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1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法治影片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观后感的基本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法治影片的名称、导演、主演等基本信息,以及观看影片的背景。 - 主体:围绕法治影片的主题、情节、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论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法治影片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2. 内容要点: - 法治观念:分析影片中体现的法治观念,如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 情节分析:对影片的情节进行梳理,分析其与法治观念的关联。 - 人物形象:评价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与法治观念的关系。 - 表现手法:分析影片在表现法治观念方面的手法,如剧情、对话、镜头运用等。
3. 观点鲜明: - 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如对法治观念的认识、对影片的评价等。 - 避免空泛的赞美或批评,要有理有据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4.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口语化、重复和啰嗦。 - 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 结构安排: - 引言部分要简洁明了,为全文奠定基调。 - 主体部分要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19日,电视剧《底线》正式开播,这是我国首部全景展现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剧,由最高人民法院全程指导,刘国彤导演。虽然该剧目前更新至第6集,但是短短几集却已经让我有了不小的触动,感触颇多。
读书时,法律是印在书本上的黑色字符,看得见,摸得着,但依旧缥缈,犹如在水一方。毕业后,从事了法律工作,发现书本上的黑色字符个个掷地有声,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意义重大,自己作为司法者更是责任重大。由于工作原因,在观看《底线》时,更能共情,更能被场景带入。刻板印象中,法官给大众的印象是高冷的,坐在高高的法台上,手执法槌,主持公平正义,判别是非曲直。剧中靳东饰演的法院立案庭庭长,讲话带口音,随和亲民,面对家长里短,焦头烂额地处理各种纠纷矛盾,看到这里不禁想到,这不就是我们法官的工作真实写照吗?不由得心中又回想起一些工作上曾遇见的“难”事、趣事,在演员们饰演的角色身上一次次看见同事和自己的身影,有时很亲切,有时又很无奈。
《底线》主要讲述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三代法院人发扬法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一桩桩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司法为民的故事。该剧采用全景深描,聚焦基层法院,涵盖高院法助、中院刑庭法官、基层法院立案庭法官、律师等群像人物图谱,通过展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层级的法官和律师形象,生动刻画中国法院全景和中国法官风貌。从民事到刑事、从“小案”到“大案”,从“老案”到“新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让观众们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基层法官司法为民、守护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中国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
这部剧不仅有法律人爱看的专业法律问题分析,也有普通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探讨,在展现生活细节的部分,该插科打诨的地方也会诙谐幽默,还有浪漫活泼的情感故事作点缀,可谓一部剧满足各类观众的喜好要求,也让不少网友自觉“入坑”。靳东、成毅、蔡文静,以及张志坚、王劲松、刘敏涛等多位实力派戏骨和国内知名老中青演员出演,奠定了该剧扎实的气质。剧情不拖沓,以每个小人物的小故事开始说起,讲述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法官们苦口婆心化解矛盾,切实感到作为法官的不易与艰辛,以及他们背负着的职业荣誉。在判决和调解的过程中,法官也会遭到当事人的疑问、质疑甚至不明真相的谩骂。剧集从人性化的角度,表现了法官在法理与情理之间的挣扎求索。该剧真实且满是烟火气的故事,为观众呈现的是真实的基层法院和社会百态。
看完《底线》后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今后定会遵法、守法、严守法律底线,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辑:李娟
责编:翟力强
主编:姚启明
近日,电视剧《底线》正式开播,这是我国首部全景展现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剧,由最高人民法院全程指导。该剧目前正在多个平台热播,现更新至十余集,紧凑、跌宕、写实的故事情节,让我这个法院新兵有了不少感触。
在这部剧里我看到了责任。读书时,法律是印在书本上的黑色字符,看得见,摸得着,但依旧缥缈,犹如在水一方。毕业后,从事了法律工作,发现书本上的黑色字符原来个个掷地有声,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它意义重大,自己作为司法者更是责任重大。由于工作原因,在观看《底线》时,自己更能共情,更能被场景带入。在大众印象中,法官基本是高冷的,坐在高高的审判台上,手执法槌,主持公平正义,判别是非曲直。但只有法官自己知道,一个案件从受理、送达、调解到审判需要经历多少个环节,需要进行多少次沟通,是在晨曦里、暮色中手打的一份份材料、足丈量的一寸寸土地堆砌而成。了解了这些,相信很多人就不会再有疑问为什么剧中身为庭长的方远会“像一个居委会的调解大妈”了,因为他们肩负责任。
在这部剧中我看见了信仰。是对法治的信仰,法院人的工作才有深度,更有温度,同时也有难度。剧中,法官们严守法律底线、坚持公正司法,在一桩桩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中,他们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司法为民,他们基于对法治的信仰,无畏当事人的质疑甚至谩骂,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这信仰也正是现实中千万法官所一直追寻,正是有这样的信仰,才让法治之树盛开的法治之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的法治事业终将硕果累累。
在这部剧中我看见了传承。星城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方远,榕州市中院刑一庭副庭长宋羽霏与星城区法院副院长张伟民是师徒关系,师徒三人将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司法事业。方远的徒弟兼法助周亦安也刚刚成为员额法官,曾经的师徒团,现在分散到不同的审判岗位,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是我国三代法院人发扬法院传、帮、带优良传统的现实写照。对此,作为法院新兵的我深有体会,我是在法院前辈们的帮助与指导下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他们像长辈,像老师,像朋友。我在这种传承下成长,我也会将这份传承继续传承下去。
作为一部温暖现实主义的电视剧,《底线》倾力关注普通人的欢乐忧伤,动情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也让司法审判更加可感可信、振奋人心。看完该剧后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加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今后定会遵法、守法、严守法律底线,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胡兰(城固法院)
编辑:王晨伟
责编:翟力强
主编:姚启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