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店员签合同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1 21:48

店员签合同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店员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正文:
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选择进入零售行业,成为一名店员。在正式成为公司的一员后,签订劳动合同是确保双方权益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店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合同内容
1. 明确岗位:合同中应明确店员的岗位名称、职责和任职要求,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 工作时间: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店员的工作时间,包括上班时间、休息时间、加班时间等,确保符合国家规定。
3. 工资待遇:合同中应明确店员的工资构成、发放时间、支付方式等,确保工资待遇合理。
4.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合同中应明确店员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确保个人权益。
5. 福利待遇:合同中应明确店员享受的福利待遇,如带薪年假、节假日加班费等。
6. 违约责任:合同中应明确双方违约责任,如提前解除合同、拖欠工资等。
二、合同签订流程
1. 仔细阅读合同: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己了解合同条款。
2. 了解公司背景:在签订合同前,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如公司规模、发展前景等,确保自己选择的行业和公司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3. 询问相关事宜:在

网络主播没签合同算员工吗?法院:有“从属性”就是劳动关系

来源:福州晚报

近日,台江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涉网络主播的劳动争议案,以“从属性”为核心裁判标准,为同类案件处理提供了司法参考。

男子小李于2024年3月至8月在某传媒公司从事直播及运营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传媒公司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布排班表,要求小李每日完成6小时固定直播并接受流量考核。后因公司拖欠工资,小李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构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裁决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及未签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公司不服,以“主播工作自主、收入依赖打赏”为由诉至台江法院。

近日,台江法院审理指出,劳动关系认定的关键在于“从属性”,包括组织、人身和经济从属性。本案中,小李提供的排班表证明工作由公司统一安排,微信工作群记录显示其接受管理,银行流水体现公司按月发放9000元底薪加提成的固定薪酬结构。尽管无书面合同及社保缴纳,这些“隐形管理”已构成劳动关系实质要件。

经三轮“背对背调解”,法官向公司开具“法律风险清单”,分析未签合同的赔偿风险及类案示范效应,同时向劳动者解析证据瑕疵。最终,公司承认管理不规范,小李体谅公司经营压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法官提醒:新业态行业的用人单位应规范管理模式,对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从业者,及时签订书面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避免因“隐形管理”引发法律风险;对合作性质的从业者,应明确约定权利义务,通过合同厘清法律关系。劳动者则需增强证据意识,注意留存排班表、工作群通知、薪酬转账记录、绩效考核标准等能证明“从属性”的材料,一旦发生争议,可凭借完整证据链依法维权。(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张睿佳)

员工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如何处理?(劳动篇之合同签订)

员工入职公司,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因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裁判赔偿的案例。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要求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规范管理的同时避免公司不必要的损失,但是若员工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公司又该如何处理?

一、相关案例

案例一

(一)基本案情

A自2020年12月8日至2022年5月16日在B公司处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A提起劳动仲裁,其中一项请求为B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B公司认为其多次要求A签订书面合同,但A拒绝签订,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劳动仲裁委裁决支持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请求。B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裁判观点

法院认为,A入职B公司后,B公司未在一个月内与A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公司称因A个人原因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但未提交证据证明。B公司应向A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案例二

(一)基本案情

2017年5月5日至2018年2月28日,C在D公司任行政教务一职,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C提起劳动仲裁,其中一项请求为D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劳动仲裁委裁决支持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请求。D公司不服提起诉讼,一审支持二倍工资请求。二审中查明事实,2017年6月,D公司与C当面磋商签订劳动合同事宜,C认为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与面试数额不符,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要求协商清楚再签订。2017年9月20日,D公司通过工作微信群通知C签订劳动合同,C回复收到。D公司称之后还给C打电话沟通签订劳动合同事宜,但C都没有来签订劳动合同。

(二)裁判观点

一审法院认为,D公司称系C原因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但其并没有书面通知C与其订立劳动合同,也未书面通知C终止劳动关系,故其应向C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二审法院认为,关于D公司与C之间签订劳动合同事宜,D公司已尽到诚实磋商的义务,因C拒绝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合同没有签订,D公司不应支付C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上述两个案例,得到了完全相反的判决结果,关键在于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员工的原因导致的

二、基于案例的思考

员工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该如何处理?首先需要清楚不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存在什么法律风险。其次,公司如何处理才能防范法律风险。

(一)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1.公司与员工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公司向员工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公司处理拒签劳动合同的建议

入职当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若员工拒绝签订,应当在其入职一个月内,公司以书面形式通知签订劳动合同,若仍然拒绝,公司可以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员工入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拒绝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才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综上,公司无法证明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公司应当在员工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形式催告签订劳动合同,若员工仍然拒绝,公司可以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因此,针对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应及时终止劳动关系,避免承担二倍工资和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的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须注明出处。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