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4-30 23:14
写作核心提示:
同学聚会代表同学讲话作文注意事项:
一、明确主题,突出重点
1. 确定讲话主题:在撰写讲话稿之前,首先要明确此次聚会的主题,如重温旧时光、分享成长经历、展望未来等。
2. 突出重点:在讲话中,要围绕主题,抓住关键点,使讲话内容具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
二、了解听众,把握情感
1. 了解听众:在撰写讲话稿时,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因素,使讲话内容贴近听众,引起共鸣。
2. 把握情感:在讲话中,要运用恰当的情感表达,使听众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热情,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三、组织结构,条理清晰
1. 开场白: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以及此次聚会的意义和目的。
2. 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情感变化等,将讲话内容分为几个部分,使结构清晰。
3. 结尾部分:总结讲话内容,提出期望或祝福,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四、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1. 运用修辞手法:在讲话中,适当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选用恰当词汇:根据讲话内容,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使讲话更具吸引力。
五、尊重他人,体现团结
重温校园梦,再叙同学情,
亲爱的老同学们,你们好!
昨天我们还天各一边,今天我们已相聚故园,
五十年前我们青春绽放,五十年后我们风采依然。
* * *
二中老校,尤记初见,
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
作为文革前的最后一级初中生,
我们经历了应试教育的岁月,
也经历了那个史无前例的阶段。
五十年前的今天,
我们告别可爱的校园。
经历文化革命的我们,
从此地北天南。
* * *
同学难得,
百次回眸才换今生擦肩。
我们同学数年,一定是情深有缘。
最快乐,最无忧,就是与你们做同学的那些年。
我们从四面八方相聚一起,
不需为生计发愁,不需为生活簸颠,
一起学习,一起锻炼,
一起生活,一起倾谈。
那一幕幕场景,
让人终身怀念。
* * *
同学难忘,
而今虽白发鬓生,但我对你们的思念,
却与日俱增,从未消减。
午夜梦回,总是停留在那些年,
那些时光,那些同学情,让人回味和留恋。
毕业后,联系很少,见面更难,
但是每一次相见,都格外让人珍惜,让人期盼。
想着你们熟悉的笑容,熟悉的脸,
多想和你们一起举杯,
喊一声,同学万岁,友情万年!
* * *
也许冥冥中自有安排,
使我们五十年后再一次相见。
让我们尽情的举杯把盏,
共享这人生的离合悲欢。
谢谢你们,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的曾经陪伴。
感恩遇见你们,
感恩和你们走过的岁岁年年!
* * *
感谢聚会的组织者,
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揭示了聚会的良好开端;
感谢聚会的志愿者,
是你们的热情服务,具备了聚会的充分条件;
更感谢你们-聚会的参与者,
是你们的积极参与,成就了聚会的精彩圆满。
最后祝同学聚会圆满成功,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开心每一天!
在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水木清华,春意盎然。
今年,4月27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的校庆日子,这也是我们海内外每一个清华学子,每一位清华人溥天同庆的日子。
为了庆祝纪念母校114周年华诞,在这里,我重新发表我在2006年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上的一次发言。
回望2006年4月初的一天,同学陆*华打来了长途电话。由于1996年我班同学毕业30周年第一次同学聚会我因事无法脱身没有参加,而全班30人当中没有参加的同学就唯独我和另外2位同学,所以,陆*华同学真诚地我能够参加我们班同学这次毕业40周年的同学聚会。然而,当时我絲毫没有参加同学聚会的思想准备。
因为,自从毕业以后,我已经在多地见过几位同学,也有2次赴京去过清华园,所以,自认为不必参加同学聚会了。
曾记得,1968年春,我在西北工业大学进修英语期间,在西安曾多次拜访过杨*春和陆*华两位同学伉俪。
1982年2月春节刚过不久,元宵节前,我赴京参加航空工业部某型量具零件生产和技木会议,其间,曾在京城某厂拜访了陆*华和杨*春同学,在清华某教研组拜访了张*全同学。
1989年11月,我在江苏省考察乡镇企业的途中,趁工作之余,顺道曾拜访了几位同学。在扬州某厂拜访了张*骝同学、在常州某大学拜访了杨*国同学、在苏州某厂会见了张*全同学、在戚墅堰某厂,会见了徐*维同学。
2005年春,我班同学陆*华来西安进行学术讲学,我在市区《怡悦酒店》拜访了陆*华同学。
凡此种种,这就是我不打算参加那次同学聚会的缘由。
在那次通话中,经陆*华同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我终于答应参加这次同学聚会了。
遥想当年,我为了作好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事前,我充分准备了发言材料,几易其稿,终于写好了赴会的发言稿。
2006年,是我们班同学入学46周年,毕业40周年。当值年度4月30日,是我母校清华大学95周年校庆日。
在那次同学聚会上,两位主持人张*端(时任中国二汽集团副总经理)和王*鼎(时任中国榆次液压集团总经理),指名让我上台发言。我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让我第一个发言,还真是出乎意外,始料不及。
我发言前,先向同学们三躹躬,以示敬意。发言过程中,多次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发言完毕,我再向同学们三躹躬,以示谢意。
接着,同学们畅所欲言,聊以阔别重逢之情。
其间,涉及我的发言话题时,有张* 同学说“要求复印”,有张* *同学说“送《新清华》”(清华校报),有曹*同学称我的发言是“才子的发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说同学们的这些言语,无非是“戏言”或“客气话”而已,自然不必当真,但却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于是,我暗下决心,决不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从今往后,一定要为母校好好写一篇文章。
我的这篇重要发言,确确实实,为日后我为母校2011年百年校庆撰写《校庆百年献辞》这篇重量级文章作好了思想准备和素材的铺垫,我将我和同学们的“清华情结”全都倾泻在这篇纪念文稿当中。对这篇文稿,当时,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给予了“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好评。
不言而喻,我的这篇发言稿对撰写《校庆百年献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
我参加的这次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为5年后参加2016年清华百年校庆同学聚会、为10年后参加2016年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开启了我参加同学聚会的序幕。
由于正式定稿的发言稿,暂时未找到,只找到了其中的一份草稿(内容基本相同),现全文展示于此。
全文如下。
(三躹躬)
今天。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光,我很荣幸地同在座的各位同学第一次握手。
40年后,我们相逢在北京,相聚在清华园,重叙阔别之情。令我真正感到特别的激动和万分的高兴。
顺便说一下,我的爱人,同样作为1966届大学毕业生,对我们这次清华铸61班的同学聚会,也给予了十分的关心。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为转达一下我的爱人对我们这次同学聚会所表示的良好的祝愿和亲切的问候。
4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毕业以后,我们大家天各一方,在党的教育下,我们把知识还给人民,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出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和最宝贵的年华。并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奋斗不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无愧于“清华学子”的光荣称号。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每当我们回想起我们曾经在校园里共同学习,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各位同学的音容笑貌仍旧历历在目,铸61班的各项活动依然记忆犹新。
借此机会,我谨对曾经给过我真挚关心和诚恳帮助的各位同学,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抱拳)
美丽的清华园,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您的学子,您的孩儿,我,今天终于回来了,我也终于可以了却了几十年来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头探望母校、拜访老师和同学的夙愿。
久违了清华园!久违了老师!久违了同学们!
(三躹躬)
同学 彭学强
二零零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四月的清华园,满园春色。
谨以此发言稿纪念清华大学校庆114周年华诞。
此外,亦希冀藉以此发言稿作为明年2026年毕业60周年的《前奏曲》。
附
《校庆百年献辞》
一.2010年11月12日,从佛山市以挂号信寄往《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
二.2010年11月23日登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网和《清华大学校友网》。
三.2010年12月7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复函,并称: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四.2011年4月刊载于《清华校友通讯》(复63辑)。
五.2010年11月30日转载于《中国校庆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