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01:12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日记教学设计:注意事项与策略
正文: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撰写日记教学设计时,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包括:
1. 学生能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考。 3. 学生能够通过日记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了解学生需求
1. 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2. 调查学生对日记写作的困惑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创新教学方法
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讨论、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实践操作
1. 设计日记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日记展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 3. 定期进行写作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五、关注评价与反馈
1.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成果。 2.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克服困难。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注意事项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避免枯燥乏味的讲解。 2.
“我想对您说”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体裁是书信,主题是“我想对您说”。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在对本组课文、口语交际的学习的基础之上,对父母之爱有所感悟,而自然地表达心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教材给出的三个话题中任选其一进行习作,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能和父母有真情交流,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情感就行。
教学目标
1.回忆往事,通过书信和父母交流思想,表达对父母的爱。(重点)
2.发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父母增加对自己的了解;还可以向父母提建议,帮助父母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3.通过和父母交流,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强家庭情感。(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拟定写作内容提纲,搜集“我想对您说”的典型例文。
学生准备:预习写作要求,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和爸爸妈妈平时交流得多吗?你愿意和父母交流吗?你和爸爸妈妈是无话不说,还是缺少沟通?……我相信父母是深爱着我们的,我们也深爱着他们。这次习作就是一次我们和父母交流的好机会。我们可以把平时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和他们来一次真心“交谈”。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向父母敞开心扉,把我们对他们的爱大胆地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探索学生家庭状况,鼓励他们勇敢和父母进行交流,架起学生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从而完成习作任务。
二、提示内容,确定话题
1.展示写作内容,让学生任选一题。
(1)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讲讲自己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父母了解正在长大的自己。
(3)关注父母的生活,针对他们的不良习惯或影响健康的习惯,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
2.明确写作要求:
(1)内容真实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3)可以写成书信放到父母房间或者用电子邮件发给他们。
3.教师针对不同选题,进行立意指导。
(1)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父母对你做的哪些事让你感动?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让你最难忘?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相反,我们又为父母做过哪些事?我们有没有说过让父母感动的话?
(2)讲讲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父母了解正在成长的自己。
我们也许有更发达的网络环境,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而父母们因为工作忙或者年龄原因,也许信息来源要少一些。这会导致我们和父母之间出现所谓的“代沟”,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和父母交流思想,互换观点,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成长变化,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但是不要强行去“教导”父母,更不要把我们的观点强加到父母身上,因为我们的看法或许也是片面的。
(3)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良习惯,爸爸妈妈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在房间内放“禁止吸烟”的牌子,提醒爸爸不要在室内吸烟,并拟定一个戒烟计划,帮助爸爸改掉吸烟的坏习惯;我们也可以在房间内贴上“保持环境卫生”的标志,时刻提醒父母改掉乱丢果壳、乱脱鞋袜的坏习惯等。
设计意图:按照写作顺序,在写作之前应当先确定写作内容和主题,这一环节教师应当着重让学生把握好作文的立意,以免出现观点性的错误。通过立意指导,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选出自己有感悟的话题,并找到恰当的中心意思。
三、围绕话题,撰写提纲
1.学生按照确定的表述内容,结合自己搜集的素材以及老师的建议,筛选出那些可以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
(1)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回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让人感动的小事,感悟父母之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讲讲自己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分享科技见闻,展示名言警句,让父母了解正在成长的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进步。
(3)关注父母的生活,向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坏习惯对身体不好,坏习惯让人讨厌,让父母体会到自己对他们的爱。
2.根据确定的主题,列简单的写作提纲。
列写作提纲一般要注意以下三点:
(1)始终围绕文章的中心。
(2)要有一条合理的思路、线索,可以是时间线索、事情发展线索、物体线索或人物线索等。
(3)要抓住要点,考虑周到。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等都要考虑到。这里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素材的选择要结合自己对题目中心的理解,尽量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和趣味性的材料,避免流水账式罗列堆砌。
设计意图:确定中心和选取材料是很关键的两个步骤,中心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情感,什么样的素材才能准确、典型地表现文章主题,这既需要课前下功夫多搜集,又要在课堂上紧密结合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做出合理筛选。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走弯路。
四、课堂写作,课下交流
1.学生根据选择的素材,结合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开始正式习作。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边巡视边指导,给学生一些指导性意见。
2.课下交流。课堂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同桌之间进行习作交换,课下交流意见,然后根据同桌的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完善,下堂课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作文进行分析,并让同学们将最终写好的信装在信封里送给爸爸妈妈,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发给他们。
设计意图: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会千差万别,课下交流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写作的效率,也可以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范文引路:
《妈妈,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妈妈,我有很多话想对您说,但话到嘴边又开不了口。今天,我把最想对您说的话写下来,希望您能明白我的心声!①
妈妈,我要先谢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我喜欢弹琴,经常是写完作业之后还要练琴到很晚,您下班后,无论多累,都会一直陪着我,给我热牛奶,帮我披衣服……记得那天,您早晨起来就头痛,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晚上回来时已经头重脚轻,发了高烧。我劝您赶紧休息,可是您吃了两片药,又去厨房忙活了。不一会儿,您就端着牛奶来到了我的房间。那晚您一直戴着口罩陪着我,说是怕传染我。看着您虚弱的样子,我心疼极了,可刚一开口劝您,您就责怪我不专心练琴,我只能忍着难过,一直练完。妈妈,您爱我,但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呀!②
妈妈,您因为太爱我了,总是喜欢把您认为好的都给我,从不问我喜不喜欢。您觉得学舞蹈可以培养优雅的气质,问都不问就给我报了舞蹈班。可我对舞蹈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兴趣,每周的舞蹈课成了一种折磨。我很累,也很苦闷,可我不敢对您说“不”。您每天下班都领着我奔波于各个兴趣班之间,从不间断。妈妈,您“望女成凤”的心情我懂,可是您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您能给我一点点选择的权利吗?③
妈妈,其实我不想每天放学都去兴趣班,我也想像其他同学一样,同您和爸爸一起去公园坐一次摩天轮,一家人高高兴兴地玩一次。可是,你和爸爸上次大吵一架之后,爸爸搬去公司住就再没回来。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吵架,但我很怕你们会再也不和好了。妈妈,请您和爸爸多想想我好吗?我多么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像以前一样快乐呀!④
妈妈,您对我的爱那样深厚汹涌,托起了我,也牢牢压住了我,让我不敢对您说“不”,也不敢告诉您我多么渴望全家团聚。妈妈,希望您读了这封信能理解我,我爱您!⑤
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您的女儿:洋洋
6月9日
行文写法赏析
❶开篇点题,概括“我”写这封信的目的。
❷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了妈妈对“我”的爱,同时也表达了“我”爱妈妈、关心妈妈的心声。
❸通过第二个具体事例,说出了“我”希望妈妈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
❹通过第三个事例,说出了自己渴望父母和好、渴望家庭幸福和睦的心声。
❺结尾总结了自己要对妈妈说的话,并用“希望”二字照应开头,感情真挚。
总评:1.小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话语,借书信向妈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小作者的心声都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出来,选材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习作中的几个事例各自独立又存在一定联系,行文自然流畅。
3.习作作为一封书信,格式规范、正确。
教学反思
1.本课的习作选题角度比较宽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任意选择,也可以自由选择,只要觉得可以达到和父母交流沟通的目的就行。
2.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如何围绕确定的中心选择素材和列出写作提纲,这里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重点解决材料和中心联系不密切或者牵强附会的问题,尤其是文章的立意方面。
3.如果在完成习作的同时,教师能够组织一次学生家长和学生的见面会,让学生当面把信读给自己的父母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此次作文的重视程度,更能有效促进家庭关系的融洽,不失为一次良好的品德教育课。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