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22:27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厦门理工学院更名计划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1. 明确作文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厦门理工学院更名计划,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调查研究:在撰写作文之前,要充分了解厦门理工学院更名计划的背景、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查阅学校官网、新闻报道、相关政策文件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3. 结构合理: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厦门理工学院更名计划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更名计划的内容、原因、可能的影响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论证有力:在论述厦门理工学院更名计划时,要运用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a. 更名计划的合理性:从学校发展、市场需求、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阐述更名计划的合理性。
b. 更名计划的必要性:分析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说明更名计划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c. 更名计划的优势:阐述更名计划可能带来的优势,如提升学校知名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增强竞争力等。
d. 更名计划的挑战:分析更名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社会舆论等。
5. 语言表达: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岳怀让 实习生 韦香惠
“更名大学”正成为不少高校的战略目标。
据厦门网消息:1月18日,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常务副市长黄文辉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厦门去年和“十三五”发展成效,阐述“十四五”主要战略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
在关于展望2021年的教育工作部分,上述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力推进16所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建成48个教育补短扩容项目,新增学位5万个;支持厦大办好百年校庆活动,支持厦门理工学院更名为大学。
上述官方消息证实,“厦门理工学院更名为大学”已获厦门市层面的明确支持。
据学校官网介绍,厦门理工学院位于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该校1981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18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2019年,学校更名大学工作成功获教育部批准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2020年,新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此前,厦门理工学院更名大学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
2019年1月,厦门网发布消息:厦门理工学院已启动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的建设。福建省教育厅近日公布《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目标责任书》(2018-2020年),厦门理工学院的责任书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快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显著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服务的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达到更名“厦门理工大学”的办学条件和内涵指标,基本具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条件。
消息表示:这意味着厦门理工学院已经启动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的建设,厦门理工学院也曾在其他场合做此表示。
责任编辑:蒋晨锐
中共厦门理工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3月30日到31日举行,大会提出了通过实施“两个五年、两步走”战略——下一个五年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建校五十年建设成为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
这是厦门理工学院2004年升本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厦门理工学院前身就是厦门人熟悉的“鹭大”,成立于1981年。
大会回顾了升本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校在省、市关心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会议同时指出,未来五年是厦门理工学院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战略攻坚期,要将党的建设、内涵提升、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在“十四五”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起点上,学校必须把握国家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战略切入点的重要机遇,在国家以及省市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在助力新福建建设和厦门“两高两化”(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五中心一基地”城市建设发展中赢得先机、寻得突破、凝练特色、彰显水平。
会议明确了厦门理工学院“两个五年、两步走”战略,即“十四五”阶段(2021-2025年),成功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真正成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培养基地;“建校五十周年”阶段(2026-2031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形成较为完善的面向厦门2035城市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力争若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建成若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品牌专业,与特区产业发展匹配度、贡献度显著增强;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实现提升。
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徐丽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