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8 22:49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思想与品德八年级下册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在八年级下册的思想与品德课程中,作文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理解题目要求: - 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的核心要求。 -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作文的主题和方向。
2. 结合教材内容: - 回顾教材中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确保作文内容有据可依。 - 引用教材中的观点、案例或数据,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3. 明确作文结构: - 开头: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吸引读者。 - 主体:分段论述,每段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逻辑清晰。 - 结尾:总结全文,强化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语言表达: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词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出现错别字。 - 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5. 思想内容: - 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避免主观臆断。 - 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 -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
6. 品德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有些孩子上课总迟到、作业常拖欠,而有些孩子却能按时到校、认真完成任务;有些孩子在学校乱扔垃圾、和同学争吵,有些孩子却会主动捡垃圾、友好待人。为什么同样是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却大不相同?其实,思想品德教育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像魔法一样,悄悄改变孩子的习惯。
从“拖延”到“自律”,学习习惯的蜕变
在学习上,不少孩子都有拖延的毛病,写作业磨磨蹭蹭,不到最后一刻不着急。但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很多孩子都有了改变。比如,学校开展“珍惜时间”主题教育,老师给孩子们讲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故事,教大家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有个叫小明的学生,以前总把作业拖到晚上九十点才做,经常困得打瞌睡。学习了珍惜时间的道理后,他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放学后先完成作业,每完成一门学科就休息10分钟。慢慢地,他养成了放学就写作业的习惯,不仅作业质量提高了,还有了更多时间阅读课外书。
思想品德教育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当老师教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后,孩子们开始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以前经常忘带作业的小红,现在每天晚上都会仔细检查书包;总是依赖家长辅导作业的小刚,也学会了独立思考,遇到难题先自己翻书找答案,实在不懂再问老师。这些改变,都源于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们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从“自我”到“利他”,生活习惯的转变
在生活中,有些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遵守规则。比如,学校组织“感恩父母”活动,让孩子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有的孩子给父母捶背,有的孩子帮忙洗碗。有个叫小美的女孩,以前从不做家务,还经常对妈妈发脾气。参加活动后,她主动承担起倒垃圾、整理房间的任务,还会在妈妈下班时递上一杯水。她说“我以前总觉得妈妈做家务是应该的,现在才知道她有多辛苦。”
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习惯上,思想品德教育也能发挥作用。学校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鼓励孩子们爱护环境、遵守秩序。以前随手扔垃圾的小强,现在看到地上有废纸会主动捡起来;在食堂打饭时总爱插队的小宇,也学会了排队等候。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孩子们变得更有公德心,懂得为他人和集体着想。
从“冲突”到“友善”,社交习惯的改善
和同学相处时,有些孩子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打闹。但思想品德教育能教会他们如何友善待人。比如,班级开展“换位思考”主题班会,老师让孩子们表演情景剧:如果不小心撞到同学,是该指责对方还是道歉?通过讨论和表演,孩子们明白了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以前总爱和同桌吵架的小浩,现在会主动帮同桌捡起掉落的文具;性格孤僻、不愿和同学交流的小雯,也开始主动加入小组活动,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
当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友善后,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即使没有拿到名次,同学们也会为选手鼓掌加油;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大家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再随意打断。这些改变,让校园充满了温暖和欢乐。
思想品德教育就像一颗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随着时间慢慢生根发芽,最终改变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社交,它都能引导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家长和老师的耐心教导、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都在为这颗种子提供养分。相信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滋养下,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我承担了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不敢懈怠,一开始就仔细制订教学计划,重视研究教学理论,仔细备课和教学,主动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收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好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上,以和善、轻松、仔细的形象去面对学生。在实施教育教学中,我一直坚持按照《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创新、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我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谆谆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创造条件使学生创造力和潜能得以开发,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依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学困生,利用课间数次倾谈,激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主动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高尚远大的理想。
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把教育教学当成一个事业来追求,把每一堂课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实现自己价值的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人格品质,作学生的表率。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头脑,不停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看新闻看报纸,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脉搏。因为我相信:教师的成功不但取决于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更需要的是具备高尚人格和师德品质。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我时刻注意涵养自己的人格———师德。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四、存在不足
1、教龄低,教学经验不足,本学期在探索与探究中度过,借鉴前辈经验较多,缺乏自己的教学格调。
2、教学方式未能完全革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表现不够,不敢完全放手的去信任学生。
3、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基本确保,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课堂睡觉,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不好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班级上课进度。
五、今后打算
1、备课:在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的率领下,我要虚心学习,仔细备课,同时在课下也要努力提升本身的专业素养与知识能力;
2、课上:仔细落实学校“问题研讨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高效;
3、课下:仔细、严格做好“四清”任务,狠抓“学困生”,“培优补差”,提升整个班级成绩。
希望在下学期,我能够再接再厉,让自己与学生共同进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