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高中读书笔记格式图片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18:13

高中读书笔记格式图片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关于高中读书笔记格式图片,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在高中阶段,读书笔记是我们整理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而制作一份格式规范、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不仅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还能提升我们的学术素养。以下是在制作读书笔记格式图片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整体布局
1. 尺寸:选择合适的图片尺寸,通常以A4纸张大小为宜,确保笔记内容清晰可见。 2. 色彩:选择与内容相协调的背景颜色,避免过于鲜艳或刺眼的颜色影响阅读体验。 3. 留白:合理设置页面留白,既有利于视觉平衡,又便于后续修改和补充。
二、标题设计
1. 标题位置:将标题置于页面顶部,字体要醒目,大小适中。 2. 标题内容:简洁明了地概括读书笔记的主题,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内容。
三、内容排版
1. 段落间距:合理设置段落间距,使内容层次分明,易于阅读。 2. 字体字号:根据内容性质,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确保阅读舒适。 3. 项目符号:对于列举事项,使用项目符号使内容更清晰。
四、笔记内容
1. 摘录原文:在读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摘录,便于复习。 2. 理解分析:对

高中学霸全手写版高中笔记,千万不要错过

大家可能听说过,2019年,浙江省宁波镇海中学再一次创造历史,蛟川书院高三(2)班徐嘉骜以总分720分,语文131、数学147、外语142、物理100、化学100、生物100,拿到全省最高分。

她在分享学习方法的时候,说到物理,综合知识点庞杂细碎,需要理解透彻还有一定逻辑性,记忆量大,一定要注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才能高分!

那么今天熹熹就给大家找来了高考状元的高清手写笔记,只能能将内容吃透,童鞋们个个都能轻松突破90+。


语文

数学(分文理,图为文科部分)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因为篇幅过长,熹熹只能截取部分,完整版参考下方链接


逢考必过的高中学霸手写笔记

最强笔记!穿越两个世纪的交大“学霸”手稿大公开!

泛黄的纸页

隽秀如行云流水般的字迹

工整如印刷体的公式

这是从旧时光穿越来的“学霸”笔记

期末周来临,

不如跟着小编一起,

从历史的积淀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站在伟人的肩膀上,

传承交大120余年的大学之道。

1901年

晋升学霸之路第一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范榜样:黄炎培

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让我们来看一看学习模范——黄炎培的读书日记。

1901年,黄炎培就读于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是蔡元培先生。蔡先生定期开列中外新学书目,让学生们提交读书笔记。这种新式的教学法,让黄炎培写作能力大幅提高,人生价值观念也有了转变。用黄炎培自己的话说就是:“最初启示爱国者,吾师;其后提携革命者,吾师”。

黄炎培在交大读了哪些书?他的感受如何?蔡先生又给了他怎样的批语呢?秘密就在下面这份档案中↓

特班生黄炎培在校期间的读书日记(左上角为蔡元培的批语)

晋升学霸之路第二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模范榜样:李叔同

李叔同也是特班学生。蔡元培一次出作文题“论秦汉重农抑商”,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下面这篇就是李叔同的“作业”。该篇论文文采斐然,获95分,名列全班第三名,文末还有蔡元培的批语。

特班生李叔同(广平)在校的课业论文《论秦汉重农抑商》

1907年-1920年

晋升学霸之路第三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模范案例:国文大会

你知道吗?1908年,老交大就组织国文大会,即“作文比赛”!校长唐文治亲自参与命题、改卷,而且,奖励也很“fashion”:金牌、银牌、铜牌及书籍!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下面这个《南洋公学新国文》就是“作文比赛”中的精华文章。感觉听起来像高考的满分作文呢!该书声名远播海外,获得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不明觉厉,快来看看吧!

1914年唐文治校长鉴定《南洋公学新国文》

1930年代

晋升学霸之路第四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模范榜样:钱学森

学习是个不断攻克难关,逐渐收获成果的过程。下面走进“学习模范”钱学森先生,钱老先生的这份广泛流传的“水力学”试卷,如今也跟大家见面啦!

1934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钱学森《水力学试卷》(金悫教授捐赠)

1933年1月,在机械工程学院铁道机械门的一次“水力学”考试中,大三学生钱学森试卷不仅清洁完整,而且演算一气呵成,除了一道答题中“Ns”漏写了一个“s”,6道考题答得全部正确,被任课教授金悫先生扣除4分,未得到满分。

96分的试卷,足以见得交大“东方MIT”之美誉,名副其实!

1935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柏璋的《机械工程实验报告》

1938届机械工程系学生顾又新的《工程力学听课笔记》

1940年代

晋升学霸之路第五步: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模范案例:裘纯坚、王鸿志等

你也许听说,交大“大考小考”已是常态,但万万没想到,抗战期间也不放松!虽然条件艰辛,但叶在馥、辛一心、杨槱、王公衡等知名教授亲上讲台,传道授业,学子们勤奋用功,孜孜不倦,人才辈出。

当年“身经百战”的1943届土木系校友田正平回忆道:“当时每周上课30余学时,除大考在期终停课进行外,小考不停课,也不占用上课时间,都排在星期天下午。因此那时的学生认为星期天是每周最紧张、最吃苦的日子!交大的考试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多和繁。以物理课为例,开学后不久就贴出一张小考日程表,这周考理论,下周考计算题,周而复始,直至大考。”

1945届造船系学生裘纯坚的听课笔记

1948届航空工程学系学生王鸿志的学习笔记

大师之道

晋升学霸之路第六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模范案例:沈奏廷、朱物华、曹凤山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学习这场修行离不开师父的倾心指导,下面的几个学生课堂笔记,以及上面教授的精心批注,可以看出为师者,为鼓励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良苦用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您辛苦了!

1947届运输管理学系学生傅天禄的《铁路行车》课堂笔记(其中P136有沈奏廷教授签“阅”字样)

1950届机械工程学系学生倪鹏南的《电工学》英语笔记本(朱物华教授主讲)

1950届机械工程学系学生秦诒纶的《电工学》笔记本(曹凤山教授主讲)

进步学子

晋升学霸之路第七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模范案例:史霄雯烈士

那些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的青年学生,就把学习置之度外了呢?NO,他们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学习上亦是佼佼者!

史霄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青年学生。1945年,史霄雯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成绩优异,曾任学生化学学会会长,当选为交大学生自治会执委,担任学术股干事;先后主办《雄风》、《每日文摘》、《每日新闻》等刊物。他不仅学习努力,还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主持召开“真假和平辩论会”,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5月20日,人民的好儿子、青年的好榜样史霄雯在闸北宋公园英勇就义,年仅23岁。

1945级化学系史霄雯烈士生前读书时的《化学实验报告》

建国后

晋升学霸之路第八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模范案例:史士杰、黄玠等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大学仍然保留老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秀传统,并培养了大批符合国家时代要求、学业基础扎实的人才。展出的学生课业档案全方位展示了这一时期交大学生的学习情况。

1961届运输起重机械制造系学生史士杰的课业笔记

1954届电力工程系学生黄玠的实验报告等

今天

晋升学霸之路第九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模范案例:孔令璁等

哇塞,这人体解剖图堪比艺术创作啊!

孔令璁,2017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每次局部解剖课程结束后,孔令璁总是花上一段实践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将血管神经走行、肌肉起止画的清清楚楚,犹如印刷一般,看见的同学甚至惊叹说“谁说医学生不能当艺术家”,这图谱成为学弟、学妹们争相传阅的范本。

在学习过程中绘画记录,在绘画过程中学习,使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逼真。真是医学和艺术完美结合!

2017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孔令璁的《人体解剖课》笔记以及她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型和超声诊断》一书手工绘制的插图

和小编一起欣赏了这么多学霸的杰作后,

是不是感觉自己离学霸又进了一步?

是不是瞬间燃起了学习的满满动力?

想要欣赏更多的学霸的课业档案?那就——

从6月2日起,“学在交大”馆藏学生课业档案展将在闵行和徐汇两个校区展出,为期一个月。这是上海交大首次将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试卷等课业档案实物集中面向社会公众展出。我们微信中为大家介绍的只是展出的冰山一角,若想了解更多,快快来观展吧!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

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档案馆

地点:闵行校区图书馆一楼大厅

地点:徐汇校区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你阅读它

它的灵魂即在与你对话

你触碰它

它的温度留恋在你的掌心

告诉你

学生为本,教学为先

学术为要,学风为基

求知问学

唯有精勤不倦,求真务实

......

亘古未变——学在交大!

整合/编辑:王佳仪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