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读后感 论文格式》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23 15:56

写作《读后感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后感的论文格式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标题 1. 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读后感的主要内容。 2. 可以使用疑问句、感叹句或陈述句,但要符合论文格式要求。
二、摘要 1. 摘要应简要介绍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包括所读作品、作者、作品主题及个人观点。 2. 摘要字数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三、引言 1. 引言部分应介绍所读作品的背景、作者简介、作品主题等,为读后感的内容做铺垫。 2. 简述读后感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四、正文 1. 正文部分应详细阐述读后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核心观点,阐述作品对读者的影响。 b.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成长历程等。 c. 故事情节: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分析其发展脉络、高潮和结局。 d. 文学手法:分析作品所运用的文学手法,如象征、对比、讽刺等。 e.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谈谈作品对个人成长、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2. 正文结构要清晰,段落划分合理,层次分明。
五、结论 1. 结论部分应总结全文,强调读后

​2020高考作文指导|读后感写法三步走,一学就会,非常实用!



读后感写法三步走


读一层,感一层,联系实际又一层

●读一层(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必须先“读”而后“感”。因此,写读后感一般先概括叙述原文中的某个内容,即简单介绍读过的文章或书的内容,重点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即感点,为抒发感受做准备。


语段示例:

鲁滨逊在一次雨中航行中失事,他的同伴都遇难了,他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并没有因此放弃生命,而是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座“房子”,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面包、酒、衣服、枪弹等等……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孤岛生存。 (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感一层(读感结合,以“感”为主)


“感”是“读”的延伸,是对“读”的某个内容的认识和感悟。即结合“读一层”中的观点——读过的文章或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最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语段示例:

鲁滨逊在孤岛生存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我想,希望一定住在鲁滨逊的灵魂里,那样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鲁滨逊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世隔绝,饱尝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处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因此他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联系实际又一层(联系实际,感受真实)


联系实际的“实际”可以是个人的言行、经历、思想,也可以是他人的言行、经历、思想,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是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能把感受写真实,写具体。

如写《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时,你可以由灵魂里住着希望的鲁滨逊想到身边灵魂里住着希望的人,抒发自己的看法。


语段示例:

由灵魂里住着希望的鲁滨逊,我想到了邻居张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但我不理解为什么她每天都能保持微笑。现在我明白了,她的灵魂里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她的丈夫很疼爱她,周围的人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了,常常帮她做家务,乖巧可爱。啊,难道她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过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对生活了!

有人说过:“当你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逊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那充满希望的心不正是自己的一盏明灯吗?当邻居张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那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明灯吗?我希望所有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希望,并拥有它! (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后感习作实践



2020高三“天一”四月大联考作文题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次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所喜欢的书中人物畅所欲言。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发言可以看出,下列人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伯夷 关羽 贾宝玉 林冲 孙少安 高觉新 钱墨吟 白嘉轩 堂吉诃德 爱斯梅拉达

上述人物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请你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明要求】


这次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当下疫情作文满天飞的情况下,算是一股清澈,充满了文学气息,散发着书墨瀚香,十足的文化味


审题时我们要抓住五点关键信息:


一是人物。材料的主体,也是作文的母体——10位名著中的人物。这10位人物,古今中外,名著名篇,有些还是世界文学走廊中不朽的经典人物。对名著内容和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是写好此次习作的前提。习作文学气息的背后,对考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是一个考验


二是主题。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这个就要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选人”,迅速找到人物的共同点,确定习作的主题人物是两到三位,两个也行,三个也可以,但不能超出此范围。题目只要求选择两到三个人物,既是写作的需要,也是照顾考生的需要——毕竟并不是每一位考生对这10位人物都十分了解。


三是现实。要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来写。文学即人学。文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所以习作的要求不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能写单纯的人物评论,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结合两个字“现实”,包括个人“读书体验”社会现实


四是文体。明确要求写读后感。读后感虽然不像书信、演讲稿、发言稿那样,在文体格式要求上有那么多既定限制,但在外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所体现的。如标题,多有正副标题,正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副标题位于正题之下,以破折号引出,多是“读XXX有感”的形式。如“奋斗不止 星河长明——读孙少安、堂吉诃德有感”。


这次习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不是对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来写读后感 ,而是打破时空,自由组合,在指定的10位人物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现实思考。题目有开放度,有创新性,也有挑战性


【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是这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步:主题确定,首先来源于对材料中10位人物的主要事迹、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有了解。

伯夷:爱国守志,意志坚定。(《伯夷传》)

关羽:义绝,忠君报国。(《三国演义》)

贾宝玉:性格叛逆,追求平等,鄙视功名。(《红楼梦》)

林冲:忍无可忍之时,勇敢决绝,奋起反抗,救弱济贫。(《水浒传》)

孙少安:顺应时代潮流,负重前行,奋斗抗争。(《平凡的世界》)

高觉新:有新思想,但囿于旧势力,半个意识觉醒的新旧人物。(《家》)

钱墨吟:坚定信仰的战士,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四世同堂》)

白嘉轩:具有自力更生的民族优良品质。(《白鹿原》)

堂吉诃德: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与旧时代思想相悖的奋斗追求,但盲目可笑。(《堂吉诃德》

爱斯梅拉达:纯洁善良,品格坚贞,乐于助人,不畏强暴,美的化身。(《巴黎圣母院》)


第二步:找出两到三位人物身上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主题。

以下主题可供参考:

爱国主题。伯夷、关羽、钱墨吟(也可三选二任意组合)

反抗斗争精神。贾宝玉、林冲、堂吉诃德(也可三选二任意组合)

自力更生意识,不安于平庸,奋发向上。“孙少安+白嘉”组合。

人性之美。善良,正直,救弱济贫,乐于助人,不畏强暴,“林冲+爱斯梅拉”达组合。忠诚大义,“伯夷+关羽”组合。

革新先要勇气,后要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高觉新+堂吉诃德”组合。这两位有觉醒意识,有抗争诉求,但要么缺少行动,要么行动方向不对。或者来个“孙少安+高觉新+堂吉诃德”三人组合,“一正加两反”证明面对逆境、困境,要有革新的勇气,还要有革新的智慧

为信仰而奋斗坚定信念,执著追求。伯夷、关羽、堂吉诃德、孙少安、白嘉轩。

也可以有其他主题,只要人组合得当,言之成理亦可。


【习作构思】


习作构思总体上分两个部分,一是读,二是感。

“读”。引出材料中的人物,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指出人物的共性,点明文章的主题。“读”是引子,是过渡。可以用一个主体段完成。

“感”。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谈谈感想和体会。“感”是重点,是核心。可以用两个主体段完成。要围绕主题,找准“感点”,有感而发;要不骛虚声,不尚空谈,联系实际,有的放矢;要由走出书本,回归现实,体现出阅读对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要把“爱国”“奋斗”“革新”“信仰”“正直”“忠义”“斗争”等主题搬到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探讨思考,经世致用。


2022年小学作文五年级习作2《读后感》写作指导+范文

一、【真题再现】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中讲述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再和同学交流。

二、【习作内容】

这次习作要求写读后感,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把自己产生的阅读感受写下来吧。

三、【习作目标】

(1)认识读后感,学会写读后感。

(2)培养自己读写结合、深入感悟的良好读书习惯。

四、【写法点晴】

(1)叙:叙述原文。

简要介绍原文的主要内容,注意不能大段大段地照搬原文,而要简述与自己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如写《珍珠鸟》的读后感时,可以略去对珍珠鸟由来的介绍,重点简述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信任人的过程。

(2)议:发表议论。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先分析从原文中得到的启示和感受,再将这个启示和感受引申到其他事物中去,提出全文论点。如写《珍珠鸟》的读后感,从原文中得出人与鸟要相互信赖,引申到人与人之间也应相互信赖。

(3)联: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中具体的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真情实感。如写《珍珠鸟》的读后感,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因缺乏信赖而屡屡发生的医闹事件等,发表自己的感受。

(4)结:得出结论。

在文章结尾重申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使文章主题更突出,结构更完整。如写《珍珠鸟》的读后感,最后提出人与动物、人与人要和谐相处的观点。

五、【思路引导】

六、【范文】

读《景阳冈》有感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以鲜明的爱憎感情,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景阳冈》中的武松就是其中之一。(先简述《水浒传》,再引出武松,十分简洁。)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之一,他是清河县人,人称二郎,绰号行者。他身高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是个顶天立地、英勇无畏的男子汉。(简要介绍武松,突出他的英勇无畏。)一日,他路过阳谷县,喝了十八碗人称“出门倒”的烈酒后,毅然来到景阳冈。在冈上,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向他扑来,他临危不惧,用三闪躲过了大虫的“一扑一掀一剪”,机智勇敢地一把抓住大虫的头按下地去,然后左手紧紧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右手握成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猛打五六十下,直到大虫不能动弹,又用哨棒把大虫打至气绝。(简述原文内容,重点介绍武松打虎的经过。

景阳冈打虎这一壮举,显示了武松无比神威的英雄气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强大的老虎面前,武松不慌不忙,沉着应战,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敬佩。(概括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发表自己的感谢。)

如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拦路虎”,有许多人都会临阵退缩或者逃避不敢应对,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一个不会的知识点,我没有像武松一样勇往直前,而是绕道而行,但下次这个知识点再次出现时,我还是不会。自从学习了《景阳冈》这篇课文之后,我懂得了遇到困难时要临危不惧,积极面对困难才能更好地解决困难,使自己不断进步。(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想,与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品质联系紧密。)

我们要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慌张、不退缩,勇于挑战,勇敢应对,勇往直前,努力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打“虎”英雄!(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七、【读后感存在的4个问题】

八、【学会自己拟题目】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顺手点赞,关注,谢谢你。你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也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作者介绍:【博文作文】

在培训班教作文、阅读理解六年。在如今的“双减”政策下,培训班不景气,现如今尝试在网上写文章。如果感觉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我,你的支持永远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你。

#涨知识##学习##小学作文##五年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