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渔歌子》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27 08:57

《渔歌子》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渔歌子》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背景知识": - 首先要了解《渔歌子》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文学地位。 -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如主题、意象、情感等。
2. "明确写作目的": - 确定你想要通过这篇读后感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受。 - 是否想要探讨诗歌的艺术价值、思想内涵,或者与个人经历相结合?
3.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渔歌子》的作者和作品,以及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分段阐述你的观点,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 - "艺术手法":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意象运用、结构特点等。 - "情感表达":描述诗歌传达的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如何影响你。 - "主题思想":阐述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你对此的理解。 - "现实意义":探讨诗歌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 "结尾":总结你的读后感,再次强调你的主要观点,并留下深刻印象。
4. "内容丰富": -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避免空泛的论述。 - 引用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或理论观点,以增强说服力。
5.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

张志和最经典的一首《渔歌子》,短短27字,令人向往


文|丁十二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故很多人都以为词这一文学体裁是起源于宋朝,这是不对的。事实上,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达到顶峰。故今人多谓之“宋词”。

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中,词家代表不甚枚举,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北宋的苏东坡、欧阳修、秦观,南宋的李清照、辛弃疾、吴文英等。在唐代就已有名家,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历史上第一首《浣溪沙》出自唐代诗人韩偓,最早的《如梦令》出自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及今天我们要提到的这个词牌名——《渔歌子》最早也是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

《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或《渔父乐》。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本来是民间的渔歌。被张志和用于词的创作,遂为词牌名。历史上作此调者甚众,除欧阳炯、李煜等,连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只是在众多《渔歌子》中,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最为著名,连苏东坡和黄庭坚也纷纷“抄袭”,但与张词相比,都差了些韵味,失了些颜色。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徒。张志和三岁诵诗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就得到太子李亨器重,曾和舅舅李泌献计于唐肃宗,大败安禄山,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但在父母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有感于宦海浮沉和人生无常,遂辞官归隐,渔樵为乐。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唐代宗大历七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流水,鳜鱼肥美,两人即兴唱和,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名地点,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诗人选取“白鹭”这一象征“自由、闲适”的意象,来烘托渔父内心的悠闲自在。白鹭以水中鱼虾为食,故同时暗示此地乃是人杰地灵,鱼米之乡。正好适合隐居生活。

“桃花流水鳜鱼肥”从季节时令特点出发,极言江南水乡的美好生活。每年暮春,桃花开得正艳,天气暖和,雨水丰沛,追逐着水里飘落的花瓣,一条条肥美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此句与戴叔伦的《兰溪棹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合前面明丽秀朗的湖光山色,这就是渔父生活的环境,宛若人间仙境。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前面两句字,诗人都在极力渲染渔父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到了后面三句,就该我们的主人翁渔父出场来,他在干嘛?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垂钓,是那么的悠闲自在,宛如得道散仙一般。

纵观整首词,宛如一幅神仙居住的山水画卷。有春水碧于天,有山青花欲燃,有白鹭自在飞,有鳜鱼逐流水。渔翁在细雨蒙蒙中垂钓忘归,好不惬意自在。这既体现了诗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力,也反映了他高远、淡泊、超脱的生活意趣和生活追求。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毫无疑问,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坛绝响。

文末附苏东坡“抄袭”之词,而这或许也是苏东坡败得最惨的一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疫情之下,好好读书

图片/网络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