踏入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校园,文明礼仪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又似一阵轻柔的春风,抚慰我们的心灵。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我们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溯文明之源,悟礼仪之重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明礼仪的火种从远古时期就已燃起。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年幼的孔融对兄长的尊重与谦让,这种美德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从“程门立雪”的典故里,我们感受到了杨时和游酢对师长的敬重与虔诚,他们为了求学,不惜在雪地里久久等待,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敬重,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在古代,礼仪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宫廷的朝堂礼仪到民间的婚丧嫁娶之礼,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准则。这些礼仪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而在现代社会,文明礼仪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校园里,文明礼仪是我们成长的基石。它让我们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懂得分享与合作,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社会中,文明礼仪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察校园之象,明礼仪之缺
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却存在着一些与文明礼仪格格不入的现象。在课间休息时,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完全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他们仿佛忘记了校园是一个需要安静和秩序的地方,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干扰了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和学习。在教室里,有些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随意讲话、玩手机,甚至在课堂上吃东西。这些行为不仅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和同学学习权利的漠视。老师在课堂上辛勤耕耘,传授知识,而我们却以这样的方式回应,实在是不应该。在食堂里,浪费粮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同学挑食、剩饭剩菜,将大量的食物倒掉。他们不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老的诗句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此外,在校园的公共区域,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同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校园的环境卫生,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它,让它保持整洁、美丽。三、寻文明之径,践礼仪之行
面对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文明礼仪。(一)校园礼仪篇
- 课堂礼仪:课堂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认真听讲,积极问题。上课前,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端正坐姿,等待老师上课。上课时,眼睛注视老师,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下课后,向老师说一声“老师再见”,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课间礼仪:课间休息时,我们要保持安静,轻声慢步,避免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做一些有益的活动,如阅读课外书籍、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等。如果遇到老师,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让老师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礼貌。
- 同学交往礼仪:在与同学相处时,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和包容。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冷静处理,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争吵、打架等暴力手段。要尊重同学的个性和差异,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与同学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二)家庭礼仪篇
- 尊敬长辈:在家庭中,我们要尊敬长辈,听从父母的教导。每天放学回家,要主动向父母问好,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动筷,自己再开始吃。吃完饭后,要主动帮忙收拾碗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 礼貌待客:当有客人来访时,我们要热情招待,主动为客人让座、倒水。与客人交谈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再见”等。客人离开时,要将客人送到门口,并说一声“欢迎下次再来”。
- 家庭沟通:我们要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经常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及时向父母寻求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三)社会礼仪篇
- 公共场所礼仪:在公共场所,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主动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等有需要的人让座。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爱护书籍和展品。
- 网络礼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不发布不良信息,不恶意攻击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
- 社交礼仪:在参加社交活动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穿着得体,举止大方。与人交往时,要真诚友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在介绍他人时,要注意先后顺序,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四、聚文明之力,铸校园之魂
文明礼仪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课堂上,要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文明礼貌。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践行文明礼仪。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宣传文明礼仪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也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建立健全文明礼仪监督机制,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批评教育,让文明礼仪成为校园里的一种自觉行为。五、展文明之翼,赴未来之约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翅膀,它将帮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迎接更加广阔的天地。而文明礼仪将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让我们以文明礼仪为笔,以实际行动为墨,在校园的画卷上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华彩篇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校园一定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进步!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学校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