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16: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十八岁》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什么主题展开。可以是对主人公成长经历的感悟,对青春期的思考,对家庭、友情、爱情等关系的理解,或者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十八岁》这本书,包括作者、出版时间、主要内容等,并引出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详细阐述你的感受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对主人公成长经历的感悟:分析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b. 对青春期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青春期的一些感悟,如叛逆、成长、友情、爱情等。 c. 对家庭、友情、爱情等关系的理解:分析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d. 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分析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表达等。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并给予《十八岁》这本书一个恰当的评价。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 语言要通顺、流畅,避免出现语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生活点滴,用心记录。】
今天带孩子们看了两部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和《村小的孩子》。
两部纪录片都看得我泪流满面。走过40多年的人生,有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再来看这类纪录片,看别人的同时,似乎也在看自己。
《十八岁的流水线》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群90后的大孩子,他们大多是小学或初中学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早早离开校园,远离家乡进入工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俗称的:打工。
儿时的玩伴中,也有好些小伙伴小学毕业,初中毕业或者是高中毕业就没有再继续学习,大概十五六岁就到广东、福建一带去打工。能像我一样读到大学的没有几个。以前他们不想读书,觉得出门去打工,自己能挣到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也挺好。只有我老老实实,就想读书。
现在再碰到儿时的玩伴,他们很羡慕我。觉得我又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感觉不错。不像他们,把孩子丢在老家留给父母,自己外出打工,只有节假日才能回趟老家看望孩子和老人。如果留在老家,挣不到什么钱,养不起一家老小。
孩子们还小,看了纪录片,感触也不多,只是隐约觉得自己不能像纪录片里的大孩子们一样,早早离开学校去打工。
每个人都会吃苦,不吃读书的话,总要吃生活的苦。读了书,也会吃苦,但会有更多的选择。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度过,全在我们自己。
《村小的孩子》这部影片记录了湖南偏远山村一所村小和三个不同留守儿童家庭的点滴变化。影片关注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牵动人心的社会问题,更引出了对留守儿童未来的思考。
孩子们看了这部纪录片,觉得那些孩子挺可怜的。我们就算外出上班,除了偶尔到外地出差,每天都会回家,孩子们能看到我们,他们无法体会那些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情。
我从小也出生在农村,家里也很穷,小学时几块钱的学费都要向亲戚去借。但是父母一直都把我和哥哥带在身边,他们在家种地,母亲偶尔卖点种得多的蔬菜,父亲时常在家附近打零工,我们没有成为留守儿童。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哥哥都好幸运。
我看到过村里留守儿童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后,我有自己内心的笃定,我的孩子们一定要带在身边。这些年,两个孩子小点的时候和爷爷奶奶回农村短暂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一起。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爱。
在我看来,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最幸福的时光!
供稿:金昌中院第三党支部 乔雪 编辑:金昌中院研究室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