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9 12:5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课间活动的200字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确保作文围绕“课间活动”这一主题展开,突出活动的意义和乐趣。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简要介绍课间活动,中间详细描述活动内容和个人感受,结尾总结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3. "语言生动":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活动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活动的氛围。
4. "细节描写":适当加入细节描写,如活动中的具体动作、表情、声音等,使作文更具画面感。
5. "情感真挚":表达自己对课间活动的真实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热情和参与其中的快乐。
6. "篇幅控制":严格控制在200字左右,避免冗余信息,确保作文简洁明了。
7. "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检查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确保作文质量。
8. "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强调课间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动“五育”并举,进一步抓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切实保障学生每天在校2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怀宁县振宁第二学校迎来以“课间‘动’起来 校园‘活’起来”为主题的大课间特色活动验收。
本次大课间特色验收活动主要根据年级特点,重点项目集中验收的办法组织实施。12月16日-12月8日,先后进行了一、四、五年级1分钟跳绳、二年级200米跑、三、五年级1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的验收。
“绳”采飞扬,一分钟跳绳激情四射
几个月来,各班级为备战比赛,跳绳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12月16日终于能在赛场上一展身手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当比赛的哨声响起,比赛现场上顿时呈现出一片欢腾的景象。只见一根根轻巧的彩绳在欢声笑语中飞舞、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在灿烂的阳光中绽放、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呐喊助威声中跳动。参赛同学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表现出了不凡的实力,现场气氛无比高昂与欢腾。
百米赛道,疾风竞速
12月17日下午在200米跑比赛现场,二年级的孩子们在跑道上如马奔腾,这种奔跑的姿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运动场中,孩子们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跑道上的每一步,不仅仅是简单的跑步动作,更代表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他们挥洒着汗水,朝着目标前进,这目标可能是在比赛中获得胜利,也可能是突破自己的极限,小小的身躯,大大的能量。
一仰一卧 尽显风采 展坚毅力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仰卧起坐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迅速躺下,双手抱头,双腿弯曲,全身紧绷,准备迎接挑战。只见他们腹部发力,身体一次次地抬起又落下,每一次动作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场边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为选手们加油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
仰卧起坐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活动,它更是个人毅力和决心的体现。在比赛中,三、五年级的孩子们在一仰一卧之间,展现了他们对自我的挑战和对胜利的渴望。每一次的躺下,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奋起做准备;每一次的坐起,都离实现目标更进一步。这样的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磨练了意志。
本次大课间特色活动验收,不仅检验了各班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更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规范了大课间活动流程与标准,学校大课间活动整体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图文/丁善春 程亮)
■以高质量办学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本期关注:中小学课间活动
课间虽然短暂,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中学不断延伸“儒雅校园·生命教育”文化品牌,通过对课间教育的不断实践和改善,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载体、多平台的“微课间”活动板块,让全校师生在短短的课间内品鉴自然美、彰显运动美、体验文化美、绽放艺术美、探索科技美,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挖掘课间教育内涵
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要综合利用在校时间进行全方位培育。学校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课间教育顶层设计和一体化建设,推动课堂教育和课间教育循序渐进、有机衔接。
我们积极营造景点式的教育环境,创新组织启发式特色活动,真正让课间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段。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在环境创设方面不断加大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入,升级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了高标准的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学生阅览室和音乐、美术、书法、舞蹈专用教室,建成了“四园四区一池”,即中草药种植园、盆景园、百草园、养心园、根雕区、石刻区、奇石林区、萌宠区和荷花池。特色教室和景点园区的建成让短暂的课间时间有了更多休息和活动的空间,真正实现了环境育人。
创新活动形式释放课间活力
学校充分开发现有师资、场所和资源,通过科学安排课间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精心组织课间运动。体育运动是课间活动的主要形式,既能较好地反映校风、学风甚至班风,更能体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针对大小课间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设置了微型运动项目,例如小课间的跳绳、沙包、踢毽子、手指操、眼保健操,大课间的广播体操、有氧运动、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划定活动区域,领取体育器材,根据不同爱好开展各项运动,让他们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找到自信、得到满足。二是精心规划阅读赏析。学校在教室设立图书角、在文化长廊设立读书吧、在教学楼设立图书室,各类书籍共计10万余册,形成了处处有书、随处阅读的知识空间。同时开设微型经典诵读、飞花令等诗词接龙活动,组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电视节目,让优秀文化融入课间。三是精心创办多样社团。为加强校园课间文化活动建设,学校创办了10余个以绘画、书法、艺术、剪纸、陶艺为主的学生社团,在文化长廊设置专区展示学生作品900余件,让课间的走廊充满艺术气息。学生们在学习之余拓展了自己的爱好,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和坚持梦想。四是精心开展探索实验。建成校园科技馆,围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等学科收藏了近1000种展品和设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学校设立发明创作区、微型实验区,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累计制作机械模型、实用器具等作品780余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课间开展科学微实验演示200场次,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理论知识、求证科学原理,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强化应急管理保障课间安全
校园安全点多、线长、面广,呈现全链条、全场景、全覆盖的特点,课间时间更是学生安全事件多发时段。为精细课间安全管理,全力筑牢校园安全的坚固屏障,学校从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环境建设、安全行为规范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利用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只有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意识,才能在面对潜在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二是夯实校园安全建设。加强对校园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操场、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安全性。通过安装监控设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急救设备等措施,提升校园的安全水平。从严落实校门管理措施,学生在校期间严格封闭管理,看好门、管好人、管好物,禁止无关人员、车辆入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划分责任区域,明确责任教师。三是规范课间安全行为。规范学生行为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关键,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间活动规则,例如,不在操场上做危险动作、遵守排队秩序等行为规范,并通过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达,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课间安全行为的监督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利用大课间时段开展模拟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营造校园内“人人讲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06日 第05版
作者:陆繁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