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08: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生产砸死》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对《生产砸死》这部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手法等。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观后感作文,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生产砸死》这部作品,包括作者、背景、故事梗概等,为下文展开论述做铺垫。
b. 主体:围绕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 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如对生产安全的关注、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等。
- 人物形象:评价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等。
- 情节结构:分析作品的情节安排,探讨其合理性和艺术性。
- 艺术手法:评价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运用,如象征、对比、讽刺等。
c.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作品或相关问题的思考。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要准确、简洁,避免冗长、啰嗦。
b.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c. 注意文章
(文/丁非白 于也童)
在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南山,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碑,碑上刻写着“忆沧桑史,记血泪仇,罪证昭然。慷慨殇歌化警钟,盛世唤和平”的铭文,纪念碑周围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
这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之一——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是东北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死难矿工群葬遗址。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那时起,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东北大地。遗址内掩埋着日本占领时期7万多具被残害致死的中国劳工遗骨。
2015年8月15日,武警官兵在参观死难矿工遗骨馆。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侵略者“要煤不要人”
位于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西侧的死难矿工遗骨馆分为南北两个群葬大坑,露出遗骨110具。从南坑到北坑,有一条长长的展廊,参观者透过墙面上的洞口可以俯瞰遗骨坑,森森白骨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罪行。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城市,这里的煤田开采有百余年历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剧了对阜新煤矿的疯狂掠夺和残酷的殖民统治。
辽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副所长孟月明说,1936年日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阜新矿业所”,开始全面掠夺阜新煤炭。日本侵略者在生产上奉行“以中国劳工生命攫取资源”的政策,坚持“要煤不要人”的原则。
馆内展出的《阜新炭田开发志》是日军对阜新矿业乃至对东北经济掠夺的有力证明。该书由阜新矿业所组织编撰,记载了1940年日军开采阜新煤矿每天可达万吨,为了达到这一产能,很多累死的劳工被扔进“万人坑”。从资料来看,当时东北各地矿长均撰文总结能源开采经验,日本一些高级将领也亲自“视察”,可见日军对能源掠夺的重视。
发现矿工遗骨7万多具
“人间地狱十八层,十八层底下是矿工。”当时,矿里流传这样的民谣。
馆内展陈着一幅幅被日本人迫害的劳工照片:他们住着低矮潮湿的工棚,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从事着超常危险、超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
“只要多出煤,死人不死人全然不顾。”孟月明说,没有安全措施,冒顶、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频繁发生,吞噬了无数中国矿工的生命。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包括死难矿工遗骨馆、抗暴青工遗骨馆,以及2014年新建的万人坑遗址陈列馆三个展馆。其中的万人坑遗址原是日本侵略者于1940年设立的墓地。迄今为止,这里已发现受残害矿工遗骨7万余具。在日寇的非人折磨下,有的矿工在坑下被冒顶砸死、瓦斯熏死,有的冻死、饿死、病死,有的被活活打死,更有甚者被活埋。
孟月明说,1936年至1945年,被强征到阜新地区的劳工达50余万人,其中10万余名劳工因饥饿、伤病、瘟疫、事故、迫害等原因死亡。
曾有劳工和其子女回忆,他们住的工棚是用秫秸席搭的,不遮风不挡寒,50多名劳工就挤在铺着草的地上睡觉。吃的是橡子面窝头,又苦又涩,不少劳工因为吃橡子面胀肚而死,更有人亲眼见到有的劳工被日本人扔到沟里活埋。
据调查,辽宁境内较大的经考证的“万人坑”共有30多处。长期研究日本侵华时期“万人坑”的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李秉刚研究认为,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日本在生产上实行“人肉开采”政策,凡是日本侵占时间较长的地方,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万人坑”。
“特殊工人”抗暴捍卫尊严
纪念馆内的抗暴青工遗骨馆埋葬着137具“特殊工人”的遗骨,展现着中国劳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他们用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抗暴青工遗骨馆里埋葬的是发动震惊伪满当局的“下菜园子暴动”而被日本侵略者残害致死的“特殊工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人力资源,将抗日武装人员、战俘和在“清乡”“扫荡”过程中抓捕的青壮年,作为劳动力分批押送到阜新煤矿,成为矿工中的“特殊工人”。
“特殊工人”的工房外有高墙电网,大门由持枪矿警把守,任何有反抗行为的人都要遭受刑讯室的十几种酷刑,有的直接被扔进“狼狗圈”活活咬死。
“特殊工人”虽身陷囹圄,仍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1942年9月2日深夜,新邱采炭所下菜园子292名“特殊工人”发动暴动,他们凭铁锹、棍棒、石器与日军殊死搏斗。这次暴动中,共有67人翻过电网逃出,5人当场牺牲,45人身负重伤,200余人被捕。
日本侵略者对被俘的“特殊工人”实行各种酷刑。后来,56名被俘的“特殊工人”被营救出狱,重返抗日前线,更多人则惨死狱中。日本侵略者为了掩人耳目,挖下深坑,将137具遗骨集中掩埋。
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大肆掠夺资源、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2014年,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与保护,新馆于2015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早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无法抺掉。”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胤说,阜新“万人坑”作为日本侵略和工业掠夺的直接物证罪证,是一块历史的伤疤,也是警醒人们“勿忘国耻”的一本教材。
来源:参考消息网
这几年,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大爆。
《扫黑风暴》《沉默的真相》还有《狂飙》,都掀起了全民讨论的热潮。
但其实有一部电影远比《狂飙》要早。
早在2019年,就已经杀青。
经过四年的删减审核,终于在这个十一上映。
它就是《坚如磐石》。
传闻,这几年张艺谋导演经常用完整版《坚如磐石》招待重要客人。
一方面张艺谋导演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对它不能上映的遗憾。
这部电影从官场到商场,讲出了在权力和金钱的交织下,欲望的贪婪与狡诈,人性的黑暗与残酷。
而剧中暗藏的7个真相,更是将现实剖析得淋漓尽致。
01我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利益是人品的试金石。
没有人不喜欢财富,但是获取财富的方式里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成色。
电影中黎志田杀人之后,让一群小混混伪装成酒后斗殴,替自己顶罪。
事后,每个小混混可以拿到三百万的费用。
这些人抛弃了良心,也放弃底线,甘愿被金钱驱使。
相反,银行职员杨晓薇被入室劫持,黎志田的手下开出一千万买她手里的手机物证。
她却依然不为所动,保下了关键证据。
让姨妈枉死的真相被揭开,将郑刚等人绳之以法。
追逐利益,是人的天性。
但是追逐利益的态度和方式,却分出了一个人人格的高低。
君子为义,小人重利。
金钱面前,守不住自己底线的人,终究守不住自己的人生。
02西方人说:人性,是神性和兽性的混合物。
一半在天堂,一半在地狱。
可以慈悲如神,也可以暴戾如鬼。
电影中有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黎志田拿着铁扳手一下一下砸死了自己的女婿。
血液飞溅,喷了黎志田一身,但是他却依然继续砸了下去。
全然已是动物性的残忍与疯狂。
但是他回到家里,面对待产的女儿,又成了一个慈祥的父亲。
他让一群混混去抢苏见明的手机。
一边指挥混混们杀人抢手机,一边又虔诚祈祷希望刚出生的外孙女可以抢救过来。
一边是邪恶刽子手,一边是虔心的教徒。
两颗截然不同的心脏,跳动在同一个胸腔里。
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说:神赋予我们恶的同时,也给我们征服恶的武器。
这便是人的理性,人的自省。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超越自己,超越本身的“恶”,而不是任由自己沉沦下去。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努力让自己摆脱粗鄙恶劣,摆脱无知蒙昧,是人一生的修行。
03茶淡不如水,没钱不如鬼。
很多人觉得只要有钱,就有了幸福。
于是很多人就把良心,拿去换了钱。
电影中的黎志田,正是如此。
他与郑刚勾结,杀人敛财,无恶不作。
但是他的日子却过得并不快乐。
因为仇家太多,他准备了一叠房卡,每天随机抽卡,随机住一间房。
早上醒来,一个送餐电话,马上让他警觉,抄起木棒就要处理暗杀的刺客。
对于多年来跟随自己的兄弟,他不敢信任,自己的亲女婿,他也始终提防。
虽然有巨额的财富,却始终战战兢兢,难以安眠。
副市长郑刚也是如此。
面对亲生的儿子苏见明,他不敢相认。
怕有朝一日自己出事,连累到孩子。
面对情人收集到的犯罪证据,为了保命,杀了自己的情人,
和情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外甥女杨晓薇,他也只敢默默关心。
杨晓薇送他的手机壳,他转身就扔了。
所有欲望的满足,都需要代价。
膨胀的欲望,肮脏的财富,会给人带来物质的享受。
却需要平常人的安宁、快乐、温情来作为交换。
一个人富可敌国,却不能得一夕安寝。
一个人权势滔天,却不能得到温情快乐。
这样的人生,纵然再闪耀再辉煌,又有什么意思呢?
04我们常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一张张面具。
在外人眼里,副市长郑刚是个彻头彻尾的好人。
在单位,是个备受尊重的好领导。
在家里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在外面,是冒着炸弹危险和歹徒谈判的英雄。
平时不坐专车,公交通勤,亲民又俭朴。
对待黑恶势力,义正词严,绝不姑息。
可在私下里。
他对儿子、妻子动辄打骂,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勾结商人,贪赃枉法,获取巨额利益。
雇凶杀人,丧心病狂,无视人伦底线。
内外全然是两副模样。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个世界上,最难识别的就是人心。
那些看似温顺的绵羊,可能随时变成择人而噬的野狼。
知人不易,人不易知。
擦亮眼睛,用时间去筛选人,用行动去识别人。
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与那些真正值得的人相伴。
05托尔斯泰曾讲过一句话:堕落容易的,也是迷人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学好需要三年,学坏只需要一天。
面对世间的诱惑,学会敬畏,守住底线,人才不至于堕入深渊。
苏见明是副市长郑刚的儿子。
在剧中,他被称为“过河卒”。
郑刚、黎志田,可以说是车马炮,卒子在他们面前可以说完全不够看。
但是卒子却有一条无法比拟的优势:永远不退一步。
在铁船上,面对几十名暴徒的包围。
他不曾后退,也绝不妥协。
两个人,一把枪,就这样守住了物证,揭开了真相。
他拿到了自己父亲的罪证。
却没有任何包庇的意思,亲手把物证上缴,把自己的父亲绳之以法。
我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人在做,天在看。
不要看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也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
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不管处于何种境地,请永远记得:
因果有轮回,你做出的任何事情,都会最终回馈到你自己身上。
敬天畏地,守住底线,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
06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追逐利益,是人的天性。
成年人的世界,利益是纽带,也是动力。
很多时候,没有了利益的羁绊,再深的感情,也会薄脆如纸。
唐大年作为公司的创始人。
与黎志田一起创业,一起奋斗。
几十年的时间,交情不可谓不深厚。
可是最后,他却依然对黎志田拔刀相向。
黎志田并不信他,要把公司交给自己的女婿,半个自己人。
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
唐大年奋斗半生,亲手打下的帝国,要交给一个后辈,心中自然不甘。
他投靠了郑刚,成为郑副市长的卧底,最关键的时候,在黎志田背后捅刀子。
郑刚也是如此,好友老李被偷拍视频,黎志田以此要挟他就范。
他果断抛弃了老李,将事情上报,彻底与此事撇清关系。
余秋雨曾说:赤裸裸地谈利益,便接近于理性。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关系,一半是情感,一半是利益。
再好的感情,也难敌岁月琢磨,再好的关系,也容易被金钱的诱惑。
作家李尚龙说:真正的朋友,往往是没有利益交集的人。
没有利益交集,才能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高低贵贱。
两个人才能坐在一起,毫无负担地谈心,才能体味到朋友之间的放松,朋友之间的安心。
朋友是朋友,利益是利益。
把朋友和利益剥离,守住其中的界限,才能亲疏有度,久处不厌。
07毕淑敏说: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这个人,是亲人、是爱人、是家人。
一个人有再多的财富也没用,一个人有再高的地位也没用。
家,才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和港湾。
黎志田暴虐如狂,但是对女儿却无比宠溺。
女儿不想去医院生产,他便依女儿把医院搬来了酒店。
女儿生产过程出现意外,他急切落泪,只希望自己能代替女儿受苦。
最后被判死刑,他在监狱接待室,焦急等待着女儿和外孙女的出现。
郑刚也是如此。
面对儿子苏见明,他不敢相认,只能对外宣称养子。
儿子寻找他的罪证,他一直嘱托,不要伤害他。
最后郑刚在监狱接待室,等待着自己的儿子。
父子相见,彼此之间有亲情,有愧疚,也有复杂的恩怨。
他一直照顾着情人的外甥女,而外甥女晓薇与情人面容相似,这其中有补偿,也有怀念。
三毛说:爱,是人生唯一的救赎。
无论是黎志田、无论是郑刚。
这份仅存的爱,像是黑夜里的一缕微光,照亮暗无天日的人生。
也是他们人性中,尚且残存的最后一分美好。
古人说:买椟还珠,意喻舍本逐末。
世间最美好的享受,从来不是什么富贵名利。
亲人相伴,彼此扶持,平平安安,无灾无难,伴着细水流年,慢慢把日子温暖地过下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08这部电影堪称这几年来最大尺度的电影。
审核历时四年,删减接近一个小时,才得以最终上映。
很多观众在问:明知道那样会被删减,为什么还要那么拍?
他们说:可如果连拍的勇气都没有,就彻底完蛋了。
黑夜之中,总需要有人提灯前行。
人生是无数选择的总和。
你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你的命运,决定了你的人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如磐石,不失本心。
这是导演的初心,也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点个赞吧,愿你前行的路上,守好底线,始终善良,留有理想,永远安心。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