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自我调查评价》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1 19:48

怎么写《自我调查评价》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自我调查评价作文注意事项
在撰写自我调查评价作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作文的质量和效果。
一、明确评价目的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我调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总结过去,发现问题,还是为了规划未来,提升自我?明确目的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撰写作文。
二、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在评价自己时,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优点: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列举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取得的优异成绩和显著进步。
2. 不足:分析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如学习方法不当、工作态度不端正、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3. 改进措施:针对自己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确保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合理安排结构
一篇优秀的自我调查评价作文,需要具备以下结构:
1. 引言: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专业等。
2. 主体部分:分为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三个部分,分别阐述。
3.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
四、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注意语言表达
1. 严谨性: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

“我真的好想你……”几句甜言蜜语,骗走70万?!

小腾今年30出头

一直没交到女朋友

前不久在一个相亲平台的交友群中

结识了一名女孩

对方年纪小、学历高

又主动热情

让小腾格外动心

小腾以为自己遇到了心上人

实则是落入了甜蜜陷阱

这名女子姓刘

今年20多岁

别看她貌似可怜

一脸无辜的样子

可手段却“不一般”

凭借一番花言巧语

把男朋友小腾给害惨了

在女友的甜言蜜语“攻势下”

小腾以为遇到了真爱

准备开始一段浪漫的恋情

可就在两人正式交往后的几个月里

小腾不仅感情被骗

积蓄也被骗光了

听说自己的女友银行卡被封了

作为男朋友的小腾挺身而出

一出手就是两千块

此后女友又发来外婆死亡证明和丧葬证

声称妈妈因外婆去世遭受打击住院

要去做手术

种种借口都是跟小腾借钱

小则几百块

多则上万块

奔着结婚去的小腾

陆陆续续给女友转了近70万元

突然有一天

小腾在网上看新闻时发现

一名女留学生谎称家人生病去世

诈骗男友大额钱财的消息

再结合自身情况

感觉自己也被骗了

随即来到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警后

顺义分局赵全营派出所民警展开调查

通过小腾提供的信息

很快抓获嫌疑人刘某

刘某今年20多岁

在一家媒体公司上班

本身有着稳定的收入

但是为了追求更奢靡的生活

一而再

再而三欺骗小腾感情

骗取钱财

目前

刘某因涉嫌诈骗

已被顺义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警方提示

1

首先网上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时刻保持警惕,务必选择正规婚恋网站,对网站上的信息认真审查,注意对方是否已经通过实名认证,千万不要相信“有缘千里来相会”、“网上会掉美女帅哥”。

2

对于从未见过面,只在网络上见到照片或者视频的“恋人”不可以轻信,以各种借口索要钱财的行为,更要保持头脑清醒,谨慎对待,仔细甄别。

3

一旦发现是骗局,要保留相关证据(双方联系记录,对方在婚恋网站上的账号、手机号码、微信账号、汇款账号等),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综合:顺义公安分局、法治进行时

来源: 平安北京

法治在线丨从“大海捞针”到终迎转机 从指纹到DNA 36年越狱案追逃纪实

2024年底,山东省淄博监狱的大门缓缓打开,越狱潜逃36年的男子孟宪柱被押解回监狱,这一刻,笼罩在淄博监狱一代代民警心中的阴霾逐渐散去。为了追回这名越狱的服刑人员,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起36年追逃案纪实,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

视频加载中...

山东省淄博监狱内,越狱逃犯孟宪柱正在和民警交代自己过去30多年的经历,而他的讲述,也把民警的思绪带回到了1988年3月13日的那个夜晚。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1988年过了春节,在二三月份那个时候,大约在9点左右的时间,听到武警岗楼鸣枪,我们那时候非常警觉,你只要一鸣枪肯定是监狱出问题。

丛华,2024年刚退休的淄博监狱民警,回顾近40年的从警生涯,那一声划破寂静夜空的枪响让他至今记忆深刻,当时他觉察到可能有大事发生,于是立马和同事从宿舍赶往监狱。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到了现场就有干警了介绍说是二大队的孟宪柱从生活区脱逃出来了。

在现场,淄博监狱二大队管教向赶来的民警介绍了情况,当晚,他们按计划组织服刑人员集体收看电视,然而就在所有人到达指定区域后,管教民警却发现队伍中没有了孟宪柱的身影。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在东北角的岗楼发现了异常,发现一个绳子还有个帽子,帽子是个便装的帽子,判断人员是从这个地方已经跑出监狱去了。

根据现场孟宪柱遗留的物品,侦查民警初步判断,孟宪柱应该是在集体活动时趁管教不注意,悄悄脱离队伍,跑到围墙边,利用藏起的绳子甩到墙上挂住后,顺着绳子翻墙而逃。

而了解过孟宪柱的情况后,民警们发现这个人一点也不简单。当时他的判决书上显示:1985年4月,在滨州某监狱服刑的孟宪柱翻墙逃脱,并化名多个身份流窜于五省二十多个市、县,犯下多起盗窃案,流窜期间也曾三次被公安机关抓获,但都被他脱逃了,直到1985年12月被抓获,后被法院以脱逃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关押在淄博监狱服刑。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孟宪柱就有过多次脱逃经历。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身体素质也好,经验也好,反侦察能力是比较强一些的。

丛华介绍,80年代,淄博监狱的各项设施比较简陋,最外面的围墙只有5米高,这对于年轻力壮且有预谋的孟宪柱来说,并不是什么阻碍。确定孟宪柱已经逃出监狱,搜捕的范围迅速往外扩散。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判断已经外逃了,就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了外头,布控了几个小时以后也没有任何线索了。

经过多天的布控和搜索,侦查民警始终没有发现越狱者的身影,他们判断,孟宪柱应该已经逃离了本地,于是,民警又将搜寻范围从山东逐渐扩大至大半个中国。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发出了协查令、协查通知,都到各个地区进行散发,组织了专门人员,也分了几路到了河南省,到了周围的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等一些地方,始终没有孟宪柱的线索。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民警心中,能找到孟宪柱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只要有一点线索出现,他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核实。

让办案民警更担心的是,越狱在逃的孟宪柱很难以正常身份在外生活,所以很有可能会再次犯罪,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脱逃以后他要想生存,又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等等一些手续,找工作是比较难的,有可能重新犯罪。

如大海捞针般搜寻 终迎来转机

在最初的几年里,对于孟宪柱的搜寻像是大海捞针,没有方向。时间一天天过去,负责办案的民警也是换了一波又一波,但追捕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转机也在他们坚持不懈地追踪下悄然出现了。

视频加载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孟宪柱越狱案件也经过很多民警的手,他们除了被动等待线索外,也曾尝试过主动出击。

在淄博监狱的档案室内,存放着服刑人员的档案,其中就包括这份孟宪柱的档案,上面记录着他的身份信息,以及一枚右手食指指纹。孟宪柱越狱后,办案民警就想到过利用这枚指纹做文章,但效果并理想。

一方面是因为当年的指纹比对技术比较落后,而更重要的是,只有孟宪柱的指纹信息在其它地方被采集录入指纹库,才有可能和档案中的这枚指纹对应上,所以在开始的那些年,这枚指纹并没能发挥作用。

山东省淄博监狱副监狱长 许学磊:孟宪柱是1963年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年龄越来越大,我们有时候也在想,作为一个60多岁的在逃罪犯,他是不是还在社会上存在。

时间来到2024年,一个消息的出现,让这起案件迎来转机。而突破的关键,正是那枚在档案室里尘封了30多年的指纹。

山东省淄博监狱副监狱长 许学磊:2024年的4月份,当时我们收到公安部门发来的一个信息,孟宪柱的指纹与当时河南省平顶山市发生的一起盗窃案件当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张平波指纹高度吻合。

这个张平波的出现,让办案人员的心头都为之一振,他会是淄博监狱苦苦寻找了36年的越狱逃犯孟宪柱吗?要确认其身份,一枚高度吻合的指纹还远远不够,于是,调查核实工作随即展开。

这张是平顶山公安机关提供的张平波近照,而这张是孟宪柱越狱后,发布在协查通报上的照片,虽然两张照片上的男子年龄差距很大,但在办案人员看来,两人在眉目之间还是有些相似之处,为了进一步进行确认,侦查人员带着管教民警赶往平顶山。

山东省淄博监狱狱内侦查科副科长 冯毅:带着当时管教过他的老民警赶到平顶山进行了现场的辨认。当时老民警进了看守所审讯室之后,就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他当时抬了抬头,脸色上流露出一丝惊恐。

在审讯中,这个男子坚称自己就是张平波,可是面对民警的提问,他的漏洞百出,更显得可疑。

山东省淄博监狱狱内侦查科副科长 冯毅:我们整个审讯研判能够明显发现,1988年3月13日就是他编造历史的一个临界点,1988年3月13日之后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公安社会来印证。然后1988年之前的事情他自述都已经记不清了。

面对男子的矢口否认,如何才能证明他就是36年前越狱的孟宪柱?如果他的口供始终无法突破,哪些客观证据能被审判机关采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负责对淄博监狱办理的案件进行审查、起诉的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部门调查取证。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杜志坚:这个案件疑难复杂,时间跨度非常大,原始证据比较缺乏,牵扯一些新旧法的适用问题,刑期的折抵、诉讼时效是否数罪并罚的问题。

用证据说话 进一步明确越狱者身份

虽然办案人员很确定这名自称是张平波的男子就是越狱在逃的孟宪柱,但如何才能收集充分的证据来确定他的身份呢?从男子脱逃到再次被捕,已经过去36年,很多客观证据很难直接采用。不过,刑侦技术近些年来也在发展,当年的那些证据,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视频加载中...

从最初的证据上来看,侦查部门通过孟宪柱的一枚右手食指指纹,锁定了这名叫做张平波的男子。检察机关提出,是否可以找到更多的指纹信息进一步进行确认?经过调查,办案部门从当年孟宪柱的宣判笔录中,发现有他按的手指印,如果这些指印的指纹也能和张平波比对上,那就能进一步提升指纹证据的证明力。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梁旭:对孟宪柱原判的法院调查取证,发现了在他的原审判决书与执行通知书上有个别的指纹,这样的话就能进一步加强他指纹方面的证明力度。然后多轮进行比对,动态进行比对。

将这些指纹送检后,办案人员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些检材距今已经30多年了,是否还符合鉴定的条件?再加上当时犯罪嫌疑人始终不承认自己的身份,检察机关建议,应该寻找其他客观证据,做好“零口供”指控犯罪的准备。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梁旭:对他进行追逃协查通报与审查报告上有他当时的一张照片,虽然年代比较久远,但是辨识度还是比较高,所以我们又去调取了他近期的照片,对人像进行了鉴定,最终结果也是高度相似。

人像对比的结果也增加了大家的信心,那么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张平波就是孟宪柱呢?办案人员想到了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广泛使用的身份识别手段——DNA鉴定技术。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杜志坚:他这个人反侦查的意识和隐匿证据的心理素质极强,审讯的难度也很大,当时我们都想以“零口供”去指控他。我们建议监狱侦查部门做了一次生物学上的疑难DNA的比对。

在这起案件中,运用这种手段存在一定的难度。据调查,孟宪柱的直系亲属都已经去世了,侦查部门能够找到和孟宪柱存在血缘关系的,只有他姐姐的子女。

山东省淄博监狱狱内侦查科副科长 冯毅:还留有两名外甥和两名外甥女,但是在生物DNA鉴定上,这属于一种疑难DNA鉴定,现有普遍的DNA技术主要都是Y系,Y系主要是存在于男性染色体上,如果是叔叔大爷、哥哥弟弟是比较容易做的,母系的DNA非常难。

经过咨询,办案部门了解到,上海一家司法鉴定机构能够完成这类疑难DNA的鉴定工作,于是,在淄博监狱的委托下,这家鉴定机构对采集的相关生物检材进行鉴定。

山东省淄博监狱狱内侦查科副科长 冯毅:将这5个人的DNA,就是孟宪柱以及他2个外甥2个外甥女,这5个人DNA送到了上海的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最终做出来他们5个人符合生物学上的舅甥关系。

同时,指纹的比对结果也出炉了,鉴定意见书显示,张平波和孟宪柱多枚指印的纹形和细节特征均相符合。

从档案里那枚来自80年代的指纹,到如今实验室内先进的DNA鉴定技术,这些跨越30多年的证据交相呼应,为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认以及后续的指控犯罪都奠定了基础。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梁旭:通过他指纹也好,人像识别,包括DNA鉴定也好,客观证据已经比较全面扎实,可以对他进行认定,张平波就是孟宪柱。但是我们还是想着本人能亲口承认。

面对摆在面前的这些客观证据,张平波的狡辩也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他承认了自己就是36年前从淄博监狱越狱的孟宪柱。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孙建凯:一方面采取释法说理,讲明利害关系,另一方面因为孟宪柱所最关心的刑期折抵追诉时效,以及数罪并罚这样涉及到他自己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我们给予了专业性的意见,从而打消了他的顾虑,最后孟宪柱承认了事实。

那么,这起已经过去了36年的越狱案件是否过了追诉时效呢?检察机关认为,淄博监狱在孟宪柱逃脱当天就已经立案,按照法律相关规定,本案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目前,案件已经移送至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杜志坚:他原判是因为盗窃脱逃,有期徒刑20年,他脱逃的时候剩余刑期还剩下18年,他2024年又在平顶山犯盗窃罪,被判了有期徒刑4年,再加上脱逃还要另行判处新的刑罚,这三个罪就要合起来进行数罪并罚。

脱逃后虚构身份 隐匿36年提心吊胆

追捕越狱逃犯的这36年,对于一代代办案人员来说,是永不放弃、终迎曙光的过程;而这36年,对于外逃的孟宪柱来说,却是提心吊胆熬过的一个个日日夜夜。那么这些年,孟宪柱是怎么度过的?

视频加载中...

时间再次回到1988年初,当时孟宪柱入狱服刑刚满两年,面对还剩十几年的刑期,他心中并没有想着好好改造争取减刑,反而是产生了越狱的念头。

随后孟宪柱便开始了自己的越狱计划,他发现当时监狱组织集体时有可乘之机,于是便选择在服刑人员集中收看电视时,趁着夜色越狱逃脱。

山东省淄博监狱狱内侦查科副科长 冯毅:孟宪柱利用晚上罪犯集中观看电视的机会,偷偷溜下楼,潜伏至生活区内管大门,然后伺机冲出大门之后,沿生产区的狱墙向东北逃窜,最后利用绑在身上的绳子从东北岗楼脱逃。

通过扒过路车的方式,孟宪柱逃离了淄博,也逃过了侦查人员的追捕,那么他过上了想要的自由生活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害怕暴露身份,他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中。

多年来,孟宪柱一直在河南平顶山市生活,面对外人,他编造了张平波这个名字,可一个虚构的身份,却无法给他带来正常的生活。

犯罪嫌疑人 孟宪柱:身份证自己办不成,有时候确实需要办的,比如说手机卡,银行卡这些必须办卡一类的,就用朋友的身份证,没有身份证,你找不了工作,正式工作好找的工作跟我没什么关系,基本上找也就靠着打着零活,自己做点小生意,这才能维持生活,生活苦得多。

东躲西藏地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024年初,60多岁的孟宪柱又一次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犯罪嫌疑人 孟宪柱:生活上缺钱,想着最后一回,干最后一回。

孟宪柱很快就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并被采集了指纹信息录入了指纹库。当指纹比对成功的信息弹出的那一刻,这起36年前的越狱案件也终于迎来了结局。

山东省淄博监狱退休民警 丛华:毕竟是在逃这么些年,没有什么音信,一下子有了音信,并且又抓回来了,搬掉了我们长期以来压在我们心上一块石头。

对于办案人员来说,这36年的时光,是他们坚持惩治罪恶,守护平安的真实写照,而随着淄博监狱的铁门缓缓关上,孟宪柱被重新收押,他也将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为自己当年和现在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

山东省淄博监狱副监狱长 许学要让罪犯认罪悔罪,认识到自己的犯罪,就是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要安心地接受教育和改造,而不能有脱逃的这种想法。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杜志坚: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尽管30多年来大家付出了很多,但是最终还是成功抓获了脱逃的罪犯,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这是大家对法律的责任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王洪禹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