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2014思想品德中考》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8 13:50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2014思想品德中考》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2014思想品德中考作文注意事项
一、审题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避免偏题。 2.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思想品德”、“成长”、“责任”等,确保立意准确。 3. 理解题目背景,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二、立意
1. 结合题目要求,选择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 2. 考虑个人成长、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3. 避免过于狭窄或陈旧的主题,力求新颖、深刻。
三、素材
1. 选取贴近生活、真实可信的素材,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 结合时事热点,关注社会现象,提高文章的思想深度。 3. 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四、结构
1. 确定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2. 开头简洁明了,引出主题,吸引读者。 3. 主体部分层次分明,论述有力,逻辑清晰。 4. 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五、语言
1. 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 2.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3. 注意句子结构,力求简洁、流畅。
六、格式
1.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设法治教育专册,2019年或列入武汉中考

楚天都市报10月31日讯(记者郭会桥 通讯员高燕)今天,湖北省“吴又存名师工作室”暨武汉市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东西湖区将军路中学举行,吸引了全市200余名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参加。楚天都市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教材设有法治教育专册,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相比,依法治国、法律教育等味道更浓了。据悉,从2017年9月1日起,初中思想品德课改为道德与法治课。据预计,道德与法治将首次列入2019年武汉中考。

在现场,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将军路中学老师马艳新上了《服务社会》这节课,课堂现场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马艳新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把握知识内涵,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随后,与会专家、教师对课堂进行现场点评和交流。“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都是涉及法律方面的知识,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准确,老师需要了解不少法律知识,有时甚至需要向法学专家或律师请教学习。”马艳新老师说。

“与以往的思品课相比,部编的道德与法治课里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更加丰富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核心编者吴又存介绍,这套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其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聚焦主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初中涉及了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八年级设置了法治教育专册。此外,教材还有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从2014年起,武汉中考科目为思想品德单独考试,实行开卷测试,分值为40分。从2017年起,初中思想品德课改为道德与法治课,预计2019年将首次列入武汉中考科目。

东西湖区将军路中学校长赵群立介绍,此次武汉市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将军路中学举行,主要原因是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研氛围浓,这一课程的教学成绩在全区位居前列。

定了!2017级开始,青岛中考道德与法治闭卷考试!

今天上午,青岛市教育局召开加强与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会议。记者从会议获悉,自2017级开始,青岛的中考考试道德与法治考试将由开卷改为闭卷。

会议就全市加强和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是夯实和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

二是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提高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德育课程研究,提高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能力,做到“人人手中有课标、人人研究好课标、人人使用好课标”,提高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的能力。

四是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研究,积极探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注重运用启发式、活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尤其要联系社会实际。

五是转变考试考查方式,由开卷改为闭卷,尤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为什么要闭卷考,听听教育专家怎么说!

会议现场,教育局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就闭卷考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了解读。习主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筑牢青少年一代思想根基,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改为闭卷考试的必要性

1.全面落实国家对德育课程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对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有着独特的价值。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全过程。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第4条中,专门提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出要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2.执行教育部考试改革的有关规定。①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德育等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②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要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③2017年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④2017年教育部中考改革补充通知中指出,除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4科课程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科纳入录取计分科目。

3.落实青岛市中考政策的有关要求。2018年6月青岛市教育局印发的《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实施方案》中,道德与法治作为第一组合中的一科,满分为80分。

4.参照北京等地的中考政策。北京市目前实施的3+3中考方案中,语数外必考,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5科中选3科(两门理科中选1或2门,3门文科中选1或2门)。北京道德与法治学科是闭卷考试,在3门文科中选择率是最高,被誉为“强势回归”。而刚公布的北京市2020年实施的中考改革方案中,考试科目确定8门按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6门成绩必须计入。

闭卷考试的主要优点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必要的记忆和理解,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是丰富方法、提升能力、形成思想、指导实践的前提和基础,道德与法治学科也不例外。闭卷考试方式的优点如下:

1.有利于落实德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有利于统一考试的公平要求,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带入考场的材料准备不全而丢失分数。

3.有利于引领教学变革。考试形式的调整可以带动教师加强德育课程研究,提高研究课程标准的能力,提高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4.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严谨的学风,对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5.有利于初高中衔接。2020年,山东高考增加学考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高中政治学科是闭卷考试,是学考中的重要一科,如果学考不合格,将不能作为高考等级考科目。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学科发展规律,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使考试方式改革这个变量变成学科发展和学生成绩提高的最大增量。(半岛记者)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