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宿管广告词》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9 04:42

写作《宿管广告词》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宿管广告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突出主题:明确广告词的主题,围绕宿舍管理服务的核心优势进行宣传。
2. 简洁明了:广告词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便于消费者快速理解和记忆。
3. 语言生动:运用生动的语言,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让消费者产生共鸣。
4. 体现专业性:突出宿管服务的专业性,让消费者感受到宿管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5. 突出服务特色:强调宿管服务的独特之处,如人性化关怀、安全可靠、环境优美等,吸引潜在客户。
6. 注重情感共鸣:通过广告词传达出宿管团队的关爱之情,让消费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7. 符合法规政策:确保广告词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误导消费者。
8. 适应目标群体: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消费群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广告词。
9. 创意新颖:运用创意手法,使广告词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10. 考虑成本效益:在保证广告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广告制作和推广成本。
以下是一篇宿管广告词的示例:
【温馨家园,宿管相伴——为您打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在这里,我们用心为您服务,为您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的宿管团队,专业、热情、负责

最珍贵的校园记忆 盘点暖心的宿管大爷和大妈

东北网5月26日讯 每所大学宿舍楼下都有通告栏,利于宿管大爷、大妈告知最新的情况。近日,北京城市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发布了一组他们学校宿管大妈的黑板通知栏,网友纷纷表示:“看哭了,这名阿姨简直像亲妈一样!”

男朋友腿长1米3:大妈很暖心啊

太阳妄屿:不好意思,我看哭了

饕餮艾特赑屃:我一大老爷们看到鼻子酸,突然发现我离开大学好久了。

毕竟wo姓吴:临近毕业了,这些话看的眼酸酸的,心里暖暖的,尽管我没遇到过这样的宿管大妈,尽管我是个女生

家中有个博士后的妻子iiiiii:看得我这个一米六的大汉热泪盈眶

小嘛小阿君:嗅到了毕业的味道,大妈真不愧叫大妈,大家的妈妈

……

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网友与宿管大爷、大妈的暖心故事。

工作了可不能在公司里这么邋里邋遢,收拾精精神神的才讨领导喜欢。

毕业后别再吊外卖了……以后自己住就要学着自己做饭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臭袜子别再堆一堆了,将来女朋友可不像我这么好脾气给你们成天收拾。

自己住了记得带钥匙,毕业了可没有给你们随叫随到开门的人了。

面试失败有什么,被老板批评有什么,没姑娘爱有什么,大妈相信你们都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大妈挺你们!

近日,云南一高校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际,给陪伴了他们四年的宿管大妈化妆打扮一番后,在校园内为其拍摄了一组“写真”,这也让无数已经毕业多年的网友感动得流泪,有网友直呼:“厉害了我的宿管大妈。”(记者熊强)图片来源:云南网

“冬天夜晚北风寒,请君准时把寝还,深夜起床寒刺骨,切莫晚归添麻烦。”一首劝诫诗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同学微信朋友圈传播,吸引学生点赞。记者了解到写诗的是该校宿管郑爹爹,他希望以此劝解学生冬天不要晚归。

“这道题你们谁在3分钟内解出来,明天我就请谁吃饭。”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内4寝室楼的宿管大爷摆下考题,并作出承诺,结果学生们皆被难倒。

赵大爷称,自己在手机上看到这道题,觉得很有意思,就摆在桌子上让同学们来解,他表示,这栋宿舍楼中住的都是会计系的学生,这个题目很能活跃同学们的思维,也能通过吸引同学们过来解题的机会多与同学们交流、熟悉。

山西大学宿管阿姨梁静丰,除完成本职工作外,从2005年开始自学英语、法语、韩语、日语,她甚至把四级英语词汇抄了一遍。如今,她可以用这四种语言简单对话。公寓里的大学生表示,阿姨是学习的榜样。

宿管阿姨假期未回家的学生去自己家吃饭

寒暑假、中秋节、端午节,学生时代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这些假期,但不少学生因为离家远等在假期选择不回家,宿管阿姨便用小黑板学生去自己家吃饭,“尝一尝妈妈的味道”,满满都是爱。

宿管阿姨寄语单身学生早日找到幸福

“今年光棍不收礼呀,要收只收女朋友啊!”南财大宿管阿姨在光棍节对经典广告词进行改编,用小黑板写寄语祝福单身学生早日找到幸福,让感受到满世界恶意的单身们也体会到了“节日”温暖。

“文艺宿管阿姨”陈阿姨

华农宿管陈阿姨曾因自编自唱歌曲,推出“田野小清新”2.0版本的木吉他而一夜爆红网络,也因此被称为“文艺宿管阿姨”。

“最有才”宿管创作系列漫画批评校园不文明现象

给“恋爱中的女同学”连写4份“劝诫书”,创作系列漫画,批评校园不文明现象,如向楼下泼脏水、校园情侣公然秀恩爱等,安徽工业大学的宿管阿姨王连华,做过不少“出格事”,却也因此被誉为“最有才”宿管。

宁波大学官方微信介绍了该校的一位宿管大伯,他叫陈恭清,是宁波大学本部宿舍9号楼的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宿舍楼之余,他“偷偷”学起了编程,做起了网页,还开发出了一套宿舍管理系统,也因此成为了校园“网红”。

陈师傅自学编程的起因很简单,有一次一位老师来找一位同学,却不知道住在哪个寝室,通过纸质的信息表翻阅了很久才找到。于是,陈师傅就想,干脆做一个网站,把所有同学的信息放上去,进行归类整理。为了这个系统,高中还没毕业的他,闲暇之时就看网上教程,试着动手操作,不懂的地方也向楼里的学生求教。9号楼的宿舍管理系统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如今在这个管理系统里,入住学生的姓名、学号、学院到籍贯,甚至是在班里担任的职务、性格爱好都一应俱全。

圣诞节一大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同学就发现了校园里一组雪雕,有大公鸡、梅花鹿、大灰熊等等。原来这是该校一个宿管大爷连夜创作完成,送给同学们的圣诞礼物,不少学生都被大爷此举感动。礼物重义不重“金”,冲着这份心,这只无价的鸡我给满分。

62岁管理员杜晓峰书写劝勉告示

“卑楼栋之大厅莫不适其三字,敬静净。”华中农业大学荟园十四栋女生寝室的一楼小黑板上,一段笔迹清秀“文言体”告示引得不少学生注目。记者了解到,文字的作者,是该楼栋62岁管理员杜晓峰大爷,他写作此文,是为劝解学生规范行为、用心读书。

在天津工业大学,有一位宿管大爷,在数年与学生的接触中,通过一幅幅漫画,以或温情或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下水管道破裂不能洗澡、做好卫生后小心地滑、过年回家旅途注意安全……用自己的心意,温暖着整个校园。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华龙网、光明网)

年轻人的“二手”生活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租客让我明天之前必须把沙发、大衣柜等家具全部清出去,否则按违约算,没办法,最后我只有给了他3000块,让他自行处理!”

最近,大学教授范雨和她的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出租老房子的遭遇,其中一位学生惊讶地看着她:这些旧家具可以上网出售,您怎么倒贴给租客钱呢!

一席话打开了范雨的新世界,她上网搜索才发现,近年来国内二手电商市场交易量飞速上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二手电商行业交易规模为2596.9亿元,同比增长53.2%,2020年延续增长态势,行业交易规模达3745.5亿元。

不断“上新”的时代,人们为什么愿意买“二手货”?范雨发现,便宜、环保、稀缺,是网上年轻人给出的最多理由,同时,在这种消费行为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

物尽其用,让“浪费”变“消费”

“原来,这里什么都有卖,特别是一些品牌的家电、日用品、服饰……八九成新的物品完全可以正常使用,价格却便宜很多。”几天前,范雨的女儿不小心摔伤了腿,需要轮椅,去商店买一个质量稍好些的轮椅需要700-800元。“伤筋动骨100天,之后大概也不会再用了”,纠结之下,她打开了一家网络二手购物平台,“这里有新旧、功能不同的轮椅供你选择,你随时可以和卖家沟通,想还点价也是有空间的。”最终她下单了一个九成新的轮椅,只花了180元,卖家还提供配送服务。女儿坐在轮椅上熟练地操作进退转身,笑道:再过三个月,这个轮椅就会有新主人了,原价卖掉,这段时间就算我免费使用了!

像范雨一样,很多人上网淘二手货的人,只是为了解决短期需求,价廉物优是他们“入坑”的首要因素。

王菲婷去年生了宝宝,想买个外出方便且安全的品牌婴儿车,在实体店里,她想要的款式都在1500元以上,贵一点的则要3000元以上,这让工薪阶层的她有点犹豫,“想要质量好的,但又不想花那么多钱,毕竟挣钱不易,一辆婴儿车,用上一两年也就束之高阁了,不如买个使用时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在二手平台上逛了逛,“没费劲,就淘到了九成新的品牌婴儿车,200元,人家出售也真不是为了钱,只是嫌放在家里太占空间了。”卖家与她同城,她下单当天就拿到了婴儿车。

八九成新的日用品、家电、书籍等,使用体验几乎可以“媲美”全新品,而同样的东西,在经过一次或多次使用后,价格只需之前的两三成。

杨晓柔去年终于入手了一台“种草”已久的品牌经典款手机,“我正好缺一个备用手机,就在二手平台上搜了这款机,发现还真有,我花了800元就拿下了,虽然是老型号,但是正常功能使用没问题,我既是收藏,也是备用。”几年前这款手机新出的时候,售价要4000元以上,那时她还是一名学生,经济实力达不到,如今她实现了自己多年收藏的心愿,也让落伍的电子产品有了新的生命。

二手买卖不仅给了物品第二次生命,去延续它们的价值,物尽其用背后还有一份绿色考量。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汪明竹说,自从上了大学后,她的不少的教材和书籍都购自二手平台,除了市面上的二手网站,她和学长学姐的学生群、宿管群里等都有交易。“不仅是因为价格便宜,一些书上还有之前用过的同学画好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环保!有个广告语不是这样说的嘛,在你买下一本二手书的同时,赋予了一本书新的生命,也为地球减轻一份重量。”

二手书是近几年较为火热的行业,汪明竹在多抓鱼、孔夫子、漫游鲸等多家二手书交易平台上都有过买卖。在她看来,节约用纸、珍惜树木是不少孩子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若是让一本“只看一遍的书”被更多人看到,其背后的环保效益不容忽视。

比如很多买卖二手书籍、二手服装的人,脑子里都装着环保这根弦。

时尚产业是对地球污染第二严重的行业,纺织制造业会消耗大量的水,产生数以百万吨计的废弃物,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总量的5%-10%。

这样的一则新闻,让习惯买买买和扔扔扔的刘庆芳开始考虑购买一些二手衣。“现在所谓的快时尚,很便宜,也很流行,但款式多、上新速度快的背后,是每件衣服平均穿7次就会被扔掉,太可惜了!”

当然,如果会淘的话,二手网站交易的也可能是新的物品。

最近,余莉莉搬了新家,想要跟风入手一款品牌网红吸尘器,将近3000元的价格让她和老公“狠不下心”来。无意中,她刷手机发现,同款吸尘器“全新仅拆封”价格要便宜500元左右,而“用过两次”的价格则最多可以便宜将近1000元。“起初我也担心,用过的机器会不会已经维修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去维修点是否可以直接维修?”余莉莉联系了卖家,依靠平台监管,卖家承诺如果她收货后不满意7天内可全额退款退货。“收到物品后检验没问题,同时卖家也将机器清洁干净,包装好,收到后感觉就像新的一样,价格却实惠了许多。”

除此之外,还有人专门在二手网站购买别人转让的单位福利等全新物品,享受捡漏的快感。

“我比起周围同龄人经济上要宽裕多了,可是买二手抠门攒钱是我的乐趣。”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调侃称,买二手商品,是他的生命之光。

闲置经济,圈里圈外的生活接力

据统计,2018年中国二手交易电商用户数成功突破1亿大关,增长势头强劲。2020年我国二手交易电商用户规模增长至1.85亿人,其中90后是市场主力军。

“闲置经济”火了,也许有人会问,跳蚤市场、“断舍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更为热衷了呢?

出生于1993年的编剧王静怡,是南京大学戏剧系的硕士毕业生。她的“二手”交易体验仅限于在孔夫子等旧书网站上购买二手的“绝版书”。

王静怡从书架上随手拿起的一本,是保加利亚诗人《瓦普察洛夫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出版,“书已经泛黄了,书后的定价才四毛五分钱,我买来大概是五六十块钱。”

“我是从大学的时候开始上孔夫子网的,那个时候要找很多资料,包括一些上世纪的剧本,不会再版了,我可能就会去网上的旧货市场淘宝,这些专业的、小众的书籍会通过二手交易的方式在戏剧爱好者的圈子里传递。”

年轻人逐渐兴起的圈层生活,正在增加闲置经济的活跃度。

“为什么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很多人交易稀缺的东西?比如时尚周边、汉服等等,那是因为年轻人容易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社群,二手交易就是他们社群产品的交换。”在大数据分析师苏平看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人们的聚合形态,用户基于兴趣、爱好、行为构成不同的价值,形成了国风圈层、体育运动圈层、潮玩圈层等独特的圈层文化,而在圈层中进行的二手交易,也反过来促进了圈层经济的发展。

圈层之外,中西部以及城乡之间的“破圈”交易,则更加速了在线二手交易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物品在接力中塑造了不同圈层年轻人的生活。

对此,负责一家公园公众号维护的李昕然有自己的理解。

李昕然是一位“驴友”。在疫情发生前的这十年,他经常要“出门走一走”。他特别喜欢逛国外的一些二手集市和跳蚤市场,一枚猫头鹰的胸针、一个中古的帽子,每次他带回的二手饰品都能受到朋友们的赞赏。

回国后,李昕然也尝试办过一些所谓的二手交换集市,但帖子发出去,来的多半是看热闹的人,“可能那时候,旧物交换更多是一种时尚吧,听起来很文艺,但没法真正实现物品的流转。”

李昕然认为,正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在线的二手交易拓展了边界,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李昕然曾经收到一封邮件,他点进去一看,十几张家居图片既熟悉又陌生。

“那张桌子是我到南京后买的第一个家具。虽然当时是租的房子,但生活是我的,我淘了半天才在一个旧货市场找到了一张黑桃木大板桌……”除了餐桌,还有别致的台灯、雅致的茶几……一间陌生的屋子里,居然拼接了他好几件生活旧物。点开图片后面的文字,他才想起来,上个月有个小伙子在二手网站问他要了邮箱,说要发“买家秀”给他看。

“邮件里,小伙子还开玩笑地说,他生活在中西部的一个十八线县城,那里的装修风格和大城市还有距离。他在我这里买了好几件二手家具,还参照我的陈设装修了房子,没想到大家都说从没见过这样好看的房子!他正在考虑要不要把他的家搞成民宿。”

李昕然从来没想过,自己过剩的二手物品还可以这样扮靓一个小镇青年的人生。

真假“断舍离”,出掉“二手货”的喜与忧

“刚刚,我的闲鱼收入超过了4万!”项南对记者说。

项南是一位在读女博士。作为一名热衷于在闲鱼出售二手物品的卖家,她的第一笔交易发生在5年前。

那是一件她特意给女儿海淘回来的外套。“商场几百块一件,我海淘来本来就便宜些,我再给打个折。”

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成交价是38元,买家是个“宝爸”,还留言给她,说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希望能再便宜些。

“女儿很多衣服还没穿,都已经嫌小了,放着也是放着。”对方拍下付款后,项南还特意找了条全新带吊牌的小裙子,和外套一起寄出。

成交额少得可怜,但开张了这件事本身对项南来说,意义很大。她开始陆续把女儿用过的婴儿床、用不完的尿不湿和新旧参半的衣服等,都一一折价挂到网上。从一开始单纯转让孩子的用品,到之后拓展到家里所有的闲置用品。看厌了的沙发、不是滚筒的洗衣机、能让颅顶变高的夹发板,以及不知是身材走样还是失去了弹性的打底衫。

“我特别能理解淘二手的人。有时出一些闲置的小东西,我标价10块、20块钱包邮,我家人也很不理解,又要拍照发布,又要处理留言和寄件,太麻烦了,还不赚钱。但我觉得物品还是有它的使用价值呀,让它找到新主人不是更好?后续如果收到买家真情实意的好评,感觉真的太好了!”

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产品的迭代周期变短,同时随着人们购买力的增强,社会上闲置物品逐渐增加,人们对二手交易的需求逐渐增大。但是,这个围绕着物品由一个主人传递到下一个主人的过程而形成的表达、交流、分享的公共空间,也不全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豆瓣有个专门的“闲鱼吐槽大会”小组,创办于2018年,如今组员已高达5万多人。除了卖家售卖假货等乱象外,胡乱砍价、掉包物品、吹毛求疵的奇葩买家等也成了众矢之的。

“我发现有的买家真的很有意思,我一个买来2000块钱的净化器,9成新,标价1000块出售,有一位买家上来就问50块卖不卖?”在一家投资机构上班的游蕾,也跟风玩过一段时间闲鱼,对于网上的这些吐槽,她很有共鸣。

“还有一次我挂了件大衣上去卖,有个买家还价,我改完价格她就消失了,等我第二天把价格改回去,她又冒出来问我为啥还不改,我改完她又跑了。折腾了好几次我直接把她拉黑了。还有一次,我额外送了件新衬衫给买家,没想到收到货,她反而跑上来挑刺说赠品有线头………”本以为是“与一个个陌生而有趣的灵魂相遇在茫茫人海中”,但结果却是陷入了“眼前的苟且”。最终,游蕾选择了彻底告别。

对购买“二手”物品的态度,年轻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位姑娘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她在淘宝上看中的衣服如果断码、下架、需要代购、太贵,就会去闲鱼找找二手。最重要的是,每次在闲鱼买东西时,她心里都有一种自己在为环保事业作贡献的感觉,但是她的男朋友却非常不理解,“哪怕去拼多多买20块钱包邮的衣服,也不会去买别人穿过的衣服。”

她的这一番“哭诉”自然引来一番辩论。有人说,一般的用品和书会考虑“二手”,贴身的衣服和口红则不会,毕竟涉及到一个卫生问题。

但也有人回应:“商场的衣服不也是被不同的人试来试去的吗?你到饭店里吃饭用的餐具都不知道是多少手了,到婚纱店里租赁的婚纱也不知道是多少手了!”

“二手”商品个人交易网络平台,就像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那一笔笔交易里,记录下的是人们对待物品的态度和为人的品质。

项南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据说能扯平脸上所有皱纹的家用美容仪,能让平凡食物充满灵魂的空气炸锅,让永你不落伍的吹风机……面对社群、直播平台、购物网站基于大数据进行的精准推送,项南也陷入了不断被“种草”不断“拔草”的怪圈。

她承认,一开始出掉“二手”货,是一种假装的“断舍离”。“鞋柜放满了,我不可能再买鞋子了,但如果我转出去一双呢?我心里又在蠢蠢欲动地说,我要不要再买一双?”

但在真的卖出去了很多东西之后,她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衣服啊,书啊,小家电啊,家里的东西少了,清爽了,人真的也会很开心。后来我再买东西的时候,就会认真地想一想,我真的需要这件物品吗?”

真清理闲置也好,假“断舍离”也罢,走进线上的“跳蚤市场”,买家低价购买高品质生活,卖家得到了物尽其用的快乐,物品接力,生活不断,何乐而不为?

正如一位90后年轻人朱雪来所说:“二手生活,从人文视角来看,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浪漫;从市场经济角度讨论,是对商品价值和消费态度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当然,它还需要更严格的政策法规去监管,让二手物品真正实现陌生人之间的旧物分享,情感连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姚依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姚依依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