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5 04: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铁路人身安全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铁路人身安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铁路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正文部分阐述自己在铁路人身安全方面的认识、体会和经验;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铁路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a. 铁路人身安全的基本知识:介绍铁路安全法规、安全标志、安全操作规程等。
b. 铁路事故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教训。
c. 个人安全意识:阐述自己在铁路出行过程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定。
d. 安全防范措施:介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铁路事故的发生。
4. 语言表达: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简练: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观点。
b. 逻辑清晰:确保论述过程具有逻辑性,观点之间相互关联。
c. 举例生动:结合实际案例,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5. 格式规范:遵循作文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正文、段落、标点等。
6. 情感真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铁路人身安全的关注和
视频加载中...
赵阳: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青岛车队乌京四组值班员,曾多次获包头客运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7月30日12时50分,受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影响,从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被紧急扣停在落坡岭站。包括赵阳在内的32名“三乘”人员安抚旅客情绪,保障旅客餐食,带领976名旅客经历105个小时后成功转移至北京丰台站,被授予了“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北京丰台至沙城铁路出现严重水害。7月30日12时50分,从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因线路雨量超标被紧急扣停在距离目的地70公里的丰沙铁路落坡岭站。暴雨倾盆,前方多处坍塌,食物紧缺、饮用水消耗殆尽……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焦灼的情绪在旅客中蔓延开来。她害怕,她也真诚,情急中,她用一番肺腑之言安抚旅客:“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她普通,她也无私,当得知自己的视频“火出了圈”,她把集体荣誉放首位:“多亏有我的这些同事们团结协作,才保证了所有旅客的安全,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她爱哭,她也勇敢,“爱哭包”被问咋没哭?她用一句非常有分量的话:“这次这么难,我都没有哭,我和我们党员突击队必须经受起考验。”赵阳(中)
8月3日2时10分,落坡岭站最后一批滞留旅客顺利转运至北京丰台站。“都平安了,一个都不少。”如释重负的她这才长舒一口气。“她的话就是旅客心里的镇静剂!”网友赞叹最美“铁路蓝”用一言一行彰显了“温度十足”的铁路担当。她就是K396次列车值班员赵阳。“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勇担当、爱旅客,满满的正能量。赵阳就是这样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擦亮了“护民心安”的铁路担当。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青岛车队乌京四组值班员赵阳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从7月30日12时50分开始的。食物紧缺、饮用水消耗殆尽,越来越多的旅客在餐车排起了长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阳和同事们焦急万分,列车长杨龙立即向落坡岭站求援。物资找到了,但前方道路有塌方,运送不过来。山坡上流下来的水很急,道路泥泞湿滑。“看到前方线路有两处塌方,第一次感觉到了怕,怕孩子没妈妈。”回想和同事们蹚着水取物资时的场景,赵阳依旧后怕。但在当时,赵阳想得最多的是赶紧把食物带回车上分发给旅客。她和同事们用“蚂蚁搬家”的方式跑了四五趟,带回了方便面、火腿肠等急需的物资。看到物资搬上了列车,旅客一股脑地涌入了餐车。害怕人多发生踩踏,情急之下,赵阳站到了凳子上,哽咽着安抚旅客情绪:“大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发生任何危险。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赵阳发自肺腑说的那些话很管用。“这段话给旅客和我自己都打了一针‘镇静剂’。”赵阳说。“救援一定会到。”就像赵阳坚信的那样,K396次列车的滞留旅客等来了一系列救援行动:8月1日18时,武警北京总队40名突击队队员徒步4个小时后到达落坡岭站;8月2日晚,最后一批滞留旅客准备转移;8月3日2时10分,赵阳与乘务组到达北京丰台站。“咱们平安回来了”,赵阳与同事们拥抱在了一起。泡烂的鞋子、满是泥痕迹的乘务服,这些都是赵阳留给自己的“勋章”。“我要努力成为技能赛场上那颗耀眼的星”志存高远的凌霄花坚持不懈向上攀爬,这与赵阳很像。一路走来,她不畏艰辛、奋勇向前,代表着一种极具挑战的精神品质。2010年,走出校门的赵阳选择进入铁路工作,成为了包头客运段南昌车队的一名列车员。高强度的乘务工作让初入社会的赵阳有些不适应。最开始,赵阳以为服务行业只要有热情和耐心就足够。可时间长了,她发现值乘中不仅需要一遍遍扫地拖地、整理车厢,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解答旅客问询,关注旅客需求。在出乘的日子里,这个姑娘日夜坚守,用微笑面对每一名旅客。“头几次当班,半夜旅客都睡熟了,我却在乘务室里偷偷掉眼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阳直撇嘴,“那时候真的特别想家。”时任列车长张梅对赵阳也是格外照顾,除了当师傅、在服务旅客的细节上手把手教这个新手以外,还格外关注她的思想动态,在工作之余教赵阳如何快速适应列车生活。“看您衣服破了,我这里有针线”“给您创可贴,还有碘伏棉签,赶紧先消消毒”……在车厢里巡查时,赵阳总能第一时间观察到旅客需要什么。“这个丫头特别阳光,业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特别机灵。”旅客的夸赞让赵阳有了进步的动力。从那时起,赵阳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争当业务尖兵的种子,“我要努力成为技能赛场上那颗耀眼的星”。铁路系统组织练功比武技能大赛,赵阳想试试,她想向优秀的同事看齐。备考期间,赵阳不分昼夜地背诵规章,一次又一次地请教身边的实作高手。4天的时间里,她画了60多遍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桌上的练习稿纸越堆越高,实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局集团公司2019年春季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赵阳取得第8名,荣获了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圆了她“在学技练功舞台展现自己”的梦想。新的环境,新的起点。2021年,赵阳被调整到了乌海西至北京丰台K396次列车,担任值班员一职。查里程、计算票价、填写票面内容……补票业务是最费时费力的,客流大的时候,没时间喝水、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可赵阳却甘之如饴,她觉得这是检验和巩固业务知识的最好方法。在班组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旅客需求的赵阳,还总结提炼出“四优”工作法,即优先帮扶重点旅客、优先解答旅客问讯、优先微笑开口问候、优先查找自己不足,为旅客在出行路上提供更多方便。成功之路充满坎坷,但只要为之奋斗,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成为“那颗耀眼的星”奋斗路上,赵阳时刻努力着。“我是党员战场在哪里就冲向哪里”太阳像灿烂的笑脸,给人以温暖。赵阳就是颗“小太阳”,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旅客面前,赵阳助人为乐、传递真情——几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凌晨一点半从集宁南站上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要去北京看病。赵阳注意到老人的票是硬座,而且只买到了集宁南站的下一站大同站。“我这肾病好多年了,老得去北京做透析。”老人说。看出了老人的窘迫,赵阳自己掏钱为老人补了卧铺票。“师傅教导过我,助人为乐不能断档,要把爱心延续下去。”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赵阳每次都会挺身而出。同事面前,赵阳以老带新、乐于分享——“她业务很好,自己学会的知识还会分享给大家。”这是同事崔宏杰对她的夸赞;“业务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只要请教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这是同事张嘉钰对她的评价。作为班组业务骨干,赵阳主动当起同事们的业务辅导老师,除了手把手辅导,还将学习心得和经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在她的帮助下,班组同事童蕾、崔宏杰都获得了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女儿面前,赵阳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被困落坡岭,妈妈看到了灾害面前,单位叔叔阿姨们团结一致的责任担当。”听着赵阳讲起滞留水害现场的故事,女儿睁大眼睛露出了崇拜的目光,“妈妈您真棒,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您是大英雄。”赵阳拍拍女儿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妈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要记住,遇到困难永远要跟大家团结在一起,五根指头握成拳才最有力量。”无论是旅客、同事还是家人,大家都从赵阳这颗“小太阳”身上感受到了温暖,汲取到了力量。“当落坡岭恢复通信后,赵阳第一时间只给我报了平安,她没时间一一发给家人,她知道我会帮她告诉全家人的。”在丈夫刘杰眼里,赵阳临场应变能力出众,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到哪里,“而且还钉得特别牢”。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到哪里。一名党员,战场在哪里就冲向哪里。新冠疫情肆虐,旅客列车大面积停运。铁路职工以迎难而上的昂扬姿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赵阳便是其中一员。“我已将孩子妥善安置,若有任务,我愿听从指挥,随时都能出发,为抗击疫情尽一分力……”这是赵阳印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在车队的安排下,赵阳前往广州车队支援。那些日子里,她关注旅客情绪,照顾重点旅客,扛起了疫情防控和服务旅客的坚实责任,成为了旅客眼中的一名“逆行者”。“穿上制服就代表着铁路,踏上列车就扛起了责任,戴上党员徽章就意味着担当。”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赵阳先后三次获得包头客运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值乘的时候,赵阳喜欢哼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她相信经历了风雨,感受到的阳光才灿烂。在茫茫人群中赵阳是那么平凡可就是这小小的身体总能迸发出最暖心的力量她是同事可以信赖的伙伴是旅客值得托付的贴心人更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党员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记者站(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马威 王鹏 王语欣 来敬铮
视频:李晨琛 王超 梁怀中 张晓图 王鹏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
来源:未来网
【编者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无数奋斗者坚定不移跟党走,用自己的青春和担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把赤诚信仰和实干精神融入时代的大江大河。未来网推出【奋斗者笔记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列漫评,讲述不同领域奋斗者的精彩追梦故事,激励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日前,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更离不开广大铁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坚守。在铁路系统中,就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工种——救援起复工,人称“铁路119”,24小时备勤,主要负责铁路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机务段救援车间的救援机械司机杨军平是其中一员,“90后”的他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畏的奉献精神,为“钢铁大动脉”的畅通无阻贡献青春力量。
“我能开好火车,160吨救援起重机也一定能开好。”这是杨军平2013年第一次来到救援车间时,面对自己从未涉猎过的领域定下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他利用业余时间对着图纸和各类手册,梳理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第一时间请教他人,为数百个电路、管路、机械、液压传动等部件做标注。这有助于他开展演练活动,快速熟悉救援起重机作用性能,也为实现“人车合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救援起复工除了要熟练操作使用各类救援机具,更要熟悉各型车体构造。杨军平全力以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力求在救援行动中分秒必争,展现出对铁路救援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参加工作十多年来,杨军平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入门小白”快速成长为“技术大拿”,他曾多次荣获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救援机械司机个人单项第一名,并于2023年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一直以来,杨军平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毫厘之间锤炼列车救援技术,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以满腔的热忱和不懈的努力展现当代铁路人的风采,用奋斗的铿锵姿态诠释青春的意义,杨军平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青年职工。
青年生逢盛世,更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岗位新兵”到“技术能手”,杨军平奋斗的身影是千千万个铁路青年奋斗的真实写照。时代在召唤,奋斗正当时。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敢担当、愿奉献的模样。在万里铁道线上、在全国各个岗位上,像杨军平这样的青年职工不计其数,他们的奋斗精神,也将引起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广大青年继续奋发向前,让绚丽的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灿烂绽放。
策划:李玥 姚凌
统筹:姚凌 王晓青
漫画设计:杨梁
手绘海报:杨梁
文字:李启晨
编辑:王晓青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