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天车工工作心得体会》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23:48

精心挑选《天车工工作心得体会》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天车工工作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天车工工作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天车工的工作内容,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3. 事实依据:在阐述心得体会时,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实例,用事实说话。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 情感真挚:在表达心得体会时,要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描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收获和成长,以及与同事、领导的互动等。
5. 语言规范: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逻辑严密:在阐述心得体会时,要保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工作内容:简要介绍天车工的工作内容,如吊装、搬运、堆垛等。
b. 技能要求:阐述天车工所需具备的技能,如操作技巧、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等。
c. 遇到的困难:描述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以及如何

10年功力都总结在这了:数控车床操作技巧与心得

编程技巧

因为我们对加工的产品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编程时需要考虑的事有:

首先,先考虑零件的加工顺序:

1、先钻孔后平端(这是防止钻孔时缩料);

2、先粗车,再精车(这是为了保证零件精度);

3、先加工公差大的最后加工公差小的(这是保证小公差尺寸表面不被划伤及防止零件变形)。

钻孔过程

根据材料硬度,选择合理的转速、进给量及切深:

1、碳钢材料选择高转速,高进给量,大切深。如:1Gr11,选择S1600、F0.2、切深 2mm;

2、硬质合金选择低转速、低进给量、小切深。如:GH4033,选择S800、F0.08、 切深0.5mm;

3、钛合金选择低转速、高进给量、小切深。如:Ti6,选择S400、F0.2、切深0.3mm。以加工某零件为例:材料为K414,此材料为特硬材料,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择为S360、F0.1、切深0.2,才加工出合格零件。

对刀技巧

对刀分为对刀仪对刀及直接对刀。我原来从事的工作有些车床无对刀仪,为直接对刀,以下所说对刀技巧为直接对刀。


常见对刀仪

先选择零件右端面中心为对刀点,并设为零点,机床回原点后,每一把需要用到的刀具都以零件右端面中心为零点对刀;刀具接触到右端面输入Z0点击测量,刀具的刀补值里面就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表示Z轴对刀对好了

X对刀为试切对刀,用刀具车零件外圆少些,测量被车外圆数值(如x为20mm)输入x20,点击测量,刀补值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时x轴也对好了;

这种对刀方法,就算机床断电,来电重启后仍然不会改变对刀值,可适用于大批量长时间生产同一零件,其间关闭车床也不需要重新对刀。

调试技巧

零件在编完程序,对好刀后需要进行试切调试,为了防止程序上出现错误和对刀的失误,造成撞机事故。

我们应该先进行空行程模拟加工,在机床的座标系里面对刀具向右整体平移零件总长的2——3倍;然后开始模拟加工,模拟加工完成以后确认程序及对刀无误,再开始对零件进行加工,首件零件加工完成后,先自检,确认合格,再找专职检验检查,专职检验确认合格后这才表示调试结束。

完成零件的加工

零件在首件试切完成后,就要进行成批生产,但首件的合格并不等于整批零件就会合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因加工材料的不同会使刀具产生 磨损,加工材料软,刀具磨损就小,加工材料硬,刀具磨损快,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勤量勤检,及时增加和减少刀补值,保证零件的合格。

刀具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

拿我们之前加工过的零件为例

加工材料为K414,加工总长为180mm,因材料特硬,加工中刀具磨损非常快,从起点到终点,因刀具磨损都会产生10—20mm的稍度,所以,我们必须在程序里人为的加入10——20mm的稍度,这样,才能保证零件的合格。

总之,跟大家啰嗦了这么多,我觉得加工的基本原则:先粗加工,把工件的多余材料去掉,然后精加工;加工中应避免振动的发生;避免工件加工时的热变性,造成的振动发生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负载过大;可能是机床和工件的共振,或者可能是机床的刚性不足,也可能是刀具钝化后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减小振动;减小横向进给量和加工深度,检查工件装夹是否牢靠,提高刀具的转速后者降低转速可以降低共振,另外,查看是否有必要的更换新的刀具。

防止机床发生碰撞的心得

机床碰撞对机床的精度是很大的损害,对于不同类型机床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对于刚性不强的机床影响较大。所以对于高精度数控车床来说,碰撞绝对要杜绝,只要操作者细心和掌握一定的防碰撞的方法,碰撞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我认为发生碰撞最主要的原因:

☑ 对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

☑ 对工件的尺寸和其他相关的几何尺寸输入错误以及工件的初始位置定位错误;

☑ 机床的工件坐标系设置错误,或者机床零点在加工过程中被重置,而产生变化,机床碰撞大多发生在机床快速移动过程中,这时候发生的碰撞的危害也最大,应绝对避免。所以操作者要特别注意机床在执行程序的初始阶段和机床在更换刀具的时候,此时一旦程序编辑错误,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那么就很容易发生碰撞。在程序结束阶段,数控轴的退刀动作顺序错误,那么也可能发生碰撞。

为了避免上述碰撞,操作者在操作机床时,要充分发挥五官的功能。观察机床有无异常动作,有无火花,有无噪音和异常的响动,有无震动,有无焦味。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程序,待机床问题解决后,机床才能继续工作。

总之,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建立在掌握了机床基本操作、基础的机械加工知识和基础的编程知识之上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需要操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机组合,是具有创新性的劳动。

本文来源:网络

声明: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谢谢!

作为车工,这些技巧你不得不知

编程技巧


一)零件的加工顺序:先钻孔后平端(这是防止钻孔时缩料);先粗车,再精车(这是为了保证零件精度);先加工公差大的最后加工公差小的(这是保证小公差尺寸表面不被划伤及防止零件变形)。

二)根据材料硬度选择合理的转速、进给量及切深,我个人总结如下:

1、碳钢材料选择高转速,高进给量,大切深。如:1Gr11,选择S1600、F0.2、切深 2mm;

2、硬质合金选择低转速、低进给量、小切深。如:GH4033,选择S800、F0.08、 切深0.5mm ;

3、钛合金选择低转速、高进给量、小切深。如:Ti6,选择S400、F0.2、切深0.3mm。

对刀技巧



对刀分为对刀仪对刀及直接对刀。大部分车床无对刀仪,为直接对刀,以下所说对刀技巧为直接对刀。先选择零件右端面中心为对刀点,并设为零点,机床回原点后,每一把需要用到的刀具都以零件右端面中心为零点对刀;刀具接触到右端面输入Z0点击测量,刀具的刀补值里面就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表示Z轴对刀对好了,X对刀为试切对刀,用刀具车零件外圆少些,测量被车外圆数值(如x为20mm)输入x20,点击测量,刀补值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时x轴也对好了;这种对刀方法,就算机床断电,来电重启后仍然不会改变对刀值,可适用于大批量长时间生产同一零件,其间关闭车床也不需要重新对刀。


调试技巧



零件在编完程序,对好刀后需要进行试切调试,为了防止程序上出现错误和对刀的失误,造成撞机事故,我们应该先进行空行程模拟加工,在机床的座标系里面对刀具向右整体平移零件总长的2——3倍;然后开始模拟加工,模拟加工完成以后确认程序及对刀无误,再开始对零件进行加工,首件零件加工完成后,先自检,确认合格,再找专职检验检查,专职检验确认合格后这才表示调试结束。


完成零件的加工



零件在首件试切完成后,就要进行成批生产,但首件的合格并不 等于整批零件就会合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因加工材料的不同会使刀具产生磨损,加工材料软,刀具磨损就小,加工材料硬,刀具磨损快,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勤量勤检,及时增加和减少刀补值,保证零件的合格。

总之,加工的基本原则:先粗加工,把工件的多余材料去掉,然后精加工;加工中应避免振动的发生;避免工件加工时的热变性,造成的振动发生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负载过大;可能是机床和工件的共振,或者可能是机床的刚性不足,也可能是刀具钝化后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减小振动;减小横向进给量和加工深度,检查工件装夹是否牢靠,提高刀具的转速后者降低转速可以降低共振,另外,查看是否有必要的更换新的刀具。


另外,为了安全的操作数控机床,防止机床发生碰撞,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常听别人说,不碰机床,就学不会机床操作,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和有害的认识,机床碰撞对机床的精度是很大的损害,对于不同类型机床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对于刚性不强的机床影响较大。

一旦机床发生碰撞的话,对机床的精度影响是致命的。所以对于高精度数控车床来说,碰撞绝对要杜绝,只要操作者细心和掌握一定的防碰撞的方法,碰撞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碰撞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对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二是对工件的尺寸和其他相关的几何尺寸输入错误以及工件的初始位置定位错误;三是机床的工件坐标系设置错误,或者机床零点在加工过程中被重置,而产生变化,机床碰撞大多发生在机床快速移动过程中,这时候发生的碰撞的危害也最大,应绝对避免。

所以操作者要特别注意机床在执行程序的初始阶段和机床在更换刀具的时候,此时一旦程序编辑错误,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那么就很容易发生碰撞。在程序结束阶段,数控轴的退刀动作顺序错误,那么也可能发生碰撞。为了避免上述碰撞,操作者在操作机床时,要充分发挥五官的功能,观察机床有无异常动作,有无火花,有无噪音和异常的响动,有无震动,有无焦味。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程序,待机床问题解决后,机床才能继续工作,总之,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建立在掌握了机床基本操作、基础的机械加工知识和基础的编程知识之上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需要操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机组合,是具有创新性的劳动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