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15: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好奇心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意,是赞扬好奇心、探讨好奇心的重要性,还是反思好奇心的弊端。主题明确有助于整篇文章的展开。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读作品,正文部分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好奇心的表现、影响和作用,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3. 结合作品内容:在分析好奇心的表现、影响和作用时,要紧密结合作品内容,避免空泛议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人物塑造: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在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态度和成长变化。
b. 情节发展:探讨好奇心在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c. 主题思想:分析好奇心在作品中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好奇心的态度。
4. 观点明确:在分析过程中,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支持或反驳作品中的观点。观点要具有说服力,避免偏激。
5. 举例论证:在论述过程中,适当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些事例可以来自作品本身,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与好奇心相关的事例。
6.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要求语言生动、形象,避免过于平淡。可以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近日,一位学者分享了在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不无遗憾地表示20多位同学中并没有让她眼前一亮的。
不亮眼不意味着不优秀。这位学者自己也说,“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非典型、面试太紧张”,反思“是不是针对本科生问这个问题太早了”。实际上,能够获得博士生推免面试资格,已经证明这些学生在科研上的能力和潜力,但为什么还是“不够亮眼”?这样的“冲突”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如何培养具有好奇心和远大目标的学子?如何培养出能够跳出边边框框、拥有原创思维、敢闯敢干的年轻科学家?
科学研究,是一场艰难的攀爬。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领略最壮丽的风景,除了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更需要有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高峰的精神。而这正需要梦想的引领、目标的导航,正需要一直保持一种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给孩子足够的“造梦空间”?实际上,梦想并非毫无来由的灵光乍现,往往来自实践、问题和兴趣。青年学子走出文献、跳出套路,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为驱动,不设限地到现实世界中观察思考,才能获得那把点亮梦想的金钥匙。学透书本又扎根现实,乐于发问又善于解题,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广大青年科研人才定能奉献更多聪明才智,实现一个又一个超越。
留住年轻科研人员的好奇心,良好的科研环境必不可少。现实中,越是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往往越高。营造包容的科研环境也就十分重要。把不必要的限制和框框“减”下去,把有利于激发创造力的条件“加”上来,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畅通科研与梦想间的桥梁,让年轻创造力充分涌流。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心怀梦想、敢于发问、大胆探索,相信广大青年一定能啃下更多科研“硬骨头”,攀上更多新高峰。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 | 作者 周山吟
编辑 李环宇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