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法院违法确认申请书》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04:57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法院违法确认申请书》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法院违法确认申请书应注意的事项
正文:
在撰写法院违法确认申请书时,为确保申请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以下事项应当特别注意:
一、明确申请目的
1. 在申请书中,首先要明确指出申请的目的,即确认某一行为或决定是否违法。
2. 针对具体案例,阐述申请确认违法的原因和依据。
二、准确陈述事实
1. 详细描述涉及违法行为的案件事实,确保陈述客观、真实、完整。
2. 提供相关证据,如书面材料、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三、引用法律法规
1. 在申请书中,引用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被申请确认违法的行为或决定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2. 对引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释,阐述其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
四、论证充分
1. 对违法行为的认定,应进行充分论证,从法律、事实、证据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2. 针对被申请确认违法的行为或决定,提出合理的反驳意见,以增强申请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五、格式规范
1. 按照法院规定的格式撰写申请书,包括标题、申请人信息、被申请人信息、事实与理由、证据、请求事项等。
2. 严格遵守字体、字号、行距等格式要求,确保申请书整洁、美观。
六、注意时效性
1. 在规定的时间内

笔尖上的法律武器:一份合格的检察监督申请书这样写

七月的阳光透过法院高大的玻璃窗,落在张建国紧攥的判决书上。这已经是第三份驳回通知书了——一审、二审、再审申请相继失利,最后一线希望就寄托在那份即将递交给检察院的监督申请书上。然而当他翻开自己熬了三夜写成的材料,检察官却轻轻叹了口气:"老张,您这申请书里光喊冤,我们想帮也使不上劲啊。"

这样的场景在各地检察院接待窗口并不少见。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的民事监督申请中,近四成因材料不规范被退回补充或直接不予受理。那些字字泣血却不得要领的材料,如同没有瞄准器的枪炮,空有威力却无法击中目标。

检察监督申请书不是情感宣泄书,而是法律论证书。 当法院的大门次第关闭,这份递向检察院的材料就是叩响正义之门的最后一块敲门砖。它不需要华丽辞藻,却要求精准命中法律监督的要害。

避开三大致命误区

在接待大厅堆积如山的申请材料里,检察官们最常扼腕叹息的有三类:

  1. 情绪化控诉型
    通篇"天理难容""官官相护"的呐喊,却不见具体指证。某基层检察官展示过一份写了27页的申请书,其中19页在描述上访经历,关键事实仅半页带过。法律监督需要的是理性论证而非情感共鸣。
  2. 对象错位型
    "请求检察院改判案件"——这样的开篇注定失败。检察院不是超级法院,其核心职能是启动监督程序。申请书应明确诉求:
    "提请抗诉"或"提出再审检察建议",而非要求直接改判。
  3. 笼统模糊型
    "原审认定事实错误"的指控如同没有坐标的导弹。曾有位当事人连续三年提交申请,始终未说明具体哪项事实认定错误,直到检察官调卷才发现关键证据被遗漏。

四步构建法律利剑

成功的申请书如同精密的手术刀,需精准解剖原审裁判:

第一步:锁定病灶位置
对照《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第81-83条,聚焦四大核心问题:

  • 事实认定:"原判认定借款发生于2020年5月,但银行流水显示对方账户当时已被冻结"
  • 法律适用:"《民法典》第580条规定的解除权条件未成就,原判却支持解除合同"
  • 程序违法:"关键证人证言未经质证即作为定案依据"
  • 新证据:"新获取的工程验收报告可证明施工质量合格"(附证据来源说明)

第二步:构建证据链条
避免"我认为""我觉得"的主观论断。采用"书证X显示...""鉴定意见Y证实..."的客观表述。某商标权纠纷中,申请人将侵权商品比对照片制成图表,使侵权行为一目了然。

第三步:标注法律坐标
每项指控后标注法律依据:"该情形符合《监督规则》第81条第(三)项'主要证据未经质证'之规定"。某借贷纠纷申请人逐条批注原判法律适用错误,最终促成抗诉。

第四步:明确监督请求
切忌模棱两可:"请求贵院依法审查,如符合监督条件,
提请XX省人民检察院向XX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精准的诉求让检察官清晰把握审查方向。

文书背后的温度

2024年杭州某区检察院受理过一份特殊的申请书:申请人用不同颜色标签标注争议焦点,附带时间轴图示和证据清单索引。这份条理清晰的文书不仅获得采纳,更成为该院推广的范本。检察官坦言:"我们最珍视的不是文采,而是那份让真相水落石出的诚意。"

当您提笔书写时,请记住:这不是与法官的辩论,而是向法律监督者展示真相的路径。每一份严谨的申请书,都是对司法公正的深情呼唤。

检察监督申请书(模板)

申请人:张某某,男,19XX年X月X日生,身份证号:XXXXXXXX,住XX市XX区XX路X号,电话:XXXXXXXXXXX
被申请人:李某某,女,19XX年X月X日生,身份证号:XXXXXXXX,住XX市XX区XX路X号

申请监督事项
请求XX市人民检察院对XX市中级人民法院(202X)XX民终XX号民事判决书进行监督,依法提请XX省人民检察院向XX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事实与理由
一、基本案情
申请人因借款合同纠纷起诉被申请人,XX区法院于202X年X月X日作出(202X)XX民初XX号判决。申请人不服上诉,XX中院于202X年X月X日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202X年X月X日,XX高院裁定驳回再审申请。(此处简述诉讼经过)

二、具体监督事由
(请按以下框架书写,每项需具体指明)
(一)事实认定错误
"终审判决认定'申请人已于2020年6月收到货物'(见判决书第X页),但被申请人提供的快递单号XXXXXXXX经邮政系统查询显示未妥投(证据1),且申请人同期在外省出差有酒店入住记录(证据2)。"

(二)法律适用错误
"本案应适用《民法典》第667条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终审判决错误援引第585条违约金条款。被申请人主张的'违约金'实为砍头息,超出法定利率保护上限。"

(三)程序违法情形
"2021年3月15日庭审中,审判员对申请人提交的银行流水(证据3)未组织质证,却在判决书中作为定案依据,违反《民事诉讼法》第72条。"

(四)新证据提交
"现发现被申请人亲笔签名的《还款承诺书》(证据4),可证实其承认债务存在。该证据原审时因被申请人隐匿未能提交,符合《监督规则》第83条规定。"

三、法律依据及请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5条、《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第81条第(一)(二)项、第82条第(三)项之规定,请求贵院审查后提请XX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此致
XX市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签名):
XXXX年XX月XX日

附件清单

  1. 原审判决书、裁定书复印件
  2. 新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
  3.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4. 送达地址确认书

(注:此模板需根据个案填充具体内容,法律条文引用请核对最新版本)

当法律的天平似乎不再倾向你时,请记住:公正不会自动降临,却会为那些懂得如何理性呼唤它的人转身。 这份申请书不仅关乎个案正义,更是公民参与司法监督的庄严实践——它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在纸墨间焕发出守护公平的温度。

判决行政机关答复已无实际意义,怎么处理

当法院判决责令行政机关作出答复(如信息公开答复、履职申请答复等),但后续因为客观情况变化导致该答复行为已失去实际意义或履行基础时(例如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已被主动公开、申请履职事项已过期失效等),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法律途径:

一、核心处理原则


《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强调“有权利必有救济”,即使原诉求的行为意义消失,当事人实体权利受损的救济途径仍然存在,需分阶段处理:

(1)判决生效前(诉讼阶段)

  • 原告可申请撤诉
    发现诉求无实际意义后,向法院申请撤诉(《行政诉讼法》第62条),法院审查后裁定是否准许。
  • 变更诉讼请求
    如因行政机关拖延导致行为丧失意义(如未在庭审前公开信息造成损失),可
    当庭变更为行政赔偿请求(《行诉解释》第95条)。

(2)判决生效后(执行阶段)

若判决生效后发生履行不能,按以下顺序处理:

二、具体操作流程

▶ 情形1:行政机关尚未履行判决

  •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59条:
  • “据以执行的行政判决因情况发生变化,导致执行标的不存在的,法院可裁定终结执行。”
  • 操作要点
  • 行政机关需提交证据证明履行基础已丧失(如信息已主动公开的网页截图);
  • 法院组织听证审查,听取原告意见;
  • 终结执行不等于权利消灭,原告仍可另诉行政赔偿(见下文)。

▶ 情形2:因行政机关过错导致履行不能

若因行政机关故意拖延、违法不作为导致行为丧失意义(例如在诉讼期间拒绝公开,判决后信息自行失效),按以下方式追责:

  1. 申请法院确认违法
    向执行法院提交《确认违法申请书》,主张原不履行行为违法(《国家赔偿法》第3条);
  2. 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要求赔偿因延误履行造成的实际损失(如因未获信息导致的投资损失、维权成本等)。

三、替代性救济——行政赔偿诉讼

即使原行为无法履行,仍可独立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1)赔偿请求范围

损失类型

举证要求

法律依据

维权直接成本

律师费、交通费等票据

《国家赔偿法》第36条第8项

可预见的间接损失

因果关系证明(如投资合同)

《行诉解释》第47条

(2)诉讼策略要点

  • 无须另行确认违法
    在赔偿诉讼中可直接要求法院认定原行政行为违法(《国家赔偿法》第9条);
  • 损失计算的灵活性
    法院可依据生活经验法则推定损失(如因信息缺失导致商业机会丧失,按行业利润酌定赔偿)。

四、特殊情形应对

(1)历史遗留问题已解决

示例:申请公开某旧城改造方案,诉讼中项目已结束且档案销毁。
处理:

终结原判决执行; 另行起诉要求查阅复制现有档案材料(如有留存)。

(2)重复申请被合并处理

示例:针对同一信息重复提交申请,后一份申请已获答复。
处理:

法院裁定终结对前诉判决的执行; 已作出的答复行为视为对全部申请的覆盖。

五、维权文书模板

▶ 终结执行申请书(原告版)

申请人(原告):XXX  
申请事项:请求终结执行(XXXX)X行初XX号行政判决  
事实与理由:  
1. 贵院判决被告于X年X月X日前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 因(附件1:证据清单),该答复行为已无实际意义;  
3. 根据《行诉解释》第159条,申请终结执行程序。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 行政赔偿起诉状(替代救济)

诉讼请求:  
1. 判令被告赔偿损失XX元(包括律师费X元、误工费X元、商业损失X元);  
2. 确认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答复义务的行为违法。  
事实与理由:  
被告在诉讼中故意拖延履行,导致,符合《国家赔偿法》第3条赔偿情形...

六、关键注意事项

  1. 主动替代履行
    若行政机关可在原行为外采取补救措施(如提供类似信息),应主动沟通并签订《执行和解协议》。
  2. 及时保存证据
    证明履行不能的证据(如官网截图、第三方证明)需在发现后
    30日内固定,避免灭失。
  3. 复议前置例外
    行政赔偿请求可直接起诉,无须行政复议前置(《国家赔偿法》第14条)。

法律智慧:即便程序性请求落空,实体权利仍可通过赔偿制度实现“曲线救济”。重点在于锁定行政机关的过错行为与损失的因果关系链。

建议在提起诉讼或执行程序前,向属地法律援助中心(12348热线)或专业行政律师进行个案策略咨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