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1 19: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体育教研组活动计划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活动目的:在作文开头,首先要明确体育教研组活动的目的,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教师生活等。
2.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活动目的,确定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活动主题,使活动更具吸引力。
3. 制定活动时间: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注意避开教师休息日和学校重要活动时间。
4. 确定活动地点:选择一个适合开展活动的地点,如学校操场、会议室等。
5. 制定活动内容: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如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技能培训、户外拓展等。
6. 确定活动形式:结合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如讲座、研讨会、比赛、游戏等。
7. 安排活动流程:详细规划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开始、进行、结束等环节,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8. 确定参与人员:明确活动参与人员,包括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学校领导、其他教师等。
9. 准备活动物资: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场地布置、音响设备、奖品等。
10. 制定活动预算:根据活动需求,制定合理的活动预算,确保活动经费充足。
11. 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群等方式,宣传活动信息,
为深化体教融合,探索小学与初中体育教学科学衔接路径,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持续发展,2025年6月6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初中部与济南市景山小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质量提升 美丽践行|聚焦问题·数智赋能”的体育学科专题教研活动。两校分管体育教学的领导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研衔接策略,共谋质量提升。
本次活动聚焦学生体能、技能及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旨在通过课例展示与深度研讨,加强校际体育教师专业交流,切实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平稳过渡的桥梁。
01精彩课例展示聚焦学段特点,展现教学智慧1中学课堂:技术深化与实战融合山东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初中部许曙光老师带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及自传球练习》展示课。课程设计紧扣初中生身心发展需求,在巩固垫球基本功的同时,巧妙融入自传球练习,注重动作规范性、技术衔接流畅性与简单战术意识的培养。许老师利用清晰的示范、分层练习设计及即时反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球感和协作能力。
2小学课堂:趣味奠基与能力激发济南市景山小学付绪辉老师执教的《折返跑》一课,则充分体现了小学体育的趣味性与基础性。付老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游戏、运用色彩鲜明的标志物及富有节奏的口令,将折返跑技能训练融入充满童趣的活动中,在激发低年级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反应速度、灵敏性及空间方位感,为后续更高阶的体能和技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02深度研讨交流凝聚共识,共绘衔接蓝图执教反思与互评许曙光与付绪辉老师首先就各自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达成、学情把握及课堂生成进行了深入说课与反思。与会领导与教师围绕两节课呈现出的不同学段教学特点、方法差异及潜在衔接点展开了坦诚而专业的互评。
学年工作汇报与经验共享山东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与济南市景山小学体育教研组负责人分别就本学年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特色做法、面临的挑战及下一阶段计划进行了详细汇报,为双方相互借鉴、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领导总结与方向指引两校分管校长总结发言。他们高度肯定了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价值,一致强调中小学体育教学科学衔接对学生终身运动习惯养成至关重要。领导们提出明确要求:未来双方需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联合开展学情跟踪与体能技能数据库建设(数智赋能的具体体现),共同研发符合本地学情的衔接课程资源包与评价标准,定期组织跨学段教学观摩与专题研讨,切实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推动区域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本次专题教研活动,不仅是省实验中学德润校区与济南市景山小学在体育教学衔接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更是两校深化合作、共育英才的新起点。活动聚焦真问题,依托课例深研教学法,通过汇报交流共享智慧,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引领下,为构建科学、系统、有效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体系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必将有力促进两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贯通培养与持续提升。
近日,由广州大学、清远市教育局主办,英德市教育局承办的广东省体育浸润行动计划之英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在英德市第三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省教育厅“体育浸润行动计划”和“双百行动”工作部署,搭建广州与英德两地体育教育经验交流的桥梁,推动当地学校体育工作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活动开幕式上,英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振列与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蕴华分别致辞,强调了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校地协同推进体育浸润计划的深远意义。
活动期间,领导及专家团队观摩了英德市第三小学独具特色的“风采童年”魅力大课间,对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生参与度及活动效果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就如何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丰富体育活动内涵、落实每天综合运动两小时等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活动当天,两场赋能讲座干货满满。广州市海珠区体育教研员周艳作题为《“双新”驱动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成效与案例展示》的讲座,结合实例剖析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路径。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丛密林教授聚焦《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若干关键问题》,围绕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选题、文献检索筛选及科研论文撰写等要点展开,助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精彩纷呈。英德市第一小学张伟锋老师与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教师肖乐彬老师围绕五年级《足球——传接球射门组合》课程展开教学展示。两位教师基于同一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分层递进训练”与“情境化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呈现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从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运动负荷设计等维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剖析,既肯定了教学亮点,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随后,结对子导师与学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员们普遍认为这种“理论+实践+研讨”的活动形式良好,特别是广州专家带来的前沿教学理念,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广大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从2021年开始承担体育浸润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口帮扶汕头市,2024年开始对口帮扶清远市,构建了“党建+教育帮扶”机制,开展了10名教授党员与27名清远市英德市中小学教师结对帮扶,课例教学、集体教研和个别辅导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标志着广州大学与英德市中小学体育协同发展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双方将继续以体育浸润行动计划为纽带,深入开展教研结对、课程共建等活动,助力区域体育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广大宣
图丨学校提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