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关于四大名著的读书笔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8 20:13

如何写《关于四大名著的读书笔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四大名著的读书笔记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围绕四大名著中的某一部或几部进行阐述。例如,可以选择《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的某一故事或人物,或者从整体上分析四大名著的特点。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选名著的背景和特点;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感悟。
3. 内容丰富: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b. 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分析情节的起承转合,探讨故事的寓意。
c. 文化内涵:挖掘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
d. 艺术特色:探讨作品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和艺术价值。
4. 观点独特:在分析过程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避免人云亦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阅读名著后的感悟。
b. 对名著中的某个观点或情节进行反驳或补充。
c. 从不同角度解读名著,如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
5. 语言表达:

通读四大名著完成笔记,这作业是留给小学生的还是给家长的

近日一位读者向记者反映,家中小时工拿着一年级孩子的作业向他“求救”,说自己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做,而这位读者是研究生毕业,拿过来一看也不知怎么下手,更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去做。

这个作业有两项:一是照一张反映身边环境问题、环保行动、环保事件的照片;二是拍摄一段纪录片或新闻采访形式的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两项作业都要求作品使用标题(不得超过20字)和文字描述(不超过500字)来阐述所拍照片或视频与环境的关系,或阐述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无独有偶,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也向记者反映,同乡家里刚上一年级的小阿弟人生的第一个暑假作业——利用假期通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图画本),每天完成两篇读书笔记(方格纸两页)。这项作业让小阿弟的父母直呼:“疯了!”



带着这两项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作业,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家长。

作业留给家长做会有后遗症

“这个作业还好吧,没要求做幻灯片。我还做过假期出游的PPT,小朋友还要演讲,必须做得又美又多。”看到这份一年级科学作业,三年级家长小康妈妈已见怪不怪。“现在好多作业都是留给家长的。”当记者问她完成这些作业有没有困难,她说:“还行,反正手机APP都能搞定,网上也啥都有。”

小康妈妈是大学本科学历,现在是全职妈妈,她觉得帮孩子完成这些孩子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作业不在话下。

可是,并不是人人如此。“我50多岁了,对照片和视频不陌生,但如何制作视频一点儿也不会。我家小时工初中文化程度,光JPEG、MP4这两个文件格式就让她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更不用说制作了。”向记者反映问题的读者说。

但在专家看来,把作业留给家长是有问题的。

“小时候孩子作业家长帮着写,长大后就不会认为抄袭有错。尤其这是一份科学作业,涉及科学素质或素养,更要有科学精神。让家长替代做作业,走向了科学精神的对立面。”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主任马陆亭说。

柯玲说,阿弟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面对“奇葩”作业,身为学生家长也无可奈何,便决定“协助”孩子每天完成一篇。可暑假过得很快,一两天没按计划行事就积累下许多,照此下去作业不可能完成,于是暑假快结束时不得不让阿弟每天完成四篇读书笔记。

被逼之下的阿弟,对图画本“四大名著”的“感想”令人啼笑皆非:《红楼梦》专门讲谈恋爱,一个男的和好多女人谈恋爱;《水浒传》尽是打架杀人,老师要写印象最深的人物,那一定是杀人最厉害的啰……“童言无忌,老乡谈及此事哭笑不得。”

减负当减违背儿童身心规律的作业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燕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是6~7岁,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抽象思维都刚刚起步,根本没有完成这类作业的水平。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刚学完拼音,会写的字也就200-300个,至于社会价值认知,就更谈不上,这个阶段的儿童无法有效区分自我和他者,无法区分本质与形象,仍未完成社会化所需要的去自我中心过程。这样的作业比较适合中学阶段的学生。”

“让小学一年级学生通读四大名著(图画本)并写读书笔记,也在违背儿童的身心规律。”在柯玲看来,适量的课外阅读对孩子的语和文的能力提高确实很有必要。但四大名著一个暑假读完,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太不现实,作业过量则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读书笔记当是有感而发,一年级学生一个暑假每天两篇,60天不到的假期,要求交100多篇读书笔记,此项作业是要培养‘写手’还是‘抄手’?难道是要将七八岁的孩子训练成笔记机械手,学会无病呻吟?”

“这些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下教育问题的核心所在,就是不能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规律。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果树,从幼苗开始,浇水、施肥、嫁接、修枝、开花、结果、防虫、收获环环相扣,该用力时不用力不行,不该用力时瞎用力也不对,要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在不该学的时期违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提前学了,一是事倍功半;二是摧残身心健康;三是增加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社会负担,好心办坏事。”马陆亭说。

中小学生减负,是当前义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罗燕认为,减负不是单纯减少作业的量,而是要减去那些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会给儿童自我发展带来损伤的不合理作业。

作业不合理,老师为什么还布置

明明不合理的作业怎么会布置下来呢?是教师不合格,学校不负责吗?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板子不能简简单单地打在教师和学校身上。

“我认为作业的最终话语权是属于教师的,但现在来自社会上的各种意见正在‘绑架’教师,大家在各种媒体上讨论该怎么布置作业,前一段时间有些地方教育部门还要求作业只能怎样,不能怎样等等,这实际上打乱、破坏了教师布置作业的体系。”储朝晖说。

储朝晖认为,这些小学一年级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体系被打乱的结果。“如果在布置作业上教师有最终话语权,那么作业该怎么布置、谁来做,就应该是一件专业范围的事。但如果教师如何布置作业受到各方意见‘绑架’,就会导致教师布置作业时针对的不是学生的真实需求,最终演变出这种不合理的作业。”他认为,这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教育遇到的新问题,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我们要追问小学一年级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语文作业。”柯玲表示,相信布置作业者并非不懂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基本原理,现在孩子上学的辛苦大家有目共睹,但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为何总会出现这种严重失度的现象?

从教者、当政者都不得不反思,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教育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大事,也是关乎百姓家庭的普遍问题。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文学名著教育不当,轻则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重则折损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至于小学一年级应该读什么样的名著,家长、学校、老师心中肯定有把尺子。教育是人学也是科学,教育部门、文化专家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尺度、方式、方法,不妨展开一场深入讨论。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9月18日

本期编辑:邢妍妍 孙小婷

四大名著的读后感怎么写?家长来看看!

#大有学问#四大名著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下面是对应的读后感。

一、《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根据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创造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读完《三国演义》,我被其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诸葛亮智慧卓越、周详周密的谋略使他成为了刘备最信任的重要谋臣;曹操手握重兵、才华出众,虽然他的手段有时不择手段,但也不得不感叹其治理能力和战场智慧。还有赵云、关羽、张飞等让人尊敬的武将,他们的忠诚、勇气和高尚品德令人肃然起敬。

此外,小说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斗争。虽然三个国家长时间地彼此厮杀,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三国之间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这一点可以在小说中清晰地体现出来。

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小说配合史实和传说有机结合,把历史与故事娓娓道来,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古代文化和民间传说的跌宕起伏让人无法自拔。而且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冒险、刺激和惊险。这样的构思不仅翔实,而且极富哲理性。有时候读者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社会道德和哲学方面的思考。

总之,《三国演义》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经典,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此书读后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对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二、《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之首。这部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一部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文化经典。

读完《西游记》,我深深被其中所描绘的世界所吸引。小说中有神仙、妖怪、魔王等各种神秘神话角色,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四位主角也让人难以忘怀:唐僧的智慧和勇气、孙的身手和机智、猪八戒的幽默和憨厚、沙僧的耐心和稳重。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小说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民族文化风貌。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差异。尤其是唐朝时期,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张,中华文化得到了更多的传播与融合。

《西游记》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经典,既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此书读后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知。

三、《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千古不朽的文化名著。它以细腻的笔触、纷繁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幅鲜活的清朝贵族家庭生活图景,更传递了深层次的人性哲理和社会道德价值观。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所传达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他们的遭遇、相处之道、情感交错以及最终的结局都体现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家庭、友谊、爱情、权利等问题,这些也是我们现实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

同时,从《红楼梦》中也可以看到作者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尤其是对官僚贪污、家族衰落等问题的揭露和批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总之,《红楼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经典,读后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它的魅力在于,虽然许多情节和人物形象已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但其中所体现的人性、道德、文化理念等问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一群水泊梁山的好汉在抗争割据的军阀统治时期崭露头角、英勇斗争的故事。这部小说以英雄豪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和多变。

读完《水浒传》,我深受这部小说中充满正义和爱国精神的影响。主人公宋江的风范让我对于团结、执着坚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们身上的英雄气概,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他们的勇猛无畏、悲不见泪、正义勇为令人振奋。

同时,《水浒传》所塑造的形象也充满了强烈的个性色彩,此书中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变化多端,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例如武松的刚毅、林冲的机智、鲁智深的豪爽等,他们各有个性,同时也关心时政、仁义道德和人民安危,这些品质令读者为之感动。

此外,《水浒传》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细致描写和情节的曲折变幻,是其艺术价值的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民间文化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影响深远,不断推动了中国小说发展之路。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具有强烈文化背景、艺术价值和阅读体验的经典之作,读过之后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种英雄本色和责任担当,也让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