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0 21: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白鲸》的读书笔记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探讨的主题,例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象征意义、文化背景等。
2. 理解作品背景:《白鲸》是一部19世纪的作品,了解作者梅尔维尔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创作意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3. 人物分析:对主要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性格特点、行为动机、成长变化等。注意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4. 情节梳理:梳理故事情节,分析情节发展、高潮和结局。关注情节中的转折点和伏笔。
5. 象征意义: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白鲸象征的恐惧、贪婪、命运等。分析象征意义对作品主题的体现。
6. 语言风格:分析梅尔维尔的语言风格,如比喻、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7. 思想内涵: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如对人性、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分析这些思考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8. 文学价值:评价《白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后世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9.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谈谈你对《白鲸》的理解和体会。
10.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
壹点信语:创作和阅读的理性回归
作者 崔洪国
谨以此文呼应壹点发文规则焕新和鼓励优质长文创作计划。在当代的浮华喧嚣中,壹点号的焕新是一种对于优质创作的尊重,是对于同质、低端推送的拒绝,是作为新媒体的一种突围,如能坚持,创作和阅读的理性回归一定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壹点好:
几天前,看到竹青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2025年壹点号发文规则焕新,聚焦优质内容创作的消息,非常欣喜,第一时间点了赞。焕新的主要方向还是鼓励高水平内容创作,发掘并培养更多优质自媒体大V,增强内容影响力,说的更通俗些就是突出以内容为王,其中规定的个人号每日发文上限调整为3篇,企业号、政务号等每日发文上限为5篇。通过调整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扶持力度,通过算法推荐、人工审核等方式,确保优质内容能够获得更多曝光和关注。
在媒体展示的方式和创作的手段不断迭代,大众阅读体验和需求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壹点号的焕新计划不仅是一种新的尝试,更是一种在传统媒体、自媒体、新媒体、全媒体从人工模式到AI模式眼花缭乱的递进中的断腕选择和主动适应。很多人都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的特点是更新如光速,稍纵即逝,你的思想上稍作停留,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创作、新的阅读、新的体验就毫不犹豫地与你擦肩而过,你再去追逐的时候,那些让你惊讶的转瞬即逝早就在无限的时空之外,即便以光年度量,你看到的也不过是星星点点了。
去年在文章《优质平台是一种稀缺资源》中我提到过相关问题,也在私信交流中给竹青和秦娟提过类似的建议。我当时说见到过有的壹点平台用户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推送,有的乡村图片没有一点的审美,所谓的诗就像打油诗,有的反复推送同质化的内容,这其实是对壹点优质平台稀缺资源的透支。建议平台能够尽早建立自己的推送公约和推文选择标准,尽量避免低质和同质化推送,努力培育优质客户群和粉丝群,培育优质推送计划,不断形成强大的聚力和黏合效应。我不知道壹点号的焕新计划是否听取了我的意见,但这种改变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壹点号崭新的未来。
我既是一个读者,也是一个创作者,我想从这两个视角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也就是题目说的,创作和阅读的理性回归。
从阅读的体验来说,我个人和很多人一样,也经历了读书、看报、电子阅读、浏览式碎片化阅读到读书看报和精品阅读的回归。我家里有近2000册藏书,那是我从大学毕业到如今购买积累下来的,工整的摆放在家里书房的书架上,有的书读过了,有的书都没有开过封。比如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四大名著,我是用来收藏的,还有其他几个版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管这话说的是真假,喜欢书的都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我从95年就订阅了《南方周末》、《新华文摘》和《国家地理》,因为自媒体兴起之前,那些有品质的报纸和杂志是我们获取真理和真相的最好途径,特别是那些有辨识,有良知,有操守的书籍、报纸和期刊。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都能让人记住的原因。而且阅读量远远超过10万+。
后来,自媒体风起云涌,很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知道今天是谁的主角和主场。公众号、抖音、小红书,说不定一夜之间就爆火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凡人第二天起来就到了C位,成超级大网红了。一篇文章,放在收藏夹里谁也不知,谁也不晓,推送出去,第二天成爆款了,如众星捧月,跟评如潮。通过大数据算法推算和平台推送,读者分享,很快就粉丝拥趸无数,上了,成了顶流了。自媒体时代的红与黑就如同暴风骤雨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的还没有来得及游泳,就如涛涛黄河长江水,后浪拍前浪,拍到沙滩上了。
这种以“快”为突出特征的巨变产生的巨大流量、巨大光环、巨大落差,让人们在光怪离陆中无所适从。享受出名的狂欢和高光还没有开始,转眼就寂寂无名了。有的自媒体公众号生存下来了,更多的成了僵尸号。在这场虚无缥缈的媒体和话语盛宴中,有的很知趣的退场了,有的还在裸泳,有的就走向了事物的悖反。我们就看到了更多的标题党、文不符实、卖惨、卖呆,反正也没有什么成本,提供给读者的是一地碎鸡毛,或者永远是熟悉的八股和那幅老面孔,在读者和媒体之间造成了无法弥合的创伤和裂痕。人们开始怀疑,甚至不再相信媒体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的真实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被裹挟着,忽东忽西,有的时候不知就里,有的时候不明就里,不知道该相信那家媒体说的。有一段时间我也选择了电子阅读,但电子阅读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还可以,出差的途中打发时间可以下载一本书看看,总比望着窗外无聊发呆或胡思乱想好。但与沉静下来读书、思考相比,电子阅读的体验与读书的那种沉浸式体验实在不可同日而语,那种阅读的审美体验和阅读快感在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高下立判。有一段时间我也习惯性的浏览一些主流网站,但越来越感觉有些主流网站也失去了曾经有的独特性,沦落到了你只要发我就推,是否是真相不重要。除了标题党,内容复制粘贴,胡编乱造,道听途说,危言耸听。有时就是推送一个大众可能后知后觉的新闻或事件,也是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媒体提供的浏览就如同毒素侵蚀着本就脆弱的阅读体验。后来,我索性自己定了规矩,与这样的网站和媒体选择了分手,一个人没有多少的精力可以在这样的无效、无知、无聊、无趣中浪费。
从去年,我又开始重归传统阅读。我随手从京东购买了《白鲸》《静静的顿河》《卡拉马佐夫兄弟》《猎人笔记》《古拉格群岛》《法国大革命史》《理想与随想录》等经典书籍。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们永远没有过时一说,而且随着时光的永流,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长廊中沉淀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厚重。经典拒绝时尚的浏览和喧嚣。以新媒体时代浏览的方式永远走不进经典的优山美地。经典需要你用心灵去感悟和对话。哪怕一本书你读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冬天,提供给你的是一种信念和永恒,是一种接续的优美、哲学思辨和思想传承。与浏览灌输给你的花里胡哨、花边新闻、虚假话题的毒素虽然都会渗入到身体和心灵,但一个是刻骨铭心,一个是让你避之不及。我还订阅了《南方周末》《齐鲁晚报》,那种捧着一份报纸慢品慢读的感觉会让你回到你最向往的田园和过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从匆匆浏览向传统阅读的回归,这是一种理性的回顾。
从创作的体验来说,我也一直坚守着自己文学的初心和纯粹。文学的创作,尤其是散文的创作,不同于小说。小说的人物和场景是可以虚构的,小说如果没有驾驭构思的技巧和能力,很容易虎头蛇尾,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济南作协王玉珏副主席有一次跟我说,我驾驭文字的水平已经不错了,建议我选择一下小说创作。我说我暂时还不想,因为我担心自己对小说的构思驾驭不了,担心自己陷进自己小说的主人公中出不来。2021年我曾经尝试着创作过一篇小说《棋媒》,自己对那篇小说也很喜欢,那也是借力了散文笔法的一个小小的尝试。也费了些时日,后来感觉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就暂时放下了,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大散文。到目前,自己感觉驾驭散文的技巧和文字比小说要娴熟的多,散文的创作相对自己而言,更加适合,也更加海阔天空。
创作,概括而言其实就是一个人经历、体验、情感、价值、理想通过文字的形式实现和分享的过程。小说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场景来实现这种价值和分享。报告文学是一种写实。散文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文学表达。在我个人散文创作的过程中,我特别喜欢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当然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喜欢的未必就是别人喜欢的,这是个人的一种偏好。汪曾祺老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字绝不是有些人理解的清淡、性灵的小品文,他所有文章的情感和温度没有任何虚情假意、涂脂抹粉和刻意雕琢,是那种水过无痕,风过无声,又在你心中留下了不灭的痕迹和传响。那种自然、纯粹的本真和流露着生活、人性之美的善良让你无法拒绝。进入他的文字你就很难离开。
对我的散文创作影响很深的还有我的两位文学导师高维生和焦红军先生。红军先生对我散文创作的影响始于我在壹点号的耕耘,他嘱咐我的“写吧,写吧,一直写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要你有那种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就坚持不断的写,这是我散文创作的座右铭。至于高维生老师,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就是他作的序。我在家和出差一直把他的一本书《来吧,我的灵魂说》带在我的身边,他与王川老师书信来往中的一些经典话语我都熟能成诵,“写作是寂寞的,将寂寞当作幸福来享受”“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在自我”“在文学中失去自我,缺少鲜明的个性,文学就死了”“古代艺术家的文字,节奏和谐,文辞晶莹结实,容不得一点水分和虚夸”“人到老时是散文,散文是朴素的,它记录生命过程中的事情,大悲,大喜,大爱,大恨”“散文最终比的不是写个小故事,比的是人的品质,真诚和胸怀的广度”“轻飘上不了时间的秤”,所有这些,都振聋发聩,仔细领悟,受益匪浅,是我散文创作始终不渝的遵循。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还是要说明我对壹点提倡的内容为王,优质创作,精品创作的一种理解和回应。我认为,优质文章的创作一定要体现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包括自我经历的那种真实,每个人的经历就是一篇大散文,一部大书,包括情感和体验的真实,这种情感和体验的真实不是无病呻吟,不是那种看着甜腻的小资情调,是一种容纳了喜怒哀乐,大喜大悲的情感体验,通过散文形式的加工,把这种情感精微和浓缩了。优质文章的创作一定要有足够的气度和容量,创作的过程有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然结局是释然的,经历这个过程就是把你个人的,你能传递和表达的气度和容量收纳进几千字的文字中,让人真正能够读出品质、真诚和胸怀的广度。
此外,优质文章的创作一定要有对生命个体和不同群体的独特关照。生命个体需要你的细微观察,哪怕是草地上的一束花草,在四季的轮回里你如果选择不同的时间去观察,都能够听到看到她们那种基于生命最深处的表达和诉求。不同群体需要你在对方的站位上去聆听,去发现,去提纯那种善良、那种温暖、那种大爱、那种胸怀。观察和文字架构了桥梁,这种文字就会产生想象不到的共鸣与和音。优质文章的创作还一定要体现你作为创作主体的那种个性自由和独特。文学创作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东施效颦,是你内心的波涛成颂,是你内心的诗和远方,是你内心的春暖花开,是你生命的云卷云舒,与你生命的奔放和内敛是不可分割的。优质文章的创作一定是灵感催生着澎湃的激情,一气呵成,而不是零打碎敲。有些文章你回头再去写,写不出第一稿了。有些片段,你过了一段时间,再也找不回那种影像了。所以,我对一篇文章的创作,不管多么长,都不会过夜,下笔之间,情感随着暖暖的文字漫漶开来,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当然了,优质长文创作的标准绝对不是这么几点,还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对于文学的创作不能投机取巧,不能怀有太重的功利心态,不能指望着文字让自己很快成为超级网红,成为顶流,所有优质的文章都不需要这些要素和题材来填充,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磨练,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真心的喜欢,需要时刻怀着对纯粹文学的那种敬仰和敬畏。倘若说用AI等的模拟创作来寻找捷径,最好还是别选择文学。因为AI可以替代你的笔,但永远替代不了你心中瞬间的所思所想,瞬间的那种暖流,瞬间的那种激动和心灵的腾跃。有些东西是无可替代的,当然了,用AI助手校对文稿还是可以的。我从内心也从来没有拒绝AI的想法,我可以把它写进我的文章里,但我不会让它替我写文章。
谨以此文呼应壹点发文规则焕新和鼓励优质长文创作计划。在当代的浮华喧嚣中,壹点号的焕新是一种对于优质创作的尊重,是对于同质、低端推送的拒绝,是作为新媒体的一种突围,如能坚持,创作和阅读的理性回归一定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美)麦尔维尔 著 曹庸 译
社会、历史、心理、精神……百科全书式的聚拢和分散,陆地上的历史社会种种拉开古希腊悲剧般的序幕,然后围绕大海白鲸的传说、研究、产业,近乎在描述整个世界史和人类史。各色人等随之纷至沓来——中心人物当然是船长亚哈——层出不穷地展开一个颇有人类初始时期的仪式、争辩和行动——所有一切,在这种叠加式和分层式同时矛盾而统一的进行中,留下的是一种直通《神曲》、莎士比亚剧作的滔滔巨浪。麦尔维尔以极大的耐心和激情,将所要呈现的情节、场景和过程通过微观精准刻画和梦魇气氛渲染的手法,不断交缠着上升和下降、前行和后退,恰如航船于大海搜寻巨大白鲸必然和可能遭遇的一切,行文密实而真切。麦尔维尔留下的是一部宽阔、深邃、复杂,却又坚定如命运的洪流般的巨著。
一些生态批评理论家为了阐述学说和观念,粗暴地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经典作品,划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文学反映,《白鲸》也在其中。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单面和单一的解说,从来都是一时之论。因为,文学的一个特质就是“活着的”,作品会随着不同时间、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变化,而生出不同的光华。像《白鲸》这样积聚了人类深沉想象和精微推理和描写的作品,更是如此。即使把“白鲸”简单地视为自然的象征物,我们也能直接感受到小说人物和白鲸深沉复杂的精神情感纠葛,岂是贴贴标签、一两句断语就能了了的?
什么是小说,谁能规定小说?《白鲸》里除了展示了小说、戏剧、诗歌、散文、随笔种种文体之外,还交错着考察记、专题论文、新闻报道等等体裁,大大地扩容了小说的体量。麦尔维尔用他的方式,投出了指向文学、自我和世界的标枪。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