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5 16: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艾力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要写的艾力观后感的主题。是关于艾力的思想、行为、成就,还是对他个人品质、性格等方面的评价?明确主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
2. 深入了解艾力:在写作之前,要对艾力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他的生平、事迹、观点等。这样可以使你的观后感更具说服力。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艾力,主体部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4. 表达观点:在主体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表达你对艾力的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艾力的思想:分析艾力的观点、理念,以及这些观点对你的启示。
b. 艾力的行为:评价艾力的行为,如勇敢、坚韧、智慧等,以及这些行为对你的影响。
c. 艾力的成就:总结艾力的成就,如取得的荣誉、做出的贡献等,以及这些成就对你的鼓舞。
5. 运用修辞手法: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6. 结合自身
天山网记者李杨
沿于田县城向西行驶约20分钟,就到托格日尕孜乡国道路口,不远处,一扇刻有传统雕花的大门,掩映着一方大院。这里,就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
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的党员干部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参观(摄于2019年4月19日)。记者周鹏摄
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想要骑着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佳话传遍神州大地。如今,在库尔班大叔的家乡,这座以老人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步入院中,南侧那一台红漆斑驳的拖拉机,将人们的思绪瞬间拉回到60多年前。这是1958年库尔班·吐鲁木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后,毛主席委托有关部门向托格日尕孜人民公社赠送的拖拉机。这台拖拉机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增添了力量。拖拉机旁,是库尔班·吐鲁木故居,也是纪念馆的前身。
“希望你们全家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后人的回信,陈列在展厅中,字字句句,饱含深情,更蕴含着殷殷嘱托。
“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在她家里,有两件‘传家宝’,一件是毛主席接见曾外祖父的照片,另一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今,这两件‘传家宝’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讲解员阿曼古丽·艾力讲到这里,眼睛里充满自豪。随着她的脚步走进纪念馆,来到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大叔”巨幅画像。展厅右侧,一尊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弹唱冬不拉的雕塑惟妙惟肖;展厅四壁上,一组浮雕再现了库尔班大叔和于田各族乡亲们过上美好生活、发自内心感党恩的情景……
“我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的丰收果实。”怀着这样的想法,库尔班大叔总是把果园里最好的瓜果摘下来,准备随时带给毛主席。在纪念馆二楼的展厅里,一个颜色斑驳的大木箱,就是库尔班感恩之情的最好见证——当年,他把精心准备的杏干等装进这个箱子,寄到北京。由于中央有规定,不能接受群众的礼物,这个箱子又被退回来。
阿曼古丽指着展柜中一个已经发黄的信封,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当年库尔班大叔的事迹被报道后,全国各地的人们深受感动,寄给大叔的信件像雪片般飞来。这是当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六十五班的学生寄给大叔的一封信。”阿曼古丽说,2017年,一位山西援疆干部在纪念馆参观时,惊喜地发现,这封信是自己的母亲当年执笔寄来的。那位援疆干部感慨道:“库尔班大叔的精神永不过时,它激励着前辈,也指引着后人。我们要树立伟大的爱国情怀,在援疆的岗位上争当先锋、建功立业。”
纪念馆负责人汗克孜·买买提明说,平常每天有300到500人次前来参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来参观的团体游客更多,每天超过1000人次。”
参观指南:
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位于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距县城14公里,315国道南侧100米处,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纪念馆建于2003年4月,2014年和田地委、于田县委申请国家资金,在原址改扩建新的纪念馆,2016年11月7日开馆,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分陈列馆和故居两部分,陈列馆内有5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资料、10余幅手工绘画和60余件库尔班·吐鲁木生前实物。馆内还有声像室,可容纳70余名观众,观看纪录片和影像资料。纪念馆全年开放,参观时间为每日10时至20时。
图源网络
论一只乌龟的自我修养
我和你是有差距的,我的童年没有玩具,只有大自然的泥土、虫鸣。我的休闲方式只有书本,没有电脑、音乐、游戏。我的假期没有游乐园,没有朋友们的欢聚,只有干不完的农活。
这些文字出自前几年很火的一篇帖子——《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作者感叹: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
小时候,不懂什么是成长,什么是公平。当学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知道了这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相对的公平,大多数人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以前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打了一个盹,睡着了,慢慢爬的乌龟给超过了,它赢得了比赛。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生来就像是那只慢吞吞的乌龟,起跑时看到的已经是别人的背影。何况现实中的兔子们,很少会停下来喝水、睡觉、打游戏,他们一直在奔跑,穿的还是最好的跑鞋。
这其中的大部分话语,都是来自《你一年的8760小时》。这本书我以前看过,最近我又翻开看了。
这是一本实打实的励志书籍,书中大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看完之后,我对他还是充满敬佩的。艾力,新东方英语最年轻的讲师,一位拼命工作,早起打卡者,时间管理者,减肥健身的坚持者……他因为父亲殉职而挑起养家的重担,过程艰难曲折,一个少数民族的孩子求职路上都会不顺利。他拼尽全力考进了北大,父亲却在他大二时候离开了他,他作为普通子弟,忙着照顾家人,忙着大学兼职,忙着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参加《奇葩说》被更多的人认识。
他有蛮多的标签,但是看他的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最大的勇敢是知道自己的差距很大,依然勇敢去追赶。读到这句话,我颇受感触。
虽然提倡人人平等,但人生来就不平等,因为我们所依靠的资源背景不一样,你的舞台就是不一样的。想到这里,我脑子就闪过了王宝强的身影。
王宝强他的家庭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8岁那年,因为自己突然有了觉悟,不想一辈子种地,觉得没有意义,所以决定出去闯荡。因深受李连杰《少林寺》的影响,王宝强就去了少林寺,他单纯的以为在那里可以拍电影。就这样,在少林寺做了6年的俗家弟子,可是他一次都没有见到拍电影的人来过。傻傻等了6年之后,他才相信寺院的和尚们对他说的话,这里真的不是拍电影的地方。
时光飞逝,他16岁了,王宝强下了决心要去北京闯一闯,因为那里是能拍电影的地方。他的父母,认为他傻头傻脑的,应该是闯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因为除了没有经过演员的训练之外,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孩子,也就是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乌龟。
他的起跑线是极低的,但是他不信命,他想通过电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生在了罗马,但大多数人都要靠自己奋斗好多年,好多年之后才可以和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一起喝咖啡。
北漂的日子相当的艰难,那时候的他每天都会在北影门口等待一个群演的机会。如果等到了的话,一天有20块钱可以挣。如果没有的话,就等于说他要白白浪费这一天。为了能有口饭吃,他会在北京的各个建筑工地去做工挣钱。
哪怕过得再困苦窘迫,他对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他曾经说,自己跟许三多的经历特别像,在没有当兵之前,被他爹叫龟儿子。他还是会一声不吭。因为是农村来的,没有任何的背景资源,所以经常被人瞧不起。
就是别人说他没有出息啊,大抵是嫌弃他的农村出生,所以刚来的那段时间,他经常会跟别人发生口角甚至动粗。这就是平凡人的人生呀,在你没有出名之前贫穷,软弱,无助都会裹挟而来。
后来被导演发掘,拍了第一部处女作电影《盲井》,再到后来《天下无贼》里面的傻根,《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现在的他已经是演员导演。他已经走向了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而这一切的一切,正如书中作者所说,一个人所想象的生活十有八九会最终成为他过的生活。王宝强的生命是有一个这一个的选择构成的,他的选择促成了他的人生。刚开始,他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农民的孩子。就是因为他秉持着一种信念,就是努力坚持。
人生最大的勇敢是知道自己的差距很大,依然勇敢的去追赶。
他一直在追梦的路上,他知道自己很平凡。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明星,成名之后的他依然过得很淡定从容。对于梦想,他一刻都没有懈怠。
正如书中所言,生命有如长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一旦松弛了下来,不管你之前付出了多少个日夜,你都可能会打回原点。
王宝强的草根逆袭之路,可以说是相当的励志,他是鼓舞了多少为了梦想一直在北漂或是横漂的人啊!王宝强的梦想是成为演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成功了。而曾经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因为世俗的眼光,因为自身的懒惰借口,因为你压根就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你不敢说出来,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她想在大城市发展,可是父母一定要她回老家,说稳妥。她也是农村家庭出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想好好努力,一展所长。可是,还是没经受住父母的极力劝说,她做了自己最不喜欢的工作。
在银行上班,每天两点一线,回家,上班。就这样机械的重复着。半年之后,她想通了,她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辞了原先的工作,当晚就做火车走了。去了她喜欢的城市。父母很难过,奈何拗不过她,就随她了。现在她很开心,朋友圈的分享里都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她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的那种人,中学时代,为了能够取得高分,没日没夜的去做试卷,看书复习。后来,她也的确不负众望,考得很好。
她跟我说读书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以为工作了就会好点,没想到依然是压力山大。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家里的条件,除了努力别无选择。因为和别人的差距,从一出生就注定了。
为了能够赶上别人,我只有直面人生的每一道关卡,而不是选择退缩。
这本书还提到了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写了一个中国最有名的人: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多,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差不多先生,哪怕到死之后,他都说死和活都差不多嘛,后来就断气了。
如果人人都差不多,凡事不上进,努力,那真的无法想象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本书的作者艾力,他就是因为不想和别人差不多,所以他特别的拼,把自己每天的24小时都划分的很好。他一天的行程是这样的:
他坚持6:19起床,6:30每日分享,7点上班路上7:45到达公司。11点写书中,12点午饭,2点开会,6点健身,21:20西班牙语学习。8:30玩会儿游戏,11:30睡前故事。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每日坚持,他独创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影响人次上亿,帮助数以万计的人管理人生,重启自己的梦想。励志有方法,梦想可变现。
其实我觉得读这本书的初衷,我单纯的就是被他的这个8760这个数字吸引了。因为当一年的时间有一个具体数字摆在眼前时,你真的就不觉得一年的时间很漫长,也会想我这一年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现在是10月中旬了,很快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还剩几个月了。回想起来,白驹过隙,啥都想做,啥也没做出什么名堂来。
可是看了这本书,多少有点收获,正能量满满,激励下自己。把一天时间分化到一小时,半小时,来完成一件事情,去缩小和别人的差距。
我们不一定说要多成功,但一定要记得自己是谁,在干什么,有没有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有,请积极勇敢去追梦吧!正如艾力所言:人是为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而活。想想当你梦想实现的那一刻,该有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快乐,多么的美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