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高中不住宿申请书》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4 13:57

如何写《高中不住宿申请书》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高中不住宿申请书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格式规范": - 使用正式的申请书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 - 标题可以写为“高中不住宿申请书”或“关于申请不住宿的申请”。 - 称呼应使用尊敬的语气,如“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 落款应包括你的姓名和日期。
2. "内容完整": - "开头":简要说明申请的原因,如家庭原因、个人生活习惯等。 - "主体": - 详细阐述不住宿的理由,例如家庭距离学校较近,可以节省通勤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或者家庭有特殊情况需要照顾等。 - 说明不住宿对你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积极影响,如有助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等。 - 如果可能,提供具体事例或数据支持你的申请。 - "结尾":表达对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申请结果的期待。
3. "语言表达": - 使用清晰、简洁、礼貌的语言。 - 避免使用口语化或过于随意的话语。 - 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4. "态度诚恳": - 表达出你对不住宿的坚定态度,但也要表现出对学校规定的尊重和理解。 - 如果有可能,可以表达出你

鹏城中考话你知(学校篇1)走不走读,是个问题


今年深圳市教育局以增加走读生的名义扩招了近5%,让走读突然成为热门话题。

在志愿填报上,每名考生最多可以选择四所高中勾选走读选项,当然你也可以不选。很多自媒体就开始自嗨,这是捡漏的机会,并煞有介事地预测起同一所高中走读生和住宿生的录取分差将达到3-5分。当然,这完全是制造噱头和吸引眼球。

在深圳的家长和考生眼里,高中寄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放在全国来看,并非如此。事实上,深圳第一所全寄宿高中学校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是1985年建校的,而现在它竟然是十大高中里面走读比例最高的,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著名的布吉中学干脆完全不提供住宿,就是一所纯粹的走读高中。

深圳住宿条件最好的高中深圳中学也并非全寄宿高中,往年它每年招生1880人,但是只提供1750人住宿,所以其实每年都有130人走读,但是他们的录取分数线并不单独划,今年不过是又增加了90个走读名额而已,达到220人。所以增招走读生并不会给人降分录取的机会。

确实没有想到,现在连住宿都是择校的重要条件了。看起来生活条件确实提高了太多。一般而言,新建或改扩建的高中,住宿条件要比老高中好,所以2024年,福田中学就因为学校改造完毕中招排名往前好几名。硬件设施能与深中掰手腕的也就南科大附中等少数几所,但是也就硬件设施能拿得出手进行比较。

我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近年来有好些深圳的高中生高考考入北方的大学,竟然有因为住宿条件差选择退学复读重考的;也有到河北高校读大学三年后因空气污染得了肺结核不得不休学的。确实不是深圳的孩子娇气,只能说环境和硬件建设真的也很重要!家长也非常赞同,大学四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不应该自找苦吃、没苦硬吃……但是另外一个深中毕业生居然不习惯港中深的案例,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看来在小斯坦福过惯了的学生还只能适应真斯坦福的条件——他真的就另外申请了国外的高校!

甚至还有四大的学生因为本部住宿条件差,想调整到分部去上学的,而家长也居然理解并同意“毕竟分部离家近,住宿条件又好,学习压力还小!”最后只是因为高中转学条件太复杂才作罢。我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那你们当时费那么大劲填它干啥,有这分都可以去深中了,住宿条件不要好得太多。如果当时直接你们区里任何一所高中,校长都得把你家娃供起来!”

有的人说,走读比例高低与校风好坏有关,这明显是在隐射当年的布吉中学俩人进校三人毕业的故事!也有的人说现在的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但是实际上选择走读的原因很多,例如生活习惯、宿舍条件、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我在以往的择校建议中总是强调,八大之后的学校,选择离家近的,原因就在于此。

四大里面,深实的走读比例最高,与它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有关系,内部就不细说,懂的都懂。外部环境是因为位于南山的西丽,属于房价的价格洼地,旁边从商品房、商务公寓、经适房到城中村都有,租房价格涵盖了2000元/月到9000元/月。能上深实的孩子,只要自己提出需要,家长大多都会为了更美好的前程咬牙也会租房的。相对而言,深中和深高级旁边租房陪读,房租就没有那么友好,而深外租房陪读,对家长不友好(除非家是盐田的,不然通勤太费爹妈)。

今年填志愿时,就有家长优选宝中而放弃红岭,因为红岭周边的三房基本是13000元/月,而宝中周边能找到4000元/月。我不得不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确实考虑得细啊,咱当年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

所以如果这么说,十大高中的排名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要综合考虑成绩、硬件、交通和陪读成本。可能深中还是第一,而深高级和红岭这种毗邻福田中心豪宅区的高中就不是优选了,深实、宝中这样的是性价比高的,深大附、育才则是真正的宝藏高中,位于繁华的南山,却又与喧嚣有距离,交通还便利,旁边又有大量的便宜老房子出租,真正是走读陪读的优选啊!


高中生无人陪读能不走读绝不走读,弊大于利,不自律的孩很难管控

关于走读的问题,我家娃从高一上学期就开始提了,权衡再三一直没同意。

前两天,又给我磨了一周,要走读,态度很坚决,表明最迟高三前要走读。

我一看娃有点不依不饶,有点头大,很快给出了孩子无法走读的三个理由:

我无法陪读,他一个人住不太放心;电子产品的管控问题;租房费用也不低。

孩子很快反驳了我,觉得我只需要给他租一个房子,然后丢给他一个手机,其它什么都不用管,他自己能完全搞定!我要是不放心电子产品,他不带手机也行。

我在脑子里快速复盘了一下:

早晚上学问题,不如在宿舍里更方便,作息更规律,一个人住在外边,还不知道要搞出什么幺蛾子,睡眠质量可能会比宿舍好一点,但睡眠时间一定是减少的。

孩子即便答应不带手机,但这大概率只是权宜之计,等我真同意走读后,手机是标配。

理由会有很多:

我要用手机听网课,学习一些不会的知识点;

没手机没办法定闹钟,路上有状况咋紧急处理;

我要买早餐和东西,不给手机怎么支付呀。

以我对我能屈能伸的娃之了解,他想出去住,要的就是自由和独立,要的就是畅快和不被管。

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他想任性时对我的软磨硬泡,那叫一个措手不及。

太了解娃的习性和小心思,只要走读,手机是一定要搞到手的,时间早晚而已,我肯定拗不过他,扪心自问对抗起来,我真不是他对手。

大概率会拿要听网课,要查漏补缺为由,或者没有手机很不方便,根本没法生活。

但在宿舍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我可以合理化拒绝孩子带手机去学校:

校规不允许;环境不允许;带手机又没用为啥要带?

早上有宿管阿姨叫起床,晚上有班主任查寝,安全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简直不要太完美。

而且上床下桌四人间宿舍,冷暖空调,独卫和阳台,这样的环境还有啥不满足?想啥呢!我当年还是16人间大通铺,能上学都觉得可满足了。

住校唯一的弊端,就是集体生活太刻板,规矩太多,要求太严,也没那么自由,会被宿管约束,也需要磨合舍友。

最最重命的是,我不能陪读,如果走读只能放任孩子自己管自己,管不住就直接放飞了,而且他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概率很大。

即便我每天拖着老二,早出晚归往返19公里的学校去陪读,估计我也很难管住孩子的电子产品,管着生气,不管着急。

以我对我家娃18年的了解,只要碰到手机,几乎分分钟会停不下来,然后刷剧,看网页。

游戏估计不会玩,但看游戏视频,这个是大概率事件。

原本晚自习下课都近10点,再以学习和看网课的名义刷会视频,几乎每晚12点或凌晨没跑了。

在学校可能11点多就能入睡,走读的话至少12点或者更晚一点。说走读为了更好的学习,九成以上是泡沫,只能家长自己哄自己买的心理安慰。

具体参照可以依据孩子周六周末作息以及节假日情况,大差不差。

想到这,我就抵抗住了孩子狂风暴雨的攻势,不默许,也不同意。

僵持了好几天,娃终于妥协,不再要求走读了,我也承诺:

如果他哪天在学校呆得不舒服,分分钟允许他回家放松一下;

在学校实在呆得很压抑,就申请一两周走读,先住个酒店;

晚自习下课想回家,我也可以去接他,但只能是偶尔这样,不能常态化。

我也知道高中生在学校很累,呆得很苦逼,都想走出校门放飞一下,体验一下久别重逢的自由。

但是走读还是要慎重考虑,会相当费妈,费家长,也考验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与约束。

在学校,因为有制度与规矩,只需要顺势而为就可以,但对于没有规矩的约束之下,极少数孩子能做到自律与自控。

反正,对于我家娃来说,要是走读,绝对弊大于利。

利在于孩子开心和快乐,放松和愉悦,而弊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幺蛾子,就像打地鼠一样,会问题层出不穷,相当耗费心力。

那么,对于同为高中生家长的你们,会鼓励孩子走读还是拒绝孩子走读呢?欢迎来讨论下呀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