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工厂日记》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4-30 15:12

3招搞定《工厂日记》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工厂日记作文是记录工厂生产、工作环境和员工生活的一种文字形式。在撰写工厂日记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真实性与客观性": - 确保记录的内容真实可靠,避免虚构和夸大。 - 保持客观,尽量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描述,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评价的干扰。
2. "主题明确": - 确定作文的主题,例如可以是对工厂文化的描述、对某项生产技术的观察、对员工生活状态的记录等。 - 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3. "结构清晰": - 文章应有清晰的标题、引言、正文和结尾。 - 正文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或主题分类来组织内容。
4. "细节描写": - 详细描述工厂的环境、生产设备、工作流程等,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工厂的实际情况。 - 对于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生活情况等进行细腻的描绘。
5. "语言表达":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词汇。 - 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 "规范格式": - 遵循学校或杂志社的投稿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 - 确保文章

《工厂日记》|每日一书

《工厂日记》,作者:西蒙娜·薇依,译者:王天宇,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4月

推荐理由:西蒙娜·薇依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有着超越常人的智识,在巴黎高师学习哲学,后来在几所中学担任过哲学教师,她拥有的这些条件基本可以让其保持一种相对(只是相对)自由、有尊严的生活,但在1934年底,薇依选择离开学校,进入工厂,从事低薪、重体力劳动。对于动作迟缓、时常被头痛折磨的薇依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考验,从她在此阶段写下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早到晚,她和工友们都在艰难应对无情的机器、对工作速度的苛刻要求,尤其是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感:“我自己也是竭尽全力才能维持尊严……几周这样的生活差不多足以将我变成一头温顺的野兽,只有在周日我才能恢复点自我意识。”其他工人的状况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艰难,尽管满是屈辱与失败,薇依没有想过逃跑,在一封信中——薇依的信总是极其诚恳而睿智——她说:“我并不觉得这些苦难是我自己的,我把它们视作工人们的苦难。就我个人而言,无论我是否遭受了苦难,都是几乎无关紧要的小事。因此,想要认识和理解的渴望轻易就战胜了逃跑的诱惑。”“我的苦难无关紧要”所展现出的灵魂是崇高的,而且是在“崇高”这个词最深刻的意义层面上说。这种常人无法做出的行为,自然出自薇依对底层人民强大的同理心,但又不只是同理心。她把当劳工的生命经验视为“与现实生活接触”,“与生命的直接接触”,她想要摒除某种幻觉,不被生活欺骗,她想接近(乃至接受)“不幸”,进而寻求解脱的路径。

以切身体验为基础,薇依知道并深深感受到一个工人的生活饱含的巨大痛苦,她详细记录并思考工人的处境,为改善工人的生存状况,她号召雷诺工厂的工人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发在杂志上;她给一位工厂经理写信,给出改善建议;而且薇依清楚地知道,工人面临的不幸与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无关,“我关于工厂的疑问完全不受政治制度的影响。它事关工厂从完全从属关系逐步过渡至某种从属和合作混合的关系,理想情况是纯粹的合作”,而所谓革命,很有可能只是导致压迫集团的更换,“只要生产是建立在被动服从的基础上,工人们就要继续被动地服从”。这显示出薇依敏锐的洞察力,对某些主义作出反思,而她给出的最终解脱/救赎之路是具有超越性的。本书最后一篇文章《非奴役性工作的首要条件》写于薇依去世前两年,那时她的思想已经成型,在文中她说,“解药只有一种。唯一能让人忍受住单调的是永恒的光明,是美。”什么是“永恒”的?只有“绝对存在”,那不生不死、涵容万物的“在”,在薇依眼中就是上帝。在对上帝的爱和信仰中,受苦者得以“生活在那超自然的诗意氛围中”,整个生命因此改变。

作者/张进

校对/张彦君

《工厂日记》 | 年度阅读推荐

《工厂日记》

作者:(法)西蒙娜·薇依

译者:王天宇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4月

致敬词

西蒙娜·薇依有一颗稀有的高贵灵魂,这绝非溢美之词。出身于优渥家庭,拥有极好的智识和教育背景,薇依本可以过着有尊严、无忧虑的生活,却选择遵循内心指引,成为一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对薇依来说,成为“低下”的劳工不是为了理念研究,不是为了写出《工厂日记》,而是出自她那对不幸和苦难的本能“渴望”,她想深入了解不幸者,体验他们的生存状况,帮助他们改善处境,因为她认为“自己是他们的姐妹”,自己就是不幸者中的一员。正是在对不幸的切身体验中,薇依凭着自己的信仰与爱,给出了超越不幸的解脱之路。

我们致敬《工厂日记》和它的作者西蒙娜·薇依。我们致敬薇依亲身实践的非凡勇气,致敬她以敏锐的智慧写下这部记录并反思底层工人处境的日记,更致敬她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大爱”与“慈悲”,她让我们看到超越现实困境的可能。

答谢词

由薇依所著的《工厂日记》入选“2023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这位在法国思想史上占据独特位置的哲人、社会活动家在八十余年后的中国依然能引起如此关注和共鸣,印证着米沃什笔下“恰恰是不可能发生的发生了”。或许我们无法真的践行薇依所推崇的苦行主义,如她一般以痛入思,亦无法完全分享其关于神秘主义的观点,但她对社会普遍问题的揭露、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对苦难的关怀,却让我们每个阅读者都深受感动,得到润泽与充实。

——王天宇(译者)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