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13:4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校长思想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作文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校长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从校长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育人思想等方面入手,提炼出作文的主题。
2. 深入了解校长思想:在写作之前,要深入了解校长的思想,包括其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教育理念等。可以通过阅读校长的著作、讲话、新闻报道等途径,全面了解校长的思想。
3. 结构清晰: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校长及其思想,主体部分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校长思想的重要性。
4. 论证充分:在论述校长思想时,要充分运用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a. 校长思想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阐述校长思想如何引领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b. 校长思想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校长思想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c. 校长思想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探讨校长思想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文
许多优秀校长、卓越校长都在做凝练办学思想的功课。那么究竟校长办学思想内涵是什么?凝练办学思想的意义是什么?又该如何凝练办学思想?这些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凝练办学思想是办优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校长办学思想是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团队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已有的办学经验,针对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而确立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思想与管理方略相互融通、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相互支撑的知行系统。
办学思想的高度常常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对学校而言,由于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办学站位更加高远、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意志更加坚定、办学行为更加自觉,其办学的优质性和特色性也将自然生成和显现。
许多校长拥有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但其办学思想还是处在模糊、隐性和不自觉的状态。凝练办学思想能够促使校长的办学思想从模糊、潜在和不自觉的状态转化为清晰、显性和自觉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校长能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隐性认识显性化、零散认识系统化、个人认识公共化,从而促进自己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
凝练办学思想作为校长培养的一种方式,不同于总结前人的办学思想,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成长性。引导校长凝练办学思想旨在提升校长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能力总是与完成具体任务或者达成特定目标相关,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历练才能形成与发展。离开了实践活动的真实现场和具体情境,单纯靠专家报告和口耳传授的培训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校长凝练办学思想的过程就是基于自己真实工作情境的研修机制与成长载体。
二是学术性。凝练办学思想的过程中不仅用到了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而且办学思想体系要用学术化的表达方式呈现,这本身就是提升校长学术素养与学术能力的过程。同时,只有将自己的个性化、潜在的办学经验上升到一种结构化的理性文本表达时,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的办学经验,带动区域内其他校长共同成长。
三是实践性。校长办学思想是校长教育管理实践的升华与提炼,是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它不仅要办怎样的学校、培育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而且要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办学要素实现自己的办学主张,切实找到恰当的实践路径,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实践。
四是独特性。校长办学思想是校长成长历程与学校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生活、求学、工作经历,会形成不同的办学思想。比如,有时尽管都是做“幸福教育”,但理解的角度与实践路径也会具有显著的区别,这种差异性就是校长办学思想独特性的具体表现。
办学思想的表达离不开对办学理念的概括。用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哲理性的语言概括成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办学主张和核心价值观点,将自己多年的办学经验与学习思考成果显性化、明确化,主动性办什么样的学校、办什么样的教育。比如辽宁省抚顺市东方德才小学校长李丽红提出的“办有温度的幸福教育”,就是将学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潜在特质清晰化、明确化、概念化地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引领学校发展。
在办学思想的实施系统中,校长要能够从自己的办学理念出发,论证并梳理学校的实践办学行为,厘清学校方向和行动路径。这其中需要考虑五个核心要素。
要明确育人目标,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共性要求的同时,要针对本校培养的学生进行画像与准确表述,以凸显育人目标的独特性与优势所在。
课程体系是校长办学思想实践中最具学校竞争力的内容,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站在办学实践角度看,只有优质、丰富、契合的课程体系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学校的办学愿景才能化为现实。独具特色、优质多元的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最好的自己,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要考虑到教师队伍,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要达成育人目标、完成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师。人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办学思想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在某种意义上说,强教就是强师,教师强才有教育强。另外,必备的教育设施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用教育管理盘活学校各种教育资源,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校长基于丰富的办学经验,用学术化视角将感性的经验提炼、概括,系统化、结构化成办学理念体系;再从校长清晰化、明确化的理念系统出发,演绎构建出学校新的办学实践体系。这两套系统贯通成为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能够让学校从自发生长的状态跃升到自觉发展的境界。
(作者系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18日第5版
作者:韩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许多优秀校长、卓越校长都在做凝练办学思想的功课。那么究竟校长办学思想内涵是什么?凝练办学思想的意义是什么?又该如何凝练办学思想?这些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凝练办学思想是办优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校长办学思想是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团队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已有的办学经验,针对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而确立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思想与管理方略相互融通、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相互支撑的知行系统。
办学思想的高度常常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对学校而言,由于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办学站位更加高远、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意志更加坚定、办学行为更加自觉,其办学的优质性和特色性也将自然生成和显现。
许多校长拥有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但其办学思想还是处在模糊、隐性和不自觉的状态。凝练办学思想能够促使校长的办学思想从模糊、潜在和不自觉的状态转化为清晰、显性和自觉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校长能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隐性认识显性化、零散认识系统化、个人认识公共化,从而促进自己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
凝练办学思想作为校长培养的一种方式,不同于总结前人的办学思想,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成长性。引导校长凝练办学思想旨在提升校长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能力总是与完成具体任务或者达成特定目标相关,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历练才能形成与发展。离开了实践活动的真实现场和具体情境,单纯靠专家报告和口耳传授的培训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校长凝练办学思想的过程就是基于自己真实工作情境的研修机制与成长载体。
二是学术性。凝练办学思想的过程中不仅用到了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而且办学思想体系要用学术化的表达方式呈现,这本身就是提升校长学术素养与学术能力的过程。同时,只有将自己的个性化、潜在的办学经验上升到一种结构化的理性文本表达时,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的办学经验,带动区域内其他校长共同成长。
三是实践性。校长办学思想是校长教育管理实践的升华与提炼,是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它不仅要办怎样的学校、培育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而且要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办学要素实现自己的办学主张,切实找到恰当的实践路径,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实践。
四是独特性。校长办学思想是校长成长历程与学校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生活、求学、工作经历,会形成不同的办学思想。比如,有时尽管都是做“幸福教育”,但理解的角度与实践路径也会具有显著的区别,这种差异性就是校长办学思想独特性的具体表现。
办学思想的表达离不开对办学理念的概括。用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哲理性的语言概括成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办学主张和核心价值观点,将自己多年的办学经验与学习思考成果显性化、明确化,主动性办什么样的学校、办什么样的教育。比如辽宁省抚顺市东方德才小学校长李丽红提出的“办有温度的幸福教育”,就是将学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潜在特质清晰化、明确化、概念化地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引领学校发展。
在办学思想的实施系统中,校长要能够从自己的办学理念出发,论证并梳理学校的实践办学行为,厘清学校方向和行动路径。这其中需要考虑五个核心要素。
要明确育人目标,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共性要求的同时,要针对本校培养的学生进行画像与准确表述,以凸显育人目标的独特性与优势所在。
课程体系是校长办学思想实践中最具学校竞争力的内容,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站在办学实践角度看,只有优质、丰富、契合的课程体系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学校的办学愿景才能化为现实。独具特色、优质多元的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最好的自己,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要考虑到教师队伍,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要达成育人目标、完成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师。人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办学思想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在某种意义上说,强教就是强师,教师强才有教育强。另外,必备的教育设施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用教育管理盘活学校各种教育资源,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校长基于丰富的办学经验,用学术化视角将感性的经验提炼、概括,系统化、结构化成办学理念体系;再从校长清晰化、明确化的理念系统出发,演绎构建出学校新的办学实践体系。这两套系统贯通成为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能够让学校从自发生长的状态跃升到自觉发展的境界。
(作者系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作者:韩民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18日第5版 版名:校长周刊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