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老婆工作总结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24 00:56

老婆工作总结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老婆工作总结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老婆在工作中的表现、成就、成长等方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老婆工作总结”、“老婆职场成长记”等。
2. 结构安排:一篇完整的工作总结作文,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文章结构的清晰、合理。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详细描述老婆在工作中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工作态度:描述老婆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等。
b. 工作成果:列举老婆在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如完成的项目、获得的奖项等。
c. 能力提升:分析老婆在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提升,如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
d. 面临的挑战:描述老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她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e. 团队协作:阐述老婆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与团队成员的互动。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
b.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举例,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c. 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夸大或贬低老婆的工作表现。
5. 适当运用

腰椎微创术后100天小结

我是2025年3.13日接受了腰椎间盘ube微创手术治疗,今天是6.20日,手术后的第100天,自从3.16日,术后第4天开始在上写文章、发视频,记录我腰突症发病及治疗经历,在突友们的关注、陪伴和支持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总结和分享术后100天康复情况,既留作个人的纪念和提醒,也希望对突友了解手术康复进程有帮助。

3.13日 腰椎手术后创口


腰椎手术大事记

3.13日 手术日(腰椎微创ube手术,全麻)

3.14日 术后第2天,第一次下地行走

3.15日 术后第3天,出院(乘私家车,坐后排回家)

3.16日 术后第4天,写文章、拍视频总结分享

3.18日 术后第6天,居家完成手术创口换药(每3天一次换药,到术后21天创口愈合)

3.19日 术后第7天,第一次网络直播

3.24日 术后第12天,惊恐一幕:不小心腿软坐在地上!

3.26日 术后第14天,开始专项腿部锻炼:弹力带拉伸、模拟楼梯上下锻炼、靠墙静蹲

4.2日 术后21天,第一次下楼活动,第一次洗澡,第一次外出吃饭

4.10日 术后29天,第一次乘车出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日活动量首次突破1万步

4.17日 术后36天,第一次开车,第一次上班工作,逐步适应工作节奏、强度

4.24日 术后43天,术后身体遇到的“极限”

5.1日 术后50天,第一次尝试不带护腰活动,逐步摆脱“护腰依赖”

5.6日 术后55天,第一次恢复上课,完全恢复8小时正常工作

5.17日 术后的66天,心理承受了术后“情绪“”最大的一次“宣泄”

5.21日 术后的70天,“死虫式”训练锻炼腰腹力量

6.4日 术后84天,完全摆脱护腰

6.12日 术后92天,腰椎术后第一次骑自行车上班

6.16日 术后96天,正式开始游泳锻炼

(详细情况可以关注、浏览我的康复日志、文章和视频)

术后100天身体康复情况

3.13日手术后身体的整体情况较好,主要问题就是左腿的麻木、无力感

左脚麻木症状60天对出现了“反复、变化”分为由重变轻、再由轻变重到再次减轻并逐步消失三个“反复变化”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当天到术后32天

左脚麻木症状逐渐变轻,特别是躺着时越来越轻,站立、行走时感觉较为明显,21天术后第一次出门活动后,随着活动量不断增加,左脚逐渐适应,麻木感也越来越轻,术后32天公园活动锻炼时,几乎感觉不到左脚麻木了。(当时还在视频里报喜,后来确认是“误判”)

3.15日 腰椎术后第3天出院回家下地活动


第二阶段:术后33天到术后45天

左脚麻木状况发生变化,特别是术后36天第一次开车上班工作后,左脚麻木情况有明显加重的感觉,特别是躺着时,会感觉左脚发冷、怕风,但起床活动后变轻,在术后43天第一次长时间驾车后,甚至从左脚脚底板又延伸到脚背、脚踝,小腿,当时左脚麻木感觉是术后最严重的状况

4.17 日 腰椎术后36天第一次开车上班


第三阶段:术后46天至今

左脚木木感在在术后46天后,逐渐减轻,术后55天左右,感觉左脚又不凉了,坐着办公,包括晚上躺着,有时还能感觉左脚有些发热,像是脚底板被抹了辣椒粉,微微“辣”的感觉,挺神奇的,并且随着逐步适应工作节奏和强度,左脚麻木感越来越轻,在术后85天左右几乎完全消失

目前身体体力、耐力、稳定性不断增强,自术后30天首次达到日活动量1万步后,始终保持日均1万步左右的活动量,且活动时心率能控制在120每分钟以内,术后96天开始心肺功能明显恢复,完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6.19日 腰椎术后99天第一次负重10斤回家


术后100天心理康复情况

第一阶段:手术前后到术后12天

初步认识术后焦虑情绪,意识到腰突症及手术治疗,一方面是身体上的伤害,也就是疼痛,另外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伤害,那是一种无形的恐惧、紧张、不安等焦虑,在3.23日 术后第11天拍摄术后康复之克服焦虑视频,分享对术后焦虑的认识。

3.23日 术后第11天拍摄术后康复之克服焦虑视频


第二阶段:术后13天到术后50天

从手术初期紧张、迷茫,特别是术后12天意外“惊恐一坐”,陷入恐惧、敏感、急躁情绪中,逐步稳定下来,随着对腰突症及手术认识加深,以及康复锻炼的良好效果,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改变了我的认识,全面增强了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对身体恢复的信心、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尤其是对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必要的坐和弯腰动作,不再过度“紧张和担心”了

5.3日术后52天拍摄放平心态、降低预期,快乐生活视频


第三阶段:术后51天至今

心态更加平和、乐观、积极,逐步摆脱了复发焦虑,一方面坚信自己只要“痛改前非”,养成安全、正确用腰、护腰的日常行为、生活、工作习惯,适当加强锻炼,就能最大化避免复发,另一方面,认为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可以正常接受、面对“复发 ”,不抱怨、不后悔、也不害怕,如果“复发噩运”真的降临,该保守治疗就保守治疗,有必要手术就接受手术治疗,不能被腰突症术后复发的“可能风险”,绑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能活在“复发”的“阴影里”!

特别是术后96天开始游泳锻炼后,在泳池中借助水的浮力,完全放开手脚,身心放松的“遨游”,真正实现了身心都“摆脱”手术的“阴影”和束缚的目标。

术后100天生活、工作恢复情况

从手术前后住院期间,需要家人全程陪伴、照顾生活,到术后第3天乘私家车回家后,能下床独立上厕、吃饭和适度活动,逐步实现生活自理,再到术后21天,第一次下楼活动,第一次洗澡,第一次外出吃饭到,到术后100天,可以开车、乘公交车、骑车等正常出行,独立承担家务,如遛狗、整理、清洁、做饭等家务劳动,已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和状态。

从术后36天(4.17日 )术后第一次开车上班工作,经过第一周半天上班的过度,第二周开始尝试全天上班,到术后55天,恢复正常上课后,逐步恢复8小时工作,目前术后100天,已彻底恢复正常的工作强度和节奏。

5.12日 拍摄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视频


术后100天主要心得、感悟

感悟一:全面、客观、辩证的认识腰椎手术治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利有弊,选择继续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既不是简单看“片子上的影像”,听医生的“建议”,也不是依靠自我感觉“还能扛、还能忍、还能等”,更不是道听途说看网上的所谓“神奇治愈腰突的故事”和“手术失败的悲惨案例”

要从自己的实际“腰突症”病情出发,要根据自身的现实需求和目标,在充分理解、评估各种治疗方式原理、逻辑以及风险、利弊基础上,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和选择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只是在做选择的时候,需要更充分的信息,更开阔的思路来辅助决策

腰突症的“难缠、难治”就在于千人千症,千人千治,对别人有效的治疗,未必对自己有效,腰突症是发展变化的,以前对自己有效的,未必现在对自己有效

每个人对腰突症及治疗方式认识不同、感知不同,每个人对腰突症康复的目标、时间要求不同,每个人选择治疗方式,以及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同,不要轻易评判和参照他人的选择

腰椎微创手术不完美,要全面客观、理性、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手术,无法根除腰突,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既不要“神话”手术,幻想手术能一劳永逸,彻底根除腰突;也不要“妖魔化”手术,用部分“失败案例”以偏概全,盲目的抵触、排斥手术

感悟二:术后康复只能靠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可执行、可坚持的康复和保养方案

术后康复锻炼原本需要一对一的“实时”专业指导,但是现实的情况,我们大多数突友,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甚至给我们主刀的医生,本身对康复也不“专业”,更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专门指导

俗话说“久病成医”,我们要多一些学习、多一种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更加全面、客观的去认识自己的病症和需求,综合评估各种的治疗方式和康复方式的利弊,而不是简单的听信某个医生的建议,突友的经验,网上的案例

手术只是开始,康复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普通突友都没有条件得到专业的康复指导,只能依靠自己做“教练”,制定并指导适合自己的康复锻炼计划。

从目标确定开始,明确不同阶段锻炼目标和锻炼内容,如前两周以卧床静养为主,重点是防范手术后各种风险如手术创口破裂与感染、椎间盘再次脱出等风险,以静养为主,但也要适度活动锻炼,以床上锻炼为主适当下地活动,促进血液流动,关节活动,神经滑动,防止肌肉萎缩,术后3个月内,安全第一,不能急,先考虑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再考虑腰背肌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和内容。

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作为辅助“顾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探索有针对性的(根据个体情况),循序渐进(有顺序、有重点、逐步增加),合理的(符合科学原理、逻辑、实际情况)康复锻炼方式或计划。

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宜”,不能简单、僵化的“遵医嘱”,也不能盲目参考突友门的“成功经验”,更不能照搬网上的康复锻炼计划,一定要在理解“原理和逻辑”的基础上,小心“尝试和求证”,制定符合自己的可执行、可坚持的康复和保养方案

术后康复的日常保养比锻炼更重要,先做好日常保养,再开展专项锻炼,最好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

腿部力量恢复应该优先于腰背肌肉力量锻炼,先让自己能站得稳、走得动、蹲得下、起得来后,再考虑锻炼腰背肌肉。

术后康复锻炼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分阶段、分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得锻炼方式,切记不能盲目模仿,锻炼不好可能会“反受其害”!

感悟三:正确解读和应对腰椎术后遇到的各种“症状”

面对与术前身体完全正常相比时有时无、时重时轻的各种“酸、痛、麻、木、困“等症状或问题,包括很多日常行为和动作“受限”,弯腰、负重时会有腰腿不适反应,以及术后康复过程中,各种内心亢奋、恐惧、急躁、孤独、无助、怀疑焦虑和内耗,不过多关注和过度解读“症状和情绪”是否正常?什么时候消失?甚至联想是否是术后后遗症或者是复发表现?而是选择接受和允许“症状和情绪”存在,与其“和平共生”!

面对康复过程中有各种形式的“变化、意外、反复”的问题和症状,要学会:

调整“参照物”——不要总以身体正常状态为“坐标”,而是对比术前“坐不下、站不住、走不远、睡不着”的痛不欲生的身体症状,调整参照物,多关注那些正面的、有改善、有提升好的变化

先接受,后改善——先接受那些“不太好、没有达到预期的”负面的情况,再想办法去改善,或者留给时间“磨平、治愈一切”

抓大放小——只要总体、大方向是好的,一些小状况、小波动就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多做少想——多做一些对身体、心理有利的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身体康复锻炼,多做深呼吸等“正念”练习,学会聚焦当下行为,少胡思乱想手术失败、后遗症、复发等问题

多关注当下,少“想象未来”——人要活在当下,不能活在“自己预期的未来”中,人可以憧憬美好未来,那是动力,但不要“灾难化”想象未来,那是阻力!只有把目前的事做好了,眼前的生活过好了,才可能有未来,未来是不可控的,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聚焦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聚焦问题本身”——当发现因为种种原因,解决不了问题时,选择“放下问题或接受问题”,与问题“和平共生”!

我们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既要“小心”,也要“忽略”;既要“忘掉”,也要“记住”!

既要“抓大”,也要“放小”;要找到一种“动态”平衡!

感悟四:学会表达、体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选择

每一个饱受腰突症“痛苦”折磨的突友,都是辗转奔波、求医问药,尝试过无数治疗方式,从相信到怀疑,从希望到失望,直到绝望

在深刻体会到内心的无力、无助、恐惧、焦躁甚至绝望、崩溃的感受后,一方面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学会表达、体会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选择

手术让我学会了跟爱人、女儿表达我的感受,以前我也是感觉说了没用,还不如不说,到现在我会主动沟通,甚至会跟他们“普及”腰突症的知识,讲述突友们痛苦的经历和康复的“故事”,关键是学会了去体会老婆和女儿的感受

当自己的感受没有得到尊重、回应,很大可能是对方的感受也没有得到尊重、回应

家人间要多多沟通、要想办法沟通,这是学问,也是智慧,不要因为相互感知和认知的不同,无限的放大解读而内耗,怎么轻松就怎么来,顺其自然的生活才是应有的状态,家人间不要争论对错、好坏,不要‬计较‬公平,因为,我们要的是幸福,而不是对错!

改变不是非此即彼的决断,而是包含各种的可能性

允许自己成为自己,接受自己的局限,不再执着勉强自己;允许别人成为别人,接受彼此的差异,不再幻想改变他人

永远不要想改变别人,包括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当然神奇的是只要自己改变了,其他的一切,无形之间都改变了!


术后的100天,在突友们的关注、认同、信任、陪伴、倾听下:

一方面缓解了我术后的孤独、紧张、恐惧、急躁,让我有了安全感

另一方面也通过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对一些突友提供了一些信息和启发,让我有了价值感

再次对关注、信任、陪伴、支持、帮助我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最艰难日子的突友们表示感谢!

希望突友们都能逐步从腰突症及手术的“阴影”中走出来,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

感谢大家关注、点赞、转发!

腰椎微创手术后第九周(5.7—5.13)康复小结

我是2025年3.13日接受了腰椎间盘ube微创手术治疗,3.16日开始在上写文章、发视频记录我腰突症发病及治疗经历,特别是接受手术后的康复过程。

越来越多的突友开始关注我的康复情况,并留言鼓励、祝福、询问我的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虽然很多信息我都写文章或拍摄了视频,但不方便突友了解。

我开始汇总、整理手术后每一周的康复情况,希望对突友了解手术及康复锻炼进程有帮助。

感谢突友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老崔日志!

5.7日术后56天康复日志

昨天经历了术后第一次上课“挑战”,身体情况比预期要好:左脚麻木情况没有加重,也没有因为工作强度增加,感觉到特别“疲惫”,身体的适应能力与刚上班时明显变强。

今天叔叔婶婶准备去嘉兴南湖,把车留给他们自驾前往,自己坐公交车去学校。

已经很久没坐过公交车上班了,还是很新鲜的,车上人很少,看了一下时间,从出站到学校门口只用了8分钟,比想象快了很多,同时可以选择站着,对腰也有好处。(大家术后返回单位上班可以考虑公共交通出行,相比驾驶私家车,对我们的腰更友好)

吃过早饭,又在操场上正走、倒走了几圈,通过日常步行活动,明显感觉身体的力量、稳定性、灵活性都在一天天的恢复,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回到办公室刷到一条突友留言:

祝崔老师越来越好!

从3月份就开始关注崔老师。阅读崔老师的术后日志,已成为每天的必打卡项目。感谢崔老师的分享,陪伴我度过了术后最焦虑最迷茫的时期……

看到这样的留言,非常感动!

因为我也是在大家的默默关注、陪伴下,度过了手术后最迷茫、最焦虑、最难熬、最危险的阶段,是大家的信任、支持给予我康复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境遇,共同的目标,让我和很多突友“有缘”在网络相遇,成为“同伴”:

我们都很恐惧、敏感、迷茫、孤独、焦虑、无奈、苦闷、急躁……

我们又都很勇敢、坚强、独立、担当、乐观、积极、友善、真诚……

我们都想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手术只是开始,术后康复很漫长、很艰难,对我们而言:

术后的很多情况都是“未知”的,需要我们相互“照亮”、指引!

术后的很多过程都是“多变”的,需要我们彼此提醒、鼓励!

我们共同探索,努力克服和降低腰突及手术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下午要开会,中午就留在办公室,越来越感觉带着护腰的“憋闷”,尝试摘下护腰坐着办公。

一个月前我还一度对“坐”有阴影和抵触,吃饭时都选择站着,不敢坐下,现在居然有勇气、有信心,取下护腰坐着办公了。

短短50多天,我对“护腰”的理解认识和腰突症发作时的痛苦“记忆”,似乎变化如此之大、之快。

一方面让我惊喜,可以摆脱手术的“阴影”和束缚

另一方面也让我担心,我会很快忘掉这段惨痛的经历。

如何在“忘”和“记”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是今后生活、工作面临的艰难考验!

试着不带护腰坐着办公了1个小时,中间站起来活动了几分钟,感觉还好,没有异常感觉。

要开会了,又把护腰带上了,所有尝试都要慢慢来,不能急!

在会议室坐了1个半小时,全程带护腰,平均每半小时起来活动一下,习惯养成很关键,已经不需要“定时提醒”了。

从早上8点到学校,到下午4点回到家,刚好8小时工作,中间没有“躺平休息”,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8小时工作。

5.7日 术后第一次乘公交车上班

5.8日术后57天康复日志

前天有一个术后40多天的突友,发了一篇微,描述自己洗手时需要屈膝下蹲,因左腿力量明显不够,无法支撑身体,还好旁边栏杆拉住了,避免直接坐在地上。

给我很大触动,因为我也有“类似”得经验和教训,术后12天时,我经历过“惊恐一幕,坐到了地上”。

我第一时间发了一篇微,提醒术后突友一定要特别当心,腰椎手术后最大风险——摔倒风险!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下我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复情况。

术后12天的“惊恐一坐”,给我敲响了“警钟”,当时我“过度乐观”,低估了手术对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身体的平衡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造成的影响。

我开始全面、客观的评估身体状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可执行、可坚持的康复锻炼计划。

当很多突友,聚焦腰背部核心力量恢复时,我意识到与恢复腰背部肌肉相比,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复更紧迫、更重要,只有腿有力了,才能“站得稳、走得动、蹲得下、起得来”!

只有优先加强腿部肌肉得锻炼,恢复腿部力量,才能有条件做别的锻炼,才能扩大活动范围,才能真正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的腿部力量恢复锻炼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2周内)

我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编排了踝关节背伸、踝关节环绕、直腿抬高、抱膝屈髋、空中踩自行车、侧卧直腿抬高等6个动作进行锻炼。

主要目标是促进血液循环、神经滑动和关节活动,避免静脉血栓、神经粘连和肌肉萎缩。

第二阶段(术后3—4周)

通过弹力带拉伸腿部肌肉、模拟楼梯台阶上下、靠墙静蹲(要根据身体情况确定屈膝角度)等3个腿部专项锻炼,同时逐步增加室内、室外步行活动量。

主要目标是恢复腿部肌肉力量,激活身体机能,恢复心肺功能。

第三阶段(术后5周后至今)

保持日均1万步的活动量,提高步行速度,增加倒走、“弓步蹲”训练。

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强化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性、稳定性。

到今天术后57天,腿部肌肉力量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实现了“站得稳、走得动、蹲得下、起得来”的目标!

分阶段、定目标、有重点的进行腿部肌肉力量锻炼,让我大大加快了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的进度。

以上是我术后恢复腿部肌肉力量的经历和体会,供突友们参考。(相关锻炼我都拍过视频,感兴趣的突友可以观看)

突友们切记:任何忽略自身症状和身体条件,简单、僵化的“遵医嘱”,盲目模仿网上的康复锻炼计划,有可能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引发更大风险!

突友们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充分理解锻炼“原理和逻辑”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小心“尝试和求证”,探索适合自己的康复锻炼计划。

今天下雨,就趁机“休息”了!

打卡今日活动量:6911步

5.8日拍摄术后康复:优先恢复腿部力量视频

5.9日术后58天康复日志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晚上风雨交加,早上起来连续打了几个喷嚏,感受到对腰椎的巨大“冲击力”,有些“心惊胆战”!

咳嗽、打喷嚏是我们突友的“噩梦”,扶墙、收紧核心、略微屈膝,保持“安全”姿势,是我们的“必修课”!

早上还在下雨,不能到操场活动,吃完早餐就回办公室工作了。

雨渐渐停了,吃完午饭,散步活动一下,顺便到附近大学的游泳馆“考察”一下,为下一阶段康复做好准备!

回到办公室,看到突友留言:崔老师,你多久上班上课的?……

想想本周算是真正的恢复上课和“8小时工作”,这也是很多术后突友关注的问题,做了如下“术后上班总结”:

我是在4.17日(术后36天)上班的,但是属于“渐进式”上班。

在上班前,我从心理的“承受力”到身体上的“活动力”,从上下班的通勤方式,到工作的方式、节奏、强度,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密”的准备和模拟测试。

从4.2日(术后21天)第一次出门活动,我逐步提高活动时间、范围和强度,到4.11日(术后30天),已经可以一次性走40分钟,3公里,完成每天1万步的活动量了,之后一直保持日均1万步左右的活动量。

同时,上班前一周,我在家里模拟了工作状态,从7点起床,到中午12点,经历站、坐、走各种姿势变换,4—5小时不“躺倒休息”,感受腰、腿、心肺功能适应情况,4.10日还尝试了乘车出门的感觉,考虑过公交出行的方案。

4.17日(术后36天)上班后前几天,基本是上半天班,中午就回家休息了。

上班第二周,有3天全天上班,但中午都回家躺1个多小时,下午再去学校工作。

4.23日全天上班,晚上又开车到火车站接人,身体达到了“极限”,是术后身体最“疲惫”、左脚麻木感最强烈的一天。

之后,更小心的控制活动量和工作强度,注意间歇性的“休养生息”,左脚麻木症转也出现了“新变化”——上班后由轻变重,在4.23日达到“峰值”后,由重变轻!

五一假期又休息几天,调整了身体和心理状态。(专门拍视频记录了一下)

直到5.6日(术后55天),第一次正式上课,连上了三节课,算是完全恢复了正常上班节奏,中午也不需要回家躺着休息了,真正完成“8小时”工作。

我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上班的,并且“渐进式”的,逐步增加工作时间个强度,中间身体会出现了一些“状况和反应”,但基本上休息一晚就好了,到本周我才真正完整、完全的适应工作。

可以说我是一边工作,一边休养,甚至在用工作的方式,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康复,身体和心理状况,在上班后恢复的更稳定了。

我工作情况特殊,大多数工作强度、节奏、方式,自己可以控制。

如果工作强度和节奏,自己很难控制,最好是术后3个月后再恢复工作,这样最安全,“伤筋动骨100天”不是随便说说的!

突友在术后恢复上班前,要做好身体和心理上充分准备,要根据实际身体情况和工作内容,确定上班的时间,给身体和心理一个逐步适应的时间和过程。

在我上班前后,很多突友“苦口婆心”一再劝我,今天也有突友留言“不该这么早去上班,好好休息,再复发不是开玩笑的事了”

感谢突友的关心和善意的提醒,但正如我们接受手术一样,提前上班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有时,我们无从选择!

有时,我们必须选择!

只要选择,就要承担风险,承受后果!

只要选择,就要做好准备,积极面对!

我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听不进意见、不识好歹的人,也犹豫、纠结、担心、恐惧过。

最终通过全面评估各种利弊,并最大可能的做好自己能做的准备,我坚持了自己的康复“回归”计划。

选择提前返回单位上班,并不是我有多重要,有什么工作“离不开”我,也不是我有多大的“事业心、进取心”,只是因为我要养家,不上班,“岗位”可能难保,我“躺不下去”,我要承担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

有时不知道要写什么,就翻看评论区留言,评论留言经常是我文章“灵感”来源,欢迎突友评论、留言!

今天又完成了一次完整的8小时工作!

4.9日——5.9日近一个月

日均活动量:10012步

5.9日 校园一角

5.10日术后59天康复日志

凌晨3点,被“咣咣”的声响吵醒了,迷迷糊糊的起床,打开房门,看见土豆“鬼鬼祟祟”的望着我。

我一出门,它就往阳台跑,我就知道“坏了”,开灯就看见门口“黄黄”的一滩!

再看土豆,它已经跑进了阳台,趴在地上,可怜兮兮的望着我,我只能无奈的把阳台门关好。

把门口地面“清理”干净,关了灯,回房间继续睡。

躺在床上突然一惊,刚才起床和“清理”时,是怎么“操作”的,慢慢回忆:

侧身、手肘支撑坐在床边,起身,开灯,拿一次性吸水尿垫,下蹲,擦拭地面,起身,找到垃圾桶,关灯,坐在床边,慢慢侧身躺下,翻身躺平……

一幕幕浮现脑中,整个过程“安全”,放心了!

我一直在养成一些正确、安全的护腰动作习惯,现在看来是有效。

在这种突发的、意外的、半睡半醒之间的“下意识”行为,是对“新习惯”最好的检验!

这么一折腾,睡不着了,打开手机听书,大概1小时后才又睡了。

醒过来时已经8点半了,叔叔婶婶已经准备好了早餐,土豆也遛好了。

叔叔说昨天晚上看土豆可怜,就没把它关在阳台,晚上听到它摇栏杆的声音。

我解释了土豆“狗精的尿性”——晚上被关在门外,有时可能感觉“害怕或孤独”,就想跟人呆在一起,没得到及时回应,就会“报复”,还会各种演戏、“装可怜”,昨天晚上已经报复我们了,别再被它“骗到了”!

昨天晚上的折腾,算是检验了我“新习惯养成”的训练成果,已经把安全用腰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早上又躺在床上看了NBA季后赛直播:掘金个雷霆的比赛,很精彩打到了加时赛,看完比赛出门吃饭。

路上思考今天视频拍摄的主题,联系到上午看的比赛,与突友关心的康复锻炼,确定了今天拍摄的主题:术后康复最佳教练是自己。

午饭后,专门走到附近的小公园,一个月前在这里拍了“术后康复只能靠自己”的视频,在同一位置,结合自己康复锻炼的经历和体会,从目标确定、人工智能工具运用到灵活执行,记录和分享了自己给自己当教练,探索康复锻炼方式的经历和感悟。

手术只是开始,康复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我们只能自己做“教练”,制定并指导适合自己的康复锻炼计划。

5.10日拍摄术后康复最佳教练式自己视频

5.11日术后60天康复日志

手术后60天——新阶段、新开始、新计划!

早上睡了个懒觉,“赖到”8:30起床。

吃早餐、遛狗想着今天拍摄视频的内容,术后60天了,需要好好总结、记录一下。

9点下楼,到了术后第一下楼拍视频的位置,开始自拍。

思绪万千,有很多话要说,这60天像“梦一样”,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但又不知道如何“呈现”。

很多场景像“放电影”一样浮现,但自己的“编导”能力太差,只能用最简单的“口播总结”的方式记录和分享。

总结了术后60天身体、心理、生活、工作的恢复情况和康复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术后左脚麻木的情况,经历由重变轻,由轻变重,再由重变轻的三个阶段,狗到现在麻木状况时有时无,已经很轻微了。

日均活动量保持一万步,一次性可以按5公里每小时的配速走4到5公里,心率能控制在110左右,整体算是满意的。

心理上从手术初期的紧张、迷茫、恐惧、敏感、急躁中,逐步稳定下来,特别是对身体恢复和未来生活的信心不断增强。

走出了对“坐和弯腰”的心理阴影,一度身体和心理极度抵触坐和弯腰,现在可以自然、正常的完成一些坐和弯腰动作。

摆脱了“复发焦虑”,正常接受和面对“复发 ”风险,不抱怨、不后悔、也不害怕,自己已经尽力“预防了”,如果“噩运”真的降临,该保守治疗就保守治疗,有必要手术就接受手术治疗,正常生活和工作,不能活在“复发”的“阴影里”!

术后30天,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了,吃穿住用行,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术后36天开车回学校上班,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过渡,已经完全恢复了工作状态,能够正常的上课,能够完成8小时的工作量。

生活、工作状态全面恢复,包括乘坐交通工具、公交车、地铁以及开车出行都没有问题。

术后康复有很多心得体会,最后总结了三点感悟:

坚定信心,保持耐心!

独立判断,适度活动!

正确认识,融合共生!

拍摄、剪辑忙了2个多小时,看上去就几分钟,但真的费时间。

中午只有一个人在家,不想出门吃饭,随便弄了点吃的。

吃完饭用洗地机打扫了房间,比一般的扫地、拖地确实轻松,术后突友可以考虑,能减轻对腰的使用压力!

下午整理、回顾了术后拍的视频、写的文章,不知不觉间居然有这么多“作品”,虽然很“粗糙”,但全是“真实记录和感悟”,多年后再看应该挺,很有“意思和意义”。

做好准备:新阶段,新开始,新计划!

5.11日 拍摄术后60天小结

5.12日术后61天康复日志

很多突友很纠结,手术后选择什么康复锻炼方式?

我认为腰椎术后最好的康复方式: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

今天是术后的61天,昨天总结术后60天是新阶段、新‬开始、新计划!

今天我开启术后康复的新阶段:

术后30天,我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术后康复上,术后康复是“中心”,甚至是“唯一”!

术后30—60天,开始慢慢恢复基本生活和工作,术后康复仍然是“第一位”的!

术后61天开始,我将逐步降低术后康复的“权重”,生活和工作将重新回归“主位”!

如何平衡术后康复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我的选择是将术后康复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今天早上我乘坐公交车到学校,吃完晚饭后在操场正走、倒走了几圈。

回办公室时走楼梯上5楼,办公室时每隔30—40分钟,起身活动或靠墙站立、静蹲。

下午下班时步行回家,顺带着拍了一个视频。

到家时我的活动量已经是10281步!

就这样我把锻炼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的工作中!

很多突友通过五点支撑、平板支撑、小燕飞、麦肯基、死虫式、吊单杠等各种方式锻炼腰背肌肉,腰突症却依然复发,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一边锻炼腰,一边伤害腰,锻炼的效果,远远跟不上伤腰的速度!

锻炼时间和效果毕竟有限,而日常的一次久坐、久站,一次负重、弯腰、扭腰的错误、危险用腰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日积月累的伤害到我们的腰。

还包括生活中每一口酒、每一支烟和每一杯冷饮,都可能把锻炼效果,抵消的干干净净,这跟减肥失败一个道理!

特别是术后康复期,应以恢复性锻炼,或者说是恢复性活动为主,很多日常活动就是康复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激活身体机能。

对于大多数普通突友而言,锻炼时间和效果有限,锻炼出强大的腰背肌肉并不现实,并且很多锻炼练不好,还会加重病情。

与其花大量时间,甚至冒一定风险锻炼腰背肌,不如想办法养成安全、正确的用腰、护腰行为习惯,避免过度负重、弯腰、扭腰的错误、危险用腰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

从今天开始,我不专门进行康复锻炼,只通过日常散步、倒走、走楼梯、靠墙静蹲和一些基本的拉伸锻炼,将康复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

等术后3个月,看看有没有条件游泳,我对自己有判断,没能力专门锻炼腰背肌肉,选择适合自己的可行方案

手术只是开始,康复是长期的过程,将康复锻炼融入日常,既安全、可行,又能长期坚持下去保证有效性,是普通突友术后最佳的康复锻炼方式!

5.12日 拍摄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视频

5.13日术后62天康复日志

5.13日,术后62天

今天回家路上,一边拍视频,一边下台阶,一脚踩空,坐在了台阶上!

还好现在我的身体的反应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好,刚好那个台阶也比较高,直接坐到台阶上,也支撑了一下。

万幸腰没受影响,只是稍微扭了一下!

我的左脚小时后受过伤,当时没治好,骨头有些错位,很容易崴脚。

再加上腰突压迫左腿神经和手术的影响,更加“软弱”,还是“注意力不集中”,以后不敢这样边走边拍了,特别是马路边。

手术成功,但绝不能低估手术对我们身体和心理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伤害”!

我是有过“深刻‬教训”的,手术后效果很好,术后第三天就出院了,除了左脚麻木无力,没有其他症状。

回家后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些“亢奋”,术后第四天下地活动,每次最长有1个小时,身体也没有异常反应。

虽然在突友提醒下,之后有所“收敛”,但随着时间推移、身体恢复,越来越“自信”和“大胆”。

术后第12天,就“悲剧了”,在与老婆说话时,在前进和后退犹豫时时,一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另一方面对腿部力量估计不足,后退时左腿像“面条”一样,没有支撑力,一软就直接坐在了地上。

当时真的吓坏了,还好带着护腰,支撑住腰部,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

之后我真正意识到手术后,腿部肌肉萎缩,力量严重不足,简单左腿测试单腿站立,左腿不停抖动,持续不到5秒(有条件时你也可以测试一下)开始了腿部力量恢复的专项锻炼。

术后21天在第一次出门活动中,又感受到“心肺”功能不足,活动时心率很快,走了200米,心率就超过120,感觉气喘……

术后36天上班恢复工作后,又发现身体容易“疲劳”,术后43天全天上班,又开车去火车站接人,身体达到了“极限”,实际上也只是正常的活动,并没有太大的强度,但身体反应比较“强烈”。

再加上今天,术后的62天,再次‬“惊恐一坐”!

术后12天是护腰保护了我,术后62天我没带护腰,依靠身体自身的能力保护‬!

既是给我的教训,也是给突友们的一个警示!

大家一定不能低估腰椎手术,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和“伤害”!

时刻警记:手术只是开始,康复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过程!

5.13日 术后62天再次“惊恐一坐”

本周小结

感悟一:对腰突症的理解认识和发作时的痛苦“记忆”,变化如此之大、之快,一方面让我惊喜,可以摆脱手术的“阴影”和束缚,另一方面也让我担心,我会很快忘掉这段惨痛的经历,如何在“忘”和“记”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是今后生活、工作面临的艰难考验。

感悟二:与恢复腰背部肌肉相比,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复更紧迫、更重要,只有腿有力了,才能“站得稳、走得动、蹲得下、起得来”!只有优先加强腿部肌肉得锻炼,恢复腿部力量,才能有条件做别的锻炼,才能扩大活动范围,才能真正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感悟三:手术只是开始,康复是长期的过程,将康复锻炼融入日常,既安全、可行,又能长期坚持下去保证有效性,是普通突友术后最佳的康复锻炼方式!

感谢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