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2 20:26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题目:语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作文: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思维、提升素养的重要使命。在语文写作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提升作文质量,展现个人风采。
一、审题要准
1. 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目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避免偏题或跑题。 2. 明确要求: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以……为话题”、“围绕……展开”等,确保作文内容紧扣主题。
二、构思要巧
1. 确定中心:围绕主题,提炼出中心思想,使文章具有明确的方向。 2. 设计结构: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如总分总、分总分等,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 选择素材:根据中心思想,挑选合适的素材,丰富文章内容。
三、语言要美
1. 词语运用:注意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使用生僻、不恰当的词语。 2. 句子表达:注重句子结构的合理性,使句子通顺、易懂,富有节奏感。 3. 修辞手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四、书写要规范
1. 字迹工整:注意字迹的整洁,避免出现错别字、乱码等现象。
我与你
文|河北定州中学 白芸嘉
那天,我看见你路过。
在一条孤零零的路上,淡淡的夕阳晕得人发昏。
而你却蹦蹦跳跳地走过,风抚弄着你的长发,嘴里欢快的小曲为你透亮的眸子中添了几分异样的华彩。我使劲儿晃动自己的身体。你回过头,稚气未脱的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缓缓朝我走来,把发卡系在我的枝叶上,跟我说,“你要好好的。”
我是一棵树,注定无法自如地走动,但从那天起,我发誓要陪伴你一生。因为,我知道你爱我,爱大自然,爱这个世界。
孩子,谢谢你经常来看我,你每次来,总是照常抚摸我,对我微笑。而我只能在炎热的夏天,用自己的拥抱让你免受炎阳炙烤。还记得那次,你靠着我,舒坦地坐了下来,打开手机,我和你一同看了《熊的传说》这部电影。你被影片深深地感染了,不停地抽泣,我也在你的背后泣不成声。后来,你站起来,深深地亲吻了我,然后转过身,抽着鼻子远去,我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孩子,你可知道,我发誓要陪伴你一辈子,是因为你第一次遇见我,便温柔地抚着我,仰着头,眼中透着灵动的光,低声地对我说“你要好好的”。从那一刻起,我便知道,我交你这个朋友,远远不是因为你的发卡漂亮好看,而是你与众不同,你对一切充满爱,你爱任何事,爱嘴角甜甜的焦糖渣子,爱自己长长的头发,爱我身旁的每一只虫子,爱自己自信的微笑,爱寒冬的雪,更爱炎夏我投下的阴凉。
你知道吗?我是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树。我见过很多人,很多事。
孩子,我曾在许多个黎明中,隔着蒙蒙的雾,听见头上轰鸣的飞机声,人们开始慌忙地四处逃窜,我便知大事不妙。朦胧之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坠落下来,人们的呼喊似乎已掩住了这东西的声音。但是,一闭眼,再一睁眼,村庄早已变成了废墟,无数的人倒在血泊之中,鲜红的血漫至根上。我惊呆了,是否只有我是幸存的?我迷茫地环顾四周,来不及顾及叶子上不知是淡雾还是硝烟的东西,可是,一片死寂……但是我坚强地活了下来,活了将近百年。
孩子,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也许再也看不到你了。
那天,你刚离开没多久,路边突然冒出几个眼露凶光的人。他们将电锯杵在地上,摩拳擦掌,准备开工。我本想给万物一个拥抱,怎知这些人残忍至此。渐渐地,伴随着电锯的轰鸣声,枝叶撒了一地。我泪如雨下。如今,我只剩下了残缺的根,我害怕看到你,怕看到你伤心的面庞和流泪的眼睛。
我把发卡藏在了自己脚下,我想将发卡还给你,让你带着它,将你的爱,将你对自然的热爱,对世界的忠诚,像冬日中的火炬一样,永远温暖地传下去。我希望你不要哭,你要微笑,你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我虽然没有能够守护你一辈子,但是,孩子,请相信,我会化作你呵护的每一分土地,同样,永远地伴着你……
——一棵永远爱你的树 绝笔
评点:邢建军
文章叙事角度独特,用一棵树的口吻阐释了一个孩子的爱与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和现实的一些残酷。文章抒情浓烈,对爱与希望不失信心,使读者读后不禁开始反思起人类的生活。高中生,应该是观照自我,观照现实,观照社会的。
——————————
本文刊登于《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1期
编辑:王莹
邮箱:410669458@qq.com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邮发代号:12-77
淘宝搜索店铺名: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
文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人认为唐诗《春江花月夜》中的“江”与“夜”是因为“春”“花月”的映衬才美;也有人认为应该是“春/江/花/月/夜”,每一字各自独立才美。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
材料一: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
——周杰伦《蜗牛》歌词
材料二:“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面前。”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在网上走红。“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作者艰难求学,从放牛娃变成人工智能研究员的励志故事仿佛一面镜子,照向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不再犹疑迷茫。
材料三:5月30日,景海鹏以57岁“高龄”开启了第四次太空之旅,为了能圆梦中国航天空间站,七年来他坚持体能训练,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周末几乎不休息。70多本飞行手册、操作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他都烂熟于心。
作为追梦的青年,你读了以上材料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