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06:48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拍蝇惩贪心得体会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拍蝇惩贪的意义、目的和重要性。
2. 结构安排:合理规划作文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围绕拍蝇惩贪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阐述以下几点:
a. 拍蝇惩贪的背景和意义:阐述我国反腐倡廉的政策背景,以及拍蝇惩贪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b. 拍蝇惩贪的具体案例:列举一些拍蝇惩贪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取得的成效。
c. 个人感受和体会:结合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谈谈自己对拍蝇惩贪的认识、看法和感悟。
4.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拍蝇惩贪这一主题,要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
5.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规范、准确和生动,避免使用口语、俚语等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6. 逻辑清晰:在论述过程中,要遵循逻辑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7. 举例论证:在论述观点时,要善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说服力。
8. 结尾总结:在结尾部分,
英德市纪委监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扶贫领域违纪违法线索专项排查行动。 |
党的十九大以来,英德市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今年4月,该市纪委监委出台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大排查,通过跨区域交叉办案、联合办案等方式,专拍乡镇“蝇贪”,严肃查处一批基层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升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
据统计,该市纪委监委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受理的126条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立案80人,诫勉谈话25人,提醒谈话111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专项排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焦莹
通讯员 刘伟媚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梳理线索
英德结合工作实际,成立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专项排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英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朱龙标任组长,2名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和1名市监委专职委员任副组长,下设5个专项调查组和1个督导协调组。专项调查组主要负责对英德市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专项排查和处置;督导协调组主要负责梳理全市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建立专项管理台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线索流转,并对问题线索处置情况进行督导和协调。
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中央巡视组和上级纪委监委转办交办、英德市纪委监委机关受理以及各镇(街)纪委办理中的线索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工作台账,共整理出涉及扶贫领域的线索问题126条。
“英德关于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总量在清远8个县(市、区)中占比居高,这既与英德贫困人口多等客观因素有关,也存在部分镇村干部法律意识薄弱、监督不到位等主观问题。”英德市监委专职委员张帮东表示,该市紧盯扶贫户精准识别、扶贫项目申报审批和扶贫资金发放落实等重要环节,对贪污侵占、克扣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失职渎职等重点问题开展线索排查。
跨区域交叉调查严防“关系案”“人情案”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须从严查处。然而,起初我们复核查阅扶贫领域的线索资料时,发现2016年的所有线索全部以‘失实’告终,2017年也仅有一小部分查实。”张帮东告诉记者,以他多年的办案经验来看,这种结果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必须打破常规、创新办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挖细查。
为此,该市纪委监委创新办案协作区制度,从“英德市纪检监察人才库”抽选办案骨干,有机整合该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出纪检组以及各镇(街)纪委、市直单位纪委(纪检组)的办案力量,同时启动跨区域交叉调查机制深入排查问题线索,切实防止办“关系案”“人情案”,确保每条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都能查深、查透、查明。
“一直以来,乡镇纪委办案存在人手少、力量弱、能力不强、单打独斗等诸多问题,导致办案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朱龙标说,“实行办案协作区制度后,由市纪委监委统筹调配区域内办案资源,落实案件主办人和协作办案人员,从案件线索的受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监察调查、移送审理以及报告撰写、案卷装订等各个方面进行手把手指导,既有效破解乡镇纪委办案人手不足难题,又避免‘熟人社会’对案件查处的人情干扰,有效提升基层办案水平,其效果立竿见影。”
据统计,专项排查工作启动前,共有待查和在办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6条,排查过程中,又相继收到群众举报和上级转交的线索60条,经专项工作组加班加点工作,126条问题线索均已调查核实清楚,核查率达100%。
此次专项排查充分利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施监督调查,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先后查处了低保户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优亲厚友;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扶贫资金;在办理低保和危房改造审核过程中收取好处费;对扶贫专项资金,扶贫项目审核、发包,危房改造验收等把关不力、监管不严,申请危房改造款时向领导干部行贿等一批违纪违法问题。
接下来,英德将选取专项排查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进行通报,切实强化压力传导和警示教育效果,形成强有力震慑。
■典型案例
西牛一村干部收受18笔“好处费”
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查处
“感谢你们帮我追回这笔补助金,这下气也顺了,心情也好了。”日前,当英德市西牛镇沙坝村多位村民拿回被村干部刘祥金以“辛苦费”“茶水费”等理由索取的危房改造补助金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刘祥金今年52岁,曾任西牛镇沙坝片区党总支部委员、沙坝片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负责危房改造补助申报、文书等工作。今年3月30日,英德市纪委收到西牛镇纪委移送的线索,反映刘祥金在危房改造中有优亲厚友的违纪行为。第一纪检监察室接到任务后,对该问题线索进行初核。
“我们初步核查发现,这个案件比较复杂,于是从外围调查入手,希望找到更多的证据。”第一纪检监察室的办案人员告诉笔者,由于刘祥金平常为人嚣张,在当地颇有“威势”。为了顺利获取第一手资料,办案人员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走访农户,每到一个农户家中,对方马上关门闭户,只敢躲在房里谈,还要求纪委的办案车辆停在较远的地方,走大段山路进村。有的农户甚至“好心”提醒办案人员“要小心”,称“这个人并不简单”。
办案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大量地调查后查明,2012年至2017年期间,刘祥金利用职务便利,在为农户申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过程中,以“活动经费”“茶水费”“辛苦费”“感谢费”为由,索取和收受农户的贿赂多达18户,共计5.39万元。
“我们发现刘祥金收取好处费几乎是明目张胆的索要,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真正的雁过拔毛,有的残疾人、五保户家庭也要收个500元、1000元。”办案人员表示,大家都干劲十足,认为必须揪出这名“蝇贪”,真正为民除害。
除了索取和收受农户贿赂外,刘祥金还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骗取危房改造补助金2万元用于修缮自己的房屋。2015年下半年,刘祥金明知自己不符合申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条件,仍利用职务便利,与其胞兄刘某均(也不符合申报条件)商量,以刘某均的名义申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据办案人员介绍,在征得刘某均同意后,刘祥金授意刘某均提供其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并让刘某均与旧房子合影拍照,然后以刘某均的名义填写申请表上报呈批。按规定,还要提交房屋建造中和建造后的图片资料,刘祥金又让刘某均在自家新建的房屋前拍照。2016年初,相关部门对以刘发均名义申报、实际为刘祥金的房屋验收合格后,于2016年5月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万元拨到刘某均的银行账户。几天后,该笔补助资金便通过银行转账转到了刘祥金的个人银行卡。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通过办案人员多次调查取证和做通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刘祥金最终向组织坦白交代。
2018年6月13日英德市纪委监委收缴刘祥金违法所得7.39万元。2018年8月,英德市纪委给予刘祥金开除党籍处分,目前,英德市监委已将刘祥金涉嫌职务犯罪的问题移送英德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2月21日下午,福清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本次学习围绕廉政教育展开,并观看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
记录片中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纪律审查的力度逐步加大,一系列基层腐败案件浮出水面。如果对这些现象听之任之,必将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解决基层贪腐问题已迫在眉睫。对于小官巨腐的案件,群众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因为他们的那些腐败行为是完全被群众看在眼里的。有的基层干部置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于不顾,仍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有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有的无视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有的巧立名目,私分滥发;有的利令智昏、小官大贪。严惩基层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需要聚焦农资、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小官巨贪’‘窝案串案’等重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不收手、不收敛的,坚决从严查处,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我们要警惕更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