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02: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引的读书笔记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要讨论的小引书籍的主题和核心思想。这将有助于你在作文中保持重点。
2. 确定结构:一篇读书笔记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写作时,要确保这三个部分的结构清晰、合理。
3. 引入部分: - 简要介绍小引书籍的作者、出版信息、背景等基本信息。 - 提出你对这本书的期待和兴趣,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4. 正文部分: - 分析小引书籍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结合具体例子进行阐述。 - 讨论小引书籍对你个人成长、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 比较小引书籍与其他相关作品,探讨其独特之处。 - 分析小引书籍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5. 结论部分: - 总结小引书籍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表达你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和推荐程度。 - 如果有其他感悟或启示,可以在此部分进行阐述。
6.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重复啰嗦。 -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7. 观点明确: - 在分析小引书籍时,
作者:小引(诗人)
《看不见的森林》
(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 熊姣/译
商务印书馆
很多年前我见过一次坛城的建设,虚空中突然洒下粉末,外方内圆,漫长的付出,短暂的收获,失去的虚空。那是具体细节放大之后得到的感受,离开寺庙时天已经黑了,我突然想到,当我们追逐萤火虫时,其实并没有关注到黑暗是什么。
黑暗是什么?黑暗是在人类考量了生物学特征之后,依然与大自然割舍不了的联系。真要在田纳西的山丘上做一个“坛城”并不简单,我们与它们的关系就是杜鹃花、苔藓、獐耳细辛、蜗牛、飞蛾、鸟、蚂蚁,生死存亡,日常中的无常。
我确定戴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动植物学家,甚至是一个文学家,在一平方米的范围内,在田纳西,在一年的时光中,在我们观察它们的时候,我们也在凝视自己。
《时间旅行简史》
(美)詹姆斯·格雷克/著 楼伟珊/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时间是什么?如果可以进行一次时间旅行,你想回到过去,还是去往未来?这真是让人苦恼的难题。在我少年时代幽暗细微的思索中,这近乎于绝问,是夜晚悬挂在走廊上摇摆的灯泡,它笼罩着你,你却够不着它。
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时候,只有时间在发生。我们抬头看到的月亮是1秒之前的月亮,太阳光在8分钟前出现,半人马座比邻星闪烁的光是4.2年前的,用功能很强的望远镜看到的 M104星系发出的光是4000万年前的。
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我们生活在过去。事实上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没有了时间怎么办?因为时间,事情有了先后,因为时间,避免了所有的事一起发生。
时间,不过是正在生成的记忆;时间,可能并不存在。
《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
王小凡 黄双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珞珈山之于武汉大学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它近乎于武大的另外一个名字了。是落驾还是珞珈,既是一件趣闻,也是一个文化的转折。一座烟尘风雨中历经百年的大学,校园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到底发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如果有心梳理一下,想必也会让人掩卷叹息。
山水、建筑、植物、鸟兽从来就是人文历史中不可或缺的背景和资料。这本依托武大校园的植物图谱,不仅仅是武大的一个检索,其实开放的看,更是近现代中国,以武汉为标本的一个植物分类学文献。它通过描绘生生不息的植物王国,其实在告诉我们,花开花落自有时序,人间万物自有道理。
我偏爱的槐树、樟树长满山坡,我喜欢的梧桐树依旧高大挺拔,珞珈山上和山下,何止樱桂梅枫,更多的是马尾、火炬以及依偎在石楠林边的野菊花。
《梁》
梁思成/著 林洙/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我十分怀念那些老派的文人风骨,儒雅,洒脱,宽容,内心中又隐着坚定的信念和不舍的追求。梁思成是其中的翘楚,他是中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教育家,梁启超的长子,林徽因和林洙的丈夫,传奇故事数不胜数。
这本《梁》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梁思成先生一生对于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过程。书中有大量的手绘插画,美轮美奂。画梁雕栋一章尤其好看,是先生1924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作业,甚至还有导师的评分,真有趣。
另外,梁思成的语言好极了。当年的家书,如今读来千回百转,依旧温润如春。
《草木情缘》
潘富俊/著 商务印书馆
从《诗经》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到处都弥漫着草木鱼虫的身影,荇菜、蒹葭、蟋蟀、黄鸟……说不清,道不明,却通过一首首灿若星辰的诗句流传至今。“上山采蘼芜,下山遇故夫”,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莫过如此。但是“蘼芜”到底是什么呢?从小就没有人告诉我。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所引述植物的今名和现状,分类如楚辞植物,国画中的植物,文学与野菜等等,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捧读,一句句诗慢慢浮现,仿佛花开,又像花落,暗香浮动。
蘼芜,又名江篱,唐诗“江篱春尽岸枫秋”说的也是它。是中草药,清热利水,现在人们俗称龙须菜。
《云梦》
冬子/著 甘肃飞天音像出版社
儿时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时觉得云梦这名字真好听。长大了去过一次,隶属孝感,安陆和应城之间,只是没有看见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象了。
冬子的最新专辑取名云梦,一是因为那里是他的故乡,二是因为冬子是位行吟诗人。天地辽阔,四海为家,雪白素面的专辑上,只有繁体的“雲夢”二字,然后就是一只孤单的青蛙望着苍天。
流动的吉他,深沉的吟唱,冬子在山顶之上,带给我的是寒露,是乌夜啼,更是一个音乐诗人赤诚坦率的心。
《迂回与进入》
(法)弗朗索瓦于连/著 杜小真/译
三联书店2003版
《迂回与进入》最早的版本是2003年三联书店的,咖啡色封面,上面一座手绘的哥特式城堡。2017年商务印书馆再版,据说销量还是很好。一个西方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发现了一种并不意在本质普遍性的“记号”的话语。中国文化的暗含意义的丰富与智慧的价值由此而生:距离如何成为有效的源泉?或换言之:迂回凭借什么得以提供进入?
我相信,在当下之中国,重读此书,会让有心人发现,那些本质的、光明的,甚至晦暗的东西正在一一呈现。杜小真老师的翻译真好,这是语言的魅力,也是思想的魅力——让我们进行最远离逻各斯的航行,直至差异可能到达的地方去探险。
《中国神怪大辞典》
栾保群/编著人民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国济世的“大学问”不必说了,弹棋打马、煎茶煮泉、畜猫赏蝶,也有人编成笔记或类书,而且相当有体有品。
民间习俗中,说神论鬼,大抵都与世事相关。路有路神,床有床神,有西山十二真君也有愚公和钟馗。我蛮喜欢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燕真人丹成,羽化而去,鸡犬升天,而猫独不去,在洞已数百年。猫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去?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长按二维码添加“读加君”为好友,与众多读加粉丝和作家直接交流
一、小引
阅读《红楼梦》,是幸福的;创作《红楼夜话》,是幸福中的幸福了。
从文本入手,在寻找中发现,在区别中认同。真实穿越时空,至文本结束。
写作是一件隐秘而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我要写?为什么我不愿写?曹雪芹的南京,曹雪芹的北京,谁的五台山?曾经即永远。去过就是去过,没去过就是没去过。
灵光闪现,从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从容地记,淡定地写。"红楼"人物,在纸上认识他们,在梦里想到他们,在现实中体会他们……写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最感兴趣的,写了36篇,每篇6000多字。分为三卷:一、《红楼夜话》写眼中的贾宝玉、贾母、薛宝琴、邢岫烟、袭人、香菱、尤三姐、晴雯、鸳鸯、平儿、茗烟、紫鹃;二、《十二金钗》写心目中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三、《红楼物语》写印象中的王夫人、贾政、薛姨妈、赵姨娘、贾瑞、贾环、邢夫人、北静王、贾雨村、薛蟠、傻大姐、焦大。
每个人有自己的心路历程,每个人有自己的命运。将小说当历史看,将小说当新闻看,将小说当剧本看,视角不同,关注点也不同;将小说当诗歌读,将小说当绘画读,将小说当哲学读,阅历不同,共鸣点也不同。最终,小说还要被当小说读。
《红楼夜话》是一部诗化的随笔集。我想,以一个中年人内心的微弱火苗,点燃青年读者的灯﹣﹣去读原著吧。作为中国人,不读《红楼梦》,像英国人不读莎士比亚。
《红楼梦》,这是一面镜子,让你照一照自己,认识自己是谁;这是一把尺子,让你量一量自己,知道自己的长短;这是一杆秤,让你称一称自己,明白自己的轻重。
读与写,既为自己,也为他人。一盏灯亮着,有追求,就有 悟;有觉悟,又有了新的追求。
2016年3月27日
二、
为什么写《红楼夜话》
——《红楼夜话》后记
一、
写作像一个谜团。写之前,胸中没有成竹;写作时,既有灵性的妙笔生花,也有懵懵懂懂的钝感;写成后,自知甘苦,终究是勤勉的结果。
写一部书,像独自走夜路。看见星光,在空中闪烁;想象灯火,在内心点亮。每天一行一行地写,一步一步地走,摸索着前行。自我的激励,如影相随。
写作像植物的生长,有自己的周期。该萌芽时萌芽,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该衰败时衰败。种子的品质很关键,适宜的土壤、普照的阳光、滋润的雨露,也很关键。
为什么要写这一部书?哪一阵风,吹来这念想的种子,在此落地生根。一部书有多少感召力,能给予多少爱、勇气和信心?读书是为了学习,写作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二十年前,鲁迅逝世六十周年,做过一个梦,想写与鲁迅有关的书,然后,写了《鲁迅肖像》;二十年后,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有过一个梦,然后,写了《红楼夜话》。
二、
书的命运,像人的命运。这其中有诠释不清的、无法破译的密码。
十来岁时,也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听母亲的同事提起《红楼梦》,如闻天书,只是好奇,连书的影子都没见过。少年时代,书籍是匮乏的,没读过几本像样的书。
二十岁时,我买了一部《红楼梦》。恰好同名的电视剧热播,对照着看,最关注的还是爱情故事。一个结了婚的朋友说,他喜欢薛宝钗,不喜欢林黛玉。我以为不可思议,而且与他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来,不值得。喜欢谁,不喜欢谁,是个人的自由。没有必要说服谁,也没有必要勉强谁。
八十年代后期,在济南历城,山东大学老校的近处,有个洪楼,还有一座教堂。有多少个夜晚,从那里走过来,又走过去。人在年轻时,不可能没有梦。只是那个洪楼,不同于这个红楼;现在的梦,也不同于那时的梦了。
三十岁时,读《红楼梦》。每天读一回,读了一百多天才读完。像当初读《堂吉诃德》一样,读进去,读出味道来了。首要的是养家糊口,然后才是其他的爱好。懂得约束自己,懂得感情不能透支,懂得家庭很重要。书,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幸福,就是尽可能缩短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平衡物质与精神的落差。
一部书像一座迷宫,怎么走进去的,还要怎么走出来。可学的,不可学的;可比的,不可比的;可流连的,不可流连的。为自己定准位: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
四十岁后,读《红楼梦》,百感交集,悲欣交集。看见几道门,以及几扇窗,向你关着,还是向你打开了?前有因,疑与不疑;后有果,通与不通。世事洞明的学问,需要一生去学;人情练达的文章,需要一世去做。能不能学好,能不能做好,那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一个人读书和写作的过程,犹如在沙漠中赶路,缓慢的骆驼最终超越了奔驰的骏马。
五十岁后,读《红楼梦》,从渐悟到顿悟,最有意义的事,是收获了这部《红楼夜话》:一部因爱而衍生的爱之书,一部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书。
三、
欣赏原著,这是写作的一种源泉。反复揣测,寻找作家创作的脉络,发现小说背后的逸事。自己有话要说,至于说没说到点子上,写没写到心里去,一切都在书中了。
青春易老,韶华不再。曾经感动过,曾经爱慕过,曾经寻找过……
写作,不仅需要投入感情,还需要积累经验。歌德有句话:"只有不充足的知识才是创造性的。"我清楚自己没有读过多少"红学"研究的书,我仅仅是一个"红学"爱好者而已。我只能写有缘的,写诗性的,写绕不开的,写最有感触的人和事。与看不见的人聊天,与看得见的人对话。因为爱好读《红楼梦》,因为是喜欢做白日梦的人,因为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翻书,因为动笔写第一页时在午夜,便起名叫《红楼夜话》。
说一个假的意向,以便了解一个真的实情。"人都不容易,同情之心是写作的前提,保持一种初创的感觉。而一部书最终有无存在的价值,还取决于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否有机地结合。
写一部好书,像做一场好梦。醒来以后,可企及的,不可企及的。曾经发生过什么,曾经爱过什么,曾经拥有过什么,曾经失去了什么?一切是真实的吗?假如底稿丢失,还能找回当初写作的激情吗?
曹雪芹说:"市井俗人喜看理论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红楼梦》像不像一只魔幻的大口袋,里面装的东西,应有尽有。如果让你去拿,你会拿什么?这也意味着你是什么人。
春暖花开的时节,写就了一部书,还了一个心愿。
郝永勃
2016年3月31日
壹点号 西楼空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