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18:56
写作核心提示:
电影读后感作文注意事项:
一、审题与立意
1. 确保审题准确,明确作文要求,如要求写一篇关于电影读后感的作文,则需围绕电影内容、主题、情感等方面展开。
2. 立意要深刻,从电影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避免空洞的赞美或批评。
二、内容安排
1. 概述电影基本信息:电影名称、导演、主演、上映时间等。
2. 描述电影情节:简要概括电影的主要情节,注意不要过多剧透。
3. 分析电影主题:从电影中提炼出核心主题,如人性、爱情、成长等。
4. 情感体验:结合自身感受,谈谈电影带给你的启示和感悟。
5. 总结评价:对电影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剧情、演技、导演等方面。
三、写作技巧
1.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2.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 引用论证:恰当引用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场景或人物对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 情感共鸣:结合自身经历,谈谈电影中哪些情节或人物让你产生共鸣。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剧透:在描述电影情节时,注意不要过多剧透,以免
作者:李春利
谈及青春的电影大都是激情澎湃、指点江山的类型,也不乏爱情的青涩和成长的烦恼。但电影《和我说早安》描绘的却是青春痛苦的裂变,信任建立的艰难和代际激烈的冲突。
电影《和我说早安》从一个外出写生备战美院艺考的学生小夏的视角切入。在那些叽叽喳喳地讲“鬼故事”的同龄人中,她显得格格不入:青山绿水不入她眼,同学们的游戏她充耳不闻,连色彩在她的眼中都只剩下黑白灰,一切都被蒙上了一层雾。她还未成年,却表现得“生无可恋”。她想象着结束自己的人生,甚至是去世后的各种难堪,却不愿顾及从她上学起就开始全职陪读的妈妈的感受。在小夏看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妈妈没有能实现的梦想,她和妈妈一样,没有为自己活过。
影片并没有直接表现女孩和妈妈激烈的“战斗”,而是另辟蹊径。在她的眼中,无论是妈妈递来的果盘,还是每晚查房一样给自己盖的被子,都是妈妈为了打造心中完美人设而装出来的。但是,我们仍然在导演给出的不多的示意中感受到了女儿的压力。女儿的自杀不是第一次,但这并没能引起妈妈的重视,妈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把女儿的心伤得粉碎:“幸亏你伤到的不是画画的手,把画画好,考上美院,就会好起来。”妈妈不知道的是,女儿已经病了。而女儿不敢问妈妈要钱看病,就是怕妈妈又要讲那句她最不想听的话,“你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这是全天下多少妈妈常说的话呀!妈妈们喜欢说,我为你做了什么样的牺牲,我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这样的道德绑架让青春期脆弱的孩子无法承受。
家的纷争和日常占用了极少的篇幅,却承载着有关小夏的多重信息。那个像监狱铁栏一样的床头,墙壁上贴着的小丑,还有支撑她入梦的白色小药片,对着镜子使劲练习微笑的年轻却沮丧的脸……都让人物心如死灰的心理状态得以外化。
克制的导演没有刻意煽情,而是把女孩从原生家庭拉到了大自然中,她们写生的地方。这也是女孩决定结束生命的所在。影片没有让母女有更多的对话,而是把关于生死和人生意义的讨论,交给了寄宿的房东大爷和因嫉妒而走近小夏的女孩琦琦。大爷怀恋着去世的妻子,想追随妻子而去。对于小夏的选择,他并不惊讶,但他深知,这样的孩子看是看不住的。所以他向小夏索要自己和妻子的合影画像,总是用“不满意”拖延时间,想让这片山水留住她。但当他觉得这些努力都是枉然时,他选择用自己的死唤起女孩对生的渴望。对于房东大爷而言,他既放下了对女孩的牵挂,也圆了自己与妻子团聚的梦想。还有女孩琦琦有些心机,总想知道小夏作画的步骤,想知道小夏是如何压自己一头的,但却意外地发现了小夏“寻死”的秘密。她也在面对小夏的生死观时爆发出心中的积怨,让观众看到了更为可怕的真相:还有一个想“自杀”的“小夏”,她也很累,厌倦了对自己不管不问的家人。她渴求完美成绩的动力,竟然是想引起家人对自己的关注。这让人不禁感到惊恐,那些说说笑笑的孩子们中还有多少个“小夏”?
和小夏从竞争对手到可以交心的伙伴,琦琦终于走进了小夏的内心。但是当她们懂得“落日崖”其实是看日出的地方,而落日是身后的景色时,却为时已晚。琦琦救了小夏一次,却无法救她很多次。琦琦坠崖的情节设置与想象,像极了小夏画画时大胆的晕色。该片有温暖也有残酷,有真相也有幻梦。当陌生人走到一起,他们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拯救这个迷途的女孩时,温暖现实的力量直抵人心。
当下,青少年抑郁问题日益严峻,而社会的关注和理解仍显不足。但《和我说早安》的出现让人看到希望。影片以敏锐而细腻的镜头语言,将这一社会议题带入公众视野,肩负起影像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表达,不仅令人动容,也值得尊敬。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25日 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致扬州职业大学2020年“读书月”活动
“走进酒店里,在吧台前坐下,用眼神与酒保打个招呼,酒保送上辛辣得恰到好处的酒,古老的歌曲轻声播放着,于是村上拿出笔记本与圆珠笔开始动笔‘近来好吗’……”
这是村上春树在《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写到与水丸兄共事的微小的喜悦,汉译为“小确幸”。村上说他自己选购内裤,把洗涤过的洁净内裤卷好,然后整齐的放在抽屉中,就是一种微小而真切的幸福。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小森林》,女主曾经前往东京闯荡,但她无法适应都市快节奏的步伐,最终回到了妈妈早已不在的老宅。她循着母亲当年的步伐,把对故乡的热爱融入到美食的烹制中。和《深夜食堂》相同,是秋日午后几片金黄色,烤熟的地瓜片,或是食肆的老板跟客人们在夏夜里享受冰镇的西瓜,话尽心事。当剧中的市子捧着面包慢品,涂上刚拌上的酱,轻轻咬下,细碎的屑沾在嘴唇周围,辛勤劳动换来的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也是恰到好处的快乐。每一天过的平常但不平淡,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起大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好像对于剧中人来说是最美好不过的生活,渺小但又真切的快乐不是依附于外物而来,是依靠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但是在如今社会,常人难得体会这一词,物欲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匮乏让我们更习惯于与他人对比,快乐从而来之不易,他们认为所谓的追求“快乐”不过是文艺而又不生活化的追求,这一些人,是追求大欢喜和成功所带来的快感。他们甚至瞧不上这些普通的“快乐”,而甘于平庸者才求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那些被时光掩埋过的不努力,带着在旧时光里呼啸而过的恶意,狠狠一巴掌扇了过来,对准你的脸,啪!嗡嗡作响。现实冷笑的站在一边,望着你默默蹲下去捡起被踩在地上的粘着灰尘和沙砾的那些颓废,一口一口艰难地咽下去。不要再把梦想放逐天际遥不可及,快乐是别人给的,而大欢喜才是自己搏来的”。我反对这样的文字,它曲解了快乐,认为要靠自己去搏得大欢喜,但他忘记了,生活是由一天天的日子累积而成,成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大欢喜而牺牲日常带来的微小的幸福。
也有人说,追求快乐是浮躁生活中的流行方式,也是人们自我麻醉和自我催眠的方式,安于现状会麻痹斗志,爱拼才会赢。这种想法正是误会了村上春树笔下的“追求快乐”。村上与水丸兄的共事带给他幸福感,这让我想到了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偶然在图书馆翻阅到一本书,名为《慢慢走,欣赏啊》,里面是朱光潜作文,老树画画作画,艺术与文学的结合,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幸福,相逢很多,但遇知音很少,并不是得造诣多高才能去体会小确幸,平淡日子里也有美学。那些对追求快乐不敢苟同的人,是把生活看得太目标化了。有时候生活就得慢下来,才能体会其中真谛,真正的理解村上所传达出来的幸福感。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不能郁郁寡欢,也不能汲汲于名利,古代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代丰子恺的“跌一跤,且坐坐”,当代老树画画的“慢慢走,欣赏啊”,这些都是生活里的微笑的快乐。它不是肤浅的知足,更不是庸常的碌碌无为,它是对生活的细腻的态度,和慢慢品味和珍惜的心。
《小森林》用食物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反衬出低调内敛的高层次修养,温暖平凡你我的奔碌人生。现代社会的我们,其实更需要用心去体会生活,感恩自然地生活,还原纯净的心境,对生活的条件要求很少,而对自己的所得倍加珍惜,这样更容易抓住你可拥有的快乐。正如三毛所说“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作者:冷 松)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