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旅顺潜艇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03:12

推荐《旅顺潜艇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旅顺潜艇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对旅顺潜艇观后感的整体感受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潜艇的历史背景、旅顺潜艇基地的特色、参观过程中的体验、对国防教育的认识等。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旅顺潜艇基地的背景和参观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个人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对潜艇基地的敬佩之情。
3.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和模糊不清的表达。同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观点鲜明:在描述参观过程中的感受时,要观点鲜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所学知识或时事背景,对潜艇基地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5. 情感真挚:表达情感要真挚,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激动、震撼或敬佩。在描述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时,要注重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
6. 逻辑严密:在论述观点时,要保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潜艇的历史地位、旅顺潜艇基地的军事价值、

大连景点丨旅顺潜艇博物馆


亚洲规模最大、在中国排名首位的潜艇博物馆——旅顺潜艇博物馆,馆中主要陈列着一艘033型国产退役潜艇,还有各类武器装备。此外,馆内设有潜艇文化展示大楼、潜艇巡航模拟馆等。这里也是军事爱好者最热衷前往打卡的博物馆之一,参观者能够近距离与潜艇接触,感受十分震撼。

“旅顺口”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由武汉造船厂建造的第一代国产“033”型常规潜艇,于1982年下水,编入海军旅顺潜艇部队序列,在旅顺口服役20多年,于2006年退役,被命名为“旅顺口”号。

根据介绍,潜艇最大长度76米,艇宽6.7米,最大高度15米,水上排水量1300吨,水下排水量1700吨,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水上航速15节,水下最大航速13节,最大续航力14000海里,最大自给力60昼夜,艇员编制60-70人。

潜艇一共有七个舱室,每个舱室都给出了简要介绍,参观时可认真瞧瞧。在此处,除了能观赏潜水艇,还有众多其他退役武器,像直升机、鱼雷、坦克等。

现今,我们得以愈发强盛,这些退役武器功不可没。它们能被打造成博物馆,更要感激为此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这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要是感兴趣,就来这儿瞧瞧吧。

门票:
30元每人,带潜艇巡航体验的门票180元每人,儿童半价。
路线:
乘坐地铁一号线在河口站换乘十二号线到旅顺站下车,打车16元左右。

新中国第一代潜艇兵的海防情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万年华(左)与战友合影。受访者供图

“部别:海军新中国十一号艇;姓名:万年华;年龄:22岁;军衔:中尉”,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水艇第一支队干部身份证》,今年88岁的万年华珍藏了57年。昨天,广陵区曲江街道洼字街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向参加活动的党员展示了出来。

在泰兴革命老区成长起来的万年华,15岁参加游击队,一年后成为新成立不久的海军部队战士,曾在临沂号护卫舰上服役。1951年4月,他被选拔赴苏联太平洋舰队学习潜艇技术,回来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潜艇兵,为国家的海防奉献了青春。1964年转业到扬州后,因保密需要,万年华从不提及自己在潜艇部队的情况,现在解密了,他的经历可以公之于众了。

1

从游击队员到海军,曾在临沂舰上服役

万年华出生于泰兴城东门外夏岱村,15岁加入泰兴县团五连,成为一名游击队员。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泰州成立,当年底,我们五连的100多名战士从陆军转为海军。”万年华介绍,海军的专业性比较强,他们这些新战士先到南京的海军学校学习,因为不少人文化程度低,学习先从文化知识开始补起,接着才学航海技术。

由于曾在新四军办的学校里读到小学毕业,万年华不但省却了文化“补课”,还于1950年春节被选拔前往青岛,在海军航海大队舰艇航海专业学习,结业后即在临沂号护卫舰上当副航海长。“临沂舰是1950年代初东海舰队的主力,能够在这个舰上服役,也是我的骄傲。”万年华自豪地说。

2

千里挑一当潜艇兵,青春在海下“航行”

1951年4月,海军选派人员组成潜艇学习队,前往苏联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部队学习。潜艇兵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当年选拔可谓“千里挑一”,万年华再次被选中,成为400多名新中国第一代潜艇兵中的一员。

万年华介绍,这个学习当时属于绝密,三年时间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习结束后,他们开回来四艘潜艇,1954年6月,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宣告诞生。

潜艇是水下作战的舰艇,新中国第一代潜艇兵们为了加强训练,每周出海四五天。“受技术限制,当年的潜艇里闷热、空气质量不好,但大家发扬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作风,刻苦训练。”万年华说,潜艇回到基地后,只要天气好,战士们都躺在外面晒太阳。

3

长期关注海军发展,经常回青岛看看

1964年,万年华转业到扬州电讯厂工作。近日,洼字街社区党总支这位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党员讲党史,万年华才拿出了这本《干部身份证》,让在场党员深受感动。

“我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心中始终想着部队。”万年华说,他最爱看的是央视“军事频道”,看到航空母舰出海训练,他格外高兴,人民海军终于强大起来了。

万年华育有一男二女三个孩子,老伴是青岛人,小女儿留在青岛,他与老伴经常回青岛。每次回去,万年华都要与老战友们一起到潜艇基地看一看,这里是新中国潜艇部队的“起航地”,也有他们的青春“芳华”。

通讯员 李梅 孔翔

记者 刘峰生

责任编辑:进展

本文来自【扬州日报-扬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