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00: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沉静领导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观后感是围绕沉静领导观的核心观点展开,还是从某个具体案例或故事入手。主题要明确,以便在作文中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观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引言中简要介绍沉静领导观,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主体部分结合实际案例或自身经历,对沉静领导观进行深入分析;在结尾部分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3. 论证充分:在主体部分,要充分运用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a. 沉静领导观的基本内涵:阐述沉静领导观的核心要素,如冷静、果断、谦逊、信任等。
b. 沉静领导观的优势:分析沉静领导观在团队管理、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c. 沉静领导观的实践案例:结合实际案例,展示沉静领导观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效果。
d. 沉静领导观的不足与改进:指出沉静领导观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避免语病。
b. 用词准确,避免模糊不清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9月11日,星期二,多云。
上午10点半,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二楼的参观尾厅,《追梦》短片播放完毕后,参观者并未立刻散去,多数人驻足在缅怀墙前静静瞻仰。
“这就是董存瑞,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牺牲自己炸了敌人的碉堡。”24岁的小梦指着缅怀墙向父母介绍,董存瑞是自己读书时在课本上认识的英雄人物,他牺牲时才20岁不到,这种舍己为国的精神令人敬佩。
2018年9月11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小梦(右一)与父母瞻仰缅怀墙。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图
小梦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趁这几天天气好,气温舒适,她便带着父母从外地来上海旅游,上午第一站就来了中共一大会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我是文科生,这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肯定要来看看。”
小梦在参观时用手机拍下了陈列的革命人物的事迹和历史照片,她坦言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年龄,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13名代表平均年龄30岁不到,另外一些参加革命的英雄牺牲时年纪都不大,小的只有十几岁。这让小梦想起林则徐说过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小梦表示,这次来一大会址参观,对老一辈革命先辈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她参观一大会址最大的感触,“作为年轻人来说,自己首先要坚定信念,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小梦透露,自己刚毕业不久,应该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另外责任感也是工作中应该具有的。
另外一位青年参观者也与小梦有着相似的感悟。
26岁的女生郑静培来自河南洛阳,她今天是第一次来到一大会址纪念馆,她坦言在参观的一个多小时内,感觉自己的心慢慢沉静下来了。郑静培称,看着一张张历史照片,仿佛回到了以前那个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再对比如今的生活,能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与不易。
受到革命先烈事迹的感染,郑静培得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初心,“现在的社会节奏快,诱惑多,人容易变得浮躁。不忘初心,坚定自己最初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娜(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副教授)
有关中年危机的社会焦虑,裹挟着挣扎与不甘,由调侃而严肃,从自嘲而悲情,时常出现在大众面前。热播电视剧《如果岁月可回头》正是讲述三位都市人遭遇婚姻滑铁卢,由自我治愈之旅相识,开始三人同行、重返青春的故事,展现主人公对生活、情感、事业进行全新体察,重获新生的改变历程,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青春之姿态是引颈远眺,脚下是梦想的桥梁,而人到中年,就会觉得人生仿佛魔术师抖开了包袱,不会再有太多惊喜,反而各种压力袭来:事业的天花板、生活的负担、家人的期待、世俗的比较……于是,一再浮现的梦想冲动与维持稳定的现实需求激烈冲突着。《如果岁月可回头》以诙谐又时尚的格调展现三个男人的颠覆冒险,不管是改变外在形象的染发、穿潮牌,还是体验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快闪、狂欢,三人无所不用其极,放下一切顾虑,以年轻人的姿态拥抱生活。该剧将镜头聚焦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现实窘境,用主人公一次次颠覆自我的尝试,完成现实题材的真正落地;用由表及里的改变过程,展现“岁月并非负担,而是沉淀下来的财富”的主旨。
不论是叙事风格,还是剧情切入角度,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如果岁月可回头》的创新性。构成这种创新性的前提,是该剧独具匠心的社会观察点。该剧将叙事方向聚焦在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年群体,用源于生活的事件,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产生思想共鸣。白志勇从公司中层沦为茶水间小白,甚至被职场新人呼来喝去;黄九恒屡次受到同行恶性竞争的寻衅滋事;蓝天愚染发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剧中各色人物、各段故事、各种微妙的神态举动复活了现实生活的百般无奈。《如果岁月可回头》用温暖的情感脉络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用令人感同身受的故事为现实生活注入信心和希望。
自由不羁的前公司中层白志勇、亦柔亦刚的导游兼餐吧老板江小美、在自己专业领域一呼百应的星级酒店行政主厨黄九恒、儒雅沉静的大学中文系老师蓝天愚,大大咧咧又善解人意的典型都市年轻女性区晓鸥等都市众生相,令观众感到亲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让观众深有感触。比如,人到中年,感情早已过了火花四射的阶段,该如何给爱情保鲜;当感情破裂,是否要为了老人孩子隐瞒离婚事实;相亲惨遭“骗婚”,个中滋味更与谁人说?
世上不存在一键搞定的按钮,任何难题的克服都需要过程。《如果岁月可回头》并不只是将镜头聚焦中年危机,更描绘了结伴前行的温暖、彼此鼓励的高光,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对“远方”的重新发现。一路相随的,依然有进退维谷的职场、扰人心智的偏见、一地鸡毛的琐事,但主人公学会与之和解,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家庭和责任,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在人生的“拐点”再一次成长,着力展现出普通人在岁月积淀下四十不惑、继续奋进的心态,以及为了改变自己付诸的积极行动。一如汪国真所言:“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如同青春的花儿谢了,将会结成果实,这是一种超越荷尔蒙的力量,一种继续成长的力量,一种平静地迎接暴风雨的力量。
《如果岁月可回头》的温度与深度不仅表现在用创新且极具现实观照的视角,真实摹写社会现实,深度介入时代肌理;还在于改变人们固有观念,引领观众思考生活真谛,富有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人生不能只买“区间票”,新时代造就社会中坚,年龄从来不是关隘,心态和格局才是。岁月并非负担,将时间精雕细琢,用沉淀为人生句读,将会收获宝贵的财富。每个人心中,心房一边住着“年少”,心室一侧住着“青春”,偷一点时间,证明生命在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5日15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